行愿这个“行”字实际上讲的就是真见地,也就是说真正地理解佛法的见地,就是见解。行不到,见地都没有用。你今天理解佛法,要真正去实行的。这个人嘴巴什么都能讲,佛法的东西都懂,但是没有一点像佛法,没有去做佛法的事情。所以要做到“行”,才能谈到真正的慈悲心。慈悲就是无我,能够慈悲别人,感到别人很可怜、感到别人非常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就是无我了,因为你想到别人了。
我们讲慈悲,不是一个情,而是一种智慧。你今天能够慈悲别人,不是说“他跟我感情好,我要帮助他”,而是因为你有智慧,“他是众生,我有功德,我要去行愿,去帮助他解脱”。所以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慧,般若也是慈悲,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智慧——大智大慧就是大慈大悲。因为他慈悲,所以会无我,才能真慈悲。而有些人在人间经常说“我要慈悲你”,你只要想到“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也就是小乘。不是你去慈悲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本愿,你自己的行愿,你发自内心的那种菩萨的般若心来让你慈悲别人,这就是高尚了。就像父母爱儿女,不叫慈悲,叫仁慈。母爱不要代价,母亲对孩子好不要代价,但是它是人道父母感受的这种爱,它里面有情的。有情,就会带有我相,所以叫“我情我愿”“情愿、我情愿”,很多人讲话“我情愿怎么样”,有情了,你产生的这个愿力就是人间的感情和愿力,从“我爱”出发。菩萨的慈悲不是“我情愿”,那是一种智慧,那是一种无我爱而爱的东西,非我非非我的爱。又像是你,又不是你。你说完全不是你发出来的爱,但是在你的心中;你说在你的心中,那么第九意识阿摩罗识菩萨的慈爱,是你的吗?又不是你的。所以非爱非非爱,非我非非我。这就是学佛对自己的境界变得越来越严格了。
行愿和行门都非常重要。行门就等于我们找一个方向去行自己的愿。一个人随时在静定中——安静和安定中,要经常检点自己,要知道什么是修行人,想做什么样的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永远观照自己的人。靠别人盯住你,就不叫“观自在”;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做得对不对,就是观察自己行为在不在你的本性中,观自在。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思维,不断纠正自己的思想、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脑子动不动想:“我这样是不是违背了菩萨的教诲?我这样是不是不像一位菩萨?”
不要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修心有一个方法,“我用一个什么方法,我打坐多少天”……很多人经常问我:“师父,我念多少遍经这个事情就会好了?”师父告诉你们真话,念到你无我了,这个事情就好了;念到你已经自然地念了,这个事情就好了。没有说吃多少药之后,这个病就会好了,没有的。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每个人承受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能量也不一样。有些人说:“我打打坐就会好了,我打三年坐、十年坐”,你不管打多少年坐,打通什么经络,念个什么咒语,你没有到行门,没有理解这个世界,没有对佛法真正地放下,你怎么能解脱,怎么能够变成无我?很多人经常看看这个人修得很好,“我也要这样”,那么慢慢地打打坐;慢慢地,“我要打通经络”;慢慢地,“我学了很多佛法”,拿出去讲讲这个、讲讲那个,慢慢地就变得神经兮兮了,一会儿讲“哎哟,菩萨来了”,一会儿马上说“哎呀,这个事情怎么样,我有灵感”。有多少学佛的人学到后来精神不正常?因为他们整天以为自己是菩萨,整天想做菩萨,他们又没有这个根基,又没有好好地行门,又没有证悟,所以最后灵性上身了。因为灵性就是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什么,然后你就接受他了,当你一接受他,你就跟他一样了。举个简单例子,为什么骗子能够老得手?因为骗子知道你想干什么,他就告诉你:“你只要这样,保证能够满足你的要求。”所以你就会上当。你想赚钱,他就跟你说:“你把这点本钱拿出来之后,我可以帮你赚更多的钱。”最后你这个钱就亏掉了,所以你就污染了,慢慢地时间长了,你的脑子就不正常了。
很多人神经兮兮的,整天说人家“你有病”“那个人有病”。你去看好了,经常说人家有病的人,身上一定有毛病。师父开示的时候经常说,你们现在共修多讲自己毛病,不要去讲别人的毛病,因为你们自己自度还没度好,怎么去度别人?因为你讲别人毛病,你一定有毛病的,否则你怎么讲得出人家毛病?就是你的毛病。
要严格地自我修行,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观照自己的修为,你才能脱离。你以为坐在那里打打坐、念念经、放放生就能成功?不能啊。要有悟性的,要觉悟。所以“佛”字在梵文中就是觉者。我们并不是靠禅坐,也不是靠放生、许愿、念经,那是全部合在一起的,再根据自己的精进、忍辱、禅定、般若、智慧……六波罗蜜全部集中在一起,才能成功的。就像一个人的五官一样,单单有眼睛能生活吗?鼻子闻不到味道,嘴巴不能讲话怎么办?单单会讲,眼睛看不见行吗?师父曾经听过一个相声,说五官打架,五个兄弟大家相互不买账。耳朵说:“我听不见,你们能干什么事情?”眼睛说:“我眼睛让你们看不见,你听得见也没用。”嘴巴说:“我不吃饭,你们就得饿死;我不说话,没人会理解你们。”吵得不得了,只有鼻子不讲话。四个兄弟就问鼻子:“你为什么不讲话?你讲几句给我们听听好吗?”鼻子就说了:“其实你们讲了这么多都没有用,我最重要,因为我鼻子一不通气,你们全部死掉。”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也是这样,靠着大家的努力,靠着你身上所有的佛性、因素、学佛的基础……等等一切,才能成就你的功德宝山。很多人念了半天,学了半天,功德没有成“宝山”。
我们要有一种慈悲的心,而且这种慈悲修到一定程度,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三途苦”大家都知道,“上报四重恩”就是每天提醒我们要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今天慈悲了吗?上报四重恩了吗?佛的恩你们报了吗?父母、师长的恩你们报了吗?国土的恩你们报了吗?众生的恩情你们报了吗?你们生出来,医生给你们接生就是众生恩。很多人说:“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你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一个人能够成长的,靠的是众生对你的帮助,才能成长。你一个人就是做出成绩,也是大家一起的。所以为什么每位菩萨、每位佛的成功都靠着很多很多众生,还有护法神、龙天护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活一天,就要感恩别人一天,因为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和事物,还有很多帮助给我们。
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在讲行愿。一个人不“行”,行吗?一个人没有愿力,行吗?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我曾经给法师都上过课——学佛的基本都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懂得六道轮回,就是这个道理,从心理行为上慢慢地改进自己,渐渐地,见地(就是对事物的理解、对佛法的理解)自然就会越来越进步。我们一定要证悟才能证果。每个人心理行为改变……学佛之后很多人改变了,比方说打坐、念经、放生、许愿,只要心行改正一天,定力就会随之进步一天。只要有这个愿力“我要改变”,每天就在改变中了。
怎么样能够定得下来?怎么样从心行上去追求、去修心?如果你表面上打打坐、念念经、放放生,去放生,一路上嘻嘻哈哈的,不懂得念经,今天可能一车的放生只是个形式,而没有改变你。很多人打坐,坐在那里半天,坐到脚都麻了,智慧还没开,天灵也打不开。所以要检查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比任何的一些理解,比方说今天做某一件事情想开悟,那是不一样的境界。
师父今天跟大家讲重点,就是“见地、修证、行愿”三大纲要。这个“纲”,行愿是最重要的,今天愿力来了,要去行。师父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有愿力吧?你们曾经跪在菩萨面前全部许过愿吧?“行”了吗?要行愿。你行到了,你的见地才会圆满。因为你去行了,你才会懂得真正的见地(就是见解),你的修证才会得到证果。古时候证果的人很多,能够证果的全部都是因为他们行愿。所以希望大家学佛人好好地去行,在行上下功夫,就离出离六道越来越近了。
最后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古印度的舍卫国中,有一位父亲非常辛苦,独立抚养着一对兄弟。没想到这对兄弟感情非常不好,从小打打闹闹,谁也不让谁,一直冤结很深。父亲告诫哥哥要慈爱自己的弟弟,哥哥就会顶嘴说:“你看你多偏心,专疼爱小儿子,不喜欢我。”父亲只好转而教育弟弟:“孩子,你要尊重长兄。”没想到这个弟弟瞋心大起,跟他爸爸说:“你不明是非,是哥哥霸道,有错在先。”就这样,哥哥怪弟弟不懂事情,弟弟怨哥哥不讲道理,两个人都让父亲伤透了脑筋,也伤透了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两个兄弟一天天在长大,天天抢玩具、争对错,长大之后争田产、分家业。年迈的父亲自己动不了,知道也劝不了、管不了,只能在边上默默地流泪,祈求奇迹能够出现,能有一个善知识来教化这两个顽固不化的孩子。
这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劝道:“你们兄弟两人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干脆到国王那里,请国王给你们评评理吧。”于是两个兄弟满脸怨恨,为了不让对方先声夺人(也就是恶人先告状),尽管烈日当头,使尽全力,连走带跑地跑到皇宫去。兄弟俩沿途为了谁对谁错,一边往皇宫走,一边相互对骂,争吵不休。
就在两个人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的当下,正好佛陀迎面而来。他们不认识佛陀,看到面貌庄严、徐步安详的沙门,顿时肃然起敬,两个人停止了争吵。他们被佛陀脸上身上散发出的威德所摄受,于是不约而同地跑到前面去问讯和礼拜,还问佛陀的称号。(庄严的法师受人膜拜和尊敬。)
佛陀微笑着看着因缘甚深的两人(因为佛陀一看见两个兄弟,就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因果),他以柔软悦耳的声音、善巧的比喻,当场就为他们说了瞋心的过患(两个人这么恨,以后会产生什么不好)。佛陀就直接教育他们:“如果你们两人放纵心中的贪婪、瞋心和瞋恚,你们两人犹如有毒蛇和恶兽在自己的心中被恶毒的汁液所腐蚀。你们不但内心的功德将会消失,而且还会被毒蛇的毒液所侵害。”佛陀继而又为他们开演了种种的妙法。(你看佛陀多伟大,看见两个小青年,停下来在路上就给他们开示。所以我们要学佛陀的伟大。)兄弟俩人一直听佛陀讲,讲得两个人愣住了,智慧开启,烦恼消除,当下证得阿罗汉果位。
很多人听师父讲故事的时候经常想:古时候的人怎么这么容易证得阿罗汉果位、须陀洹果位?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得到果位的?古时候的人还是比较简单,脑子不像现代人这么复杂、这么奸,所以一旦想通了,很容易得到果位。而看看现代人,就是跟他说佛法,他都不相信;你就是跟他说正法,他也不相信。你说什么,他都不相信,他能得到什么果位?
这两个兄弟回到家之后,虔诚地向父亲忏悔,并且说出自己得道的因缘(得道就是完全彻悟了、明白了)。年老的父亲听了之后,欢喜得掉眼泪,心中的担子终于卸下。过了不久,老父亲命终舍报,过世了。爸爸过世之后,因为听了两个孩子这么好,他感恩佛陀。一感恩,这种法喜的感恩的善念就往天上走。(所以走的时候感恩心很重要,会生到天上。而不是像你们现在,别人引你们遇到佛法,还要左一个不满意,右一个不满意。要感恩。)他因善念生到天上,为了感恩佛陀的恩泽,他来到佛前顶礼供养,佛陀在天上为其说法,他当下即证得须陀洹果。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都是有因果的,不懂因果并不代表就没有因果。人跟人的吵闹、忌妒、烦恼都是有因有果的,众生所结善缘、恶缘的深浅都是上辈子的。所以要把它融入佛之大海中,海纳百川、拥有宽阔的胸怀,就能善解人意,就能理解别人,放下自己内心的瞋恨。所以在人间,不论亲家还是冤家,我们都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互相接引。有时候一个佛友提醒你一句话,会使你豁然开朗。很多学佛人自己做错了,在忧郁中,别人善意地提醒你一句话,可能就是菩萨让他来提醒你的,你就会转恶念为善念,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这是我们生命中,学佛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修行路上要多结善缘,才能一世修成。广结善缘,那是一种智慧。只有众生对你的爱,才会造就你无限的慈悲的力量。
好,今天跟大家《白话佛法》就说到这儿,下次继续和大家讲。谢谢大家。
第一自然段:
行愿这个“行”字实际上讲的就是真见地,也就是说真正地理解佛法的见地,就是见解。行不到,见地都没有用。你今天理解佛法,要真正去实行的。这个人嘴巴什么都能讲,佛法的东西都懂,但是没有一点像佛法,没有去做佛法的事情。所以要做到“行”,才能谈到真正的慈悲心。慈悲就是无我,能够慈悲别人,感到别人很可怜、感到别人非常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就是无我了,因为你想到别人了。
第二自然段:
我们讲慈悲,不是一个情,而是一种智慧。你今天能够慈悲别人,不是说“他跟我感情好,我要帮助他”,而是因为你有智慧,“他是众生,我有功德,我要去行愿,去帮助他解脱”。所以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慧,般若也是慈悲,观世音菩薩的般若智慧——大智大慧就是大慈大悲。因为他慈悲,所以会无我,才能真慈悲。而有些人在人间经常说“我要慈悲你”,你只要想到“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也就是小乘。不是你去慈悲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本愿,你自己的行愿,你发自内心的那种菩薩的般若心来让你慈悲别人,这就是高尚了。就像父母爱儿女,不叫慈悲,叫仁慈。母爱不要代价,母亲对孩子好不要代价,但是它是人道父母感受的这种爱,它里面有情的。有情,就会带有我相,所以叫“我情我愿”“情愿、我情愿”,很多人讲话“我情愿怎么样”,有情了,你产生的这个愿力就是人间的感情和愿力,从“我爱”出发。菩薩的慈悲不是“我情愿”,那是一种智慧,那是一种无我爱而爱的东西,非我非非我的爱。又像是你,又不是你。你说完全不是你发出来的爱,但是在你的心中;你说在你的心中,那么第九意识阿摩罗识菩薩的慈爱,是你的吗?又不是你的。所以非爱非非爱,非我非非我。这就是学佛对自己的境界变得越来越严格了。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延伸:
❤️wenda20151004A 43:50
如何才能见解圆满❤️
❤️Wenda20170728 20:48 学佛修心理论学得好,也要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有愿力就要行❤
️Shuohua20180928 13:45 師父法身开示:时刻谨记愿力非常重要 “任何的人间苦难都是在受着业报。人在人间就很容易迷失,并不好修。说得好听,人人都希望超出六道轮回,即使在人间,功德也做了,菩薩道也行了,但为什么就是到临终之时还是上不去呢?原因就是愿力和心念。当一个人真正地修心之后,会有一个大的愿力出来,冲出六道,视为成正果的大愿力。但是一般人在世的时候,并不是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只是缘来愿来。那么,即使你业障消掉得再多,但是临终之时,自己的孩子、家人一吵一闹,已经让你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那么即使再干净也不能超出六道。shuohua20130201 07:17 怀有慈悲心做功德,会得到菩薩加倍的能量 女听众:我们做功德的时候如果具有慈悲心的话,可以得到菩薩加倍的能量。是这样的吗? 師父答:是这样的,这功德不一样了。自己做善事的时候有这种发心,很容易得到菩薩更多的加持。 精彩节目摘录:如何修出大智慧和大悲心 【东.方.台秘书处编者按】在2015年6月14日《玄艺问da》节目中,Tai长开示学佛人首先不能自私,大智慧和大悲心都要靠一点一滴地坚持修养德行而成。 听众:请師父给我们多多开示慈悲心和智慧的关系,以及在修心修行中如何不断地加强,使自己变成大悲心、大智慧呢? Tai长:大悲心、大智慧都是靠慢慢地修养、学佛和境界所为,像这些东西就是靠自己不断地去做。我们说修自己的智慧,修自己的口德,修自己的行为、善德,所以一个人要多多地有德,有道德的人才能慢慢地接近菩薩,有道德的人才能慢慢地慈悲。一个人如果在人间做得非常好,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很能帮助别人的人,实际上“人成即佛成”,他已经像菩薩一样活在人间了。一个自私的人成不了菩薩,也成不了佛。所以,一个人学佛首先要不能自私,不能为自己想。一个老为自己想的人,一定会吃很多苦头的。学佛真正能够成功、能够让自己心和境界都成为菩薩,就是一点一滴地做起,每一天做一点,每一天做一点……时间长了,你就成功了。明白了吗?
听众:明白了,感恩師父!
第三自然段:
行愿和行门都非常重要。行门就等于我们找一个方向去行自己的愿。一个人随时在静定中——安静和安定中,要经常检点自己,要知道什么是修行人,想做什么样的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永远观照自己的人。靠别人盯住你,就不叫“观自在”;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做得对不对,就是观察自己行为在不在你的本性中,观自在。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思维,不断纠正自己的思想、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脑子动不动想:“我这样是不是违背了菩薩的教诲?我这样是不是不像一位菩薩?”
第四自然段:
不要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修心有一个方法,“我用一个什么方法,我打坐多少天”……很多人经常问我:“師父,我念多少遍经这个事情就会好了?”師父告诉你们真话,念到你无我了,这个事情就好了;念到你已经自然地念了,这个事情就好了。没有说吃多少药之后,这个病就会好了,没有的。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每个人承受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能量也不一样。有些人说:“我打打坐就会好了,我打三年坐、十年坐”,你不管打多少年坐,打通什么经络,念个什么咒语,你没有到行门,没有理解这个世界,没有对佛法真正地放下,你怎么能解脱,怎么能够变成无我?很多人经常看看这个人修得很好,“我也要这样”,那么慢慢地打打坐;慢慢地,“我要打通经络”;慢慢地,“我学了很多佛法”,拿出去讲讲这个、讲讲那个,慢慢地就变得神经兮兮了,一会儿讲“哎哟,菩薩来了”,一会儿马上说“哎呀,这个事情怎么样,我有灵感”。有多少学佛的人学到后来精神不正常?因为他们整天以为自己是菩薩,整天想做菩薩,他们又没有这个根基,又没有好好地行门,又没有证悟,所以最后灵性上身了。因为灵性就是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什么,然后你就接受他了,当你一接受他,你就跟他一样了。举个简单例子,为什么骗子能够老得手?因为骗子知道你想干什么,他就告诉你:“你只要这样,保证能够满足你的要求。”所以你就会上当。你想赚钱,他就跟你说:“你把这点本钱拿出来之后,我可以帮你赚更多的钱。”最后你这个钱就亏掉了,所以你就污染了,慢慢地时间长了,你的脑子就不正常了。
第五自然段:
很多人神经兮兮的,整天说人家“你有病”“那个人有病”。你去看好了,经常说人家有病的人,身上一定有毛病。師父开示的时候经常说,你们现在共修多讲自己毛病,不要去讲别人的毛病,因为你们自己自度还没度好,怎么去度别人?因为你讲别人毛病,你一定有毛病的,否则你怎么讲得出人家毛病?就是你的毛病。
第三、四和五延伸:
白话fo 法视频第一集:
真正能够为别人所想、为别人而活,你的愿力就出来了。很多人,你说他有没有愿力?他有啊,他有愿力。愿力在哪里?愿力在心里。愿力不是告诉别人,愿力是自己用真心默默地耕耘。所以“行愿之道”,你今天有愿力,你还要去行,当你行了这个愿力,你才能修成正果。所以師父跟你们讲,佛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佛也没有想过要帮助别人,但是佛天天在做佛的事情,在救度众生,他怎么会不成佛呢?
修行必须要有的十大行愿
- 敬礼诸佛,就是对诸佛菩薩要非常的尊敬,有礼貌、 礼节,用心来恭敬佛,这是行愿。
- 称赞如来,如来菩薩犹如是所有的菩薩,你要有一 种称赞。如拜观世音菩薩时,你的心里要称赞观世音菩薩: 您这么伟大,救苦救难度我们众生,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感 恩您,我们赞颂菩薩。就如你们看见師父,“師父好”,那 种向師父的问候感受不是假的,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是一 种内心存在的由敬重产生的法喜。
- 广修供养,也就是前面给大家讲的八种供养。要多 修多供养,供水果、供鲜花、布施功德费、供油、叩拜等, 都是供养,要供养佛法僧,就是大喜舍,喜舍的功德很大, 能开智慧,去烦恼,积功德。
- 忏悔业障,要经常忏悔自己的业障,才能进步,明 白道理才能修得好。如果认为自己什么缺点都没有,你说 能修得好吗?业障如影随行,丝毫不差,只有忏悔,才能 消除。
- 随喜功德,就是随喜他人做功德。就是不强求别人 做事,一切随喜。如果你今天经济上不好,多做些法施, 三施里面法施为最。如果你有钱可以供养一点,随喜功德, 一定会有功德回报的,但也不要说自己连饭都没吃,把钱 全部拿出来供养,那也是不可以,是执著。
- 法物常转,師父给你们讲的法物常转,比如佛珠、 念珠,是不是法物啊?要不要转?念经的时候佛珠是不是 随着你的手在转?法物,如法器、念的经文等,你在念经 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在念,是不是随着你的眼睛和大脑在 转?善念一动,消灾吉祥。
- 请佛住世,恭敬菩薩,见到各种形式来世间救人的 菩薩,供养他,做一个好护法,为了救度众生,请菩薩常 住在人世间,帮助人们找回本性。
- 常随佛学,就是要紧跟着佛菩薩来学,这就叫常随 佛学,学佛的行为,学佛的思维,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悟 性。你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恒顺众生,要顺着众生来修学佛法,就是要不厌其 烦地去教化众生,以慈悲喜舍心去救度众生。比如这个人 很喜欢讲话,我度她的时候,首先我要学会讲话,要顺着 人家的缘才能把人家度上来,師父现在就是恒顺众生,顺 着众生的要求来救度,如现在人需要健康,平安,学业, 生意顺利,師父就顺着众生的需求来度化他们,等他们一 切顺利的时候,境界提升,增长佛菩薩的智慧,自然修心 修性,圆成佛道。
- 普皆回向,我修心,我修行,我将功德、善业普遍 的回向,我对谁都爱护,我把大爱回向人间,叫普皆回向。 证悟佛性 实相实修——摘录卢Tai长讲述于观音堂
2020-04-14
学佛修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观想。实际上,一个人除了眼睛可以看,他的内心也可以观,叫自观。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思维和想法。观想必须要“理路明白”,就是说一定要明白佛法的正道。你经常想的某一件事情,你觉得它是对的,如果你天天这么想,那么你就熟悉了这件事情。在观想当中,除了佛理明白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叫“观境熟悉”。观就是看、注意,境就是境界。就是说,你已经能够很有境界地想到,比方说,你经常想到“我以后要超脱六道”,那么超脱六道的这个道,你就会非常熟悉,所以,你才会没有躁妄欲速之心。因为你非常熟悉这条道路,你知道到某个地方去开车需要多长时间,你很专注、全神贯注,那么,你就不会急躁了。(节选)
白話fo 法第十二册 第1篇:观自在菩薩
那么,什么叫“观自在”?就是看看自己缺什么就去做什么,自己应该拥有什么,自己就好好地去弥补什么,认识自己、认识众生,这也叫应机说法。一切众生自无始劫以来,他们在人间的法相中不得自在,他们被世间的物欲、人情和事物所束缚,所以他们不得自在。想想看,你们今天有欲望吗?“我要这个,我要把家弄好一点,我要有钱,我要有名,我要有利,我要孩子好一点……”这些都是欲望,所以你们就被这些控制住了。師父曾经跟你们讲过,你对哪件事情特别感兴趣,你就会被那件事情捆绑住。比方说,你对你孩子的要求高,你就会被你孩子束缚住。
所以,很多人就慢慢地远离了菩提心,去观色,就是著色。你没有菩薩的慈悲和智慧之心,你去看这个有色世界,你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缠扰,那么你就不得自在。反过来,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你要好好地观自己是不是自在啊!你在人间自在不自在?不能被人间的五欲六尘所染著,不得自在。就说闻香吧,现在的人鼻子一闻香,就为香所染,为香所束缚,不得自在。有时候讲话,想着不能讲错,不要去得罪某个人,你就是被语言文字所束缚,你又不得自在。你的心、触觉:“我这个心难受,我这样说话会对不起自己,我觉得良心过不去。”你被外尘、内尘所染,你又不得自在,说说看,你怎么能够“观自在”?
菩薩让我们要观心无常,看到自己的心是无常变化的。要观心无心,心空境寂,知道这个心最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你们今天这个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就叫心空境寂。
你们睡觉之前本来是想不通的、很难过的一件事情,后来实在疲倦得不得了,最后想想:“算了,管它呢,空掉了,不要去想了,有什么好想的?想了也改变不了,明天再说吧。”空了吧?空了之后怎么样?寂了。“寂”是什么意思?就是安静,就是涅槃了。空了之后,想都不想了:“有什么好想的?这个世界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好了,寂静了,一直保持寂静,到后来涅槃了。打坐的时候两个腿一盘,脑子里什么都不想,你不就是寂静了吗?寂静到最后怎么样?涅槃,彻悟这个世界的真谛。
人间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很多人的“观”,是观什么呢?你“观自在”,你却观不了自己的自在,因为你观的是所有世间的东西。例如,你观财了,你会引起自己的贪心;你观色,你就会拥有色心;你观名,你会有求名的心。所以菩薩叫大家要离境,就是要离开这些境界,你到最后要观自己的心。观心就会无心,观心要观到自己没有心。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认识到,人的一生有什么好烦的?人生不就这么回事吗?无心了,心空了,你的心就会境寂。所以一切法如幻如化,所有人间的一切,都是像梦幻泡影一样的,当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你就是一切法得自在,你什么都得自在了,你就是“观自在”。
❤️wenda20150614A 18:16 如何做到“无我”的境界❤️
zongshu20170608 08:49
自性解脱靠自己的觉悟
Tai长语:给大家讲讲“自性解脱”。自性解脱靠觉悟,就是你用自己的本性经常问问自己,你到底想得到什么?你到底想烦恼还是想让自己得到解脱?解脱,靠别人解脱不了,只有靠自己,所以自性解脱就是你要用自己的本性来解脱。
wenda20160110A 08:12
如何证悟佛法
男听众:请问師父,佛法这么高深,已经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那么应该怎样去证悟佛法呢?
師父答:“证悟佛法”,就是一点点来,慢慢学的。比方说教授这么高深,你想怎么成为教授呢?那你一点点学,学啊学啊学啊,这里学那里学,学到最后成教授了,很简单了(知道了,師父)
来信回答:
问65:一个修行人只有经过开悟和证悟,才能脱离六道轮回。我们该如何理解证悟的过程,怎样才能明白自己在修行中证悟的境界?明心见性是一种什么境界?
答65:悟性就是首先要了解它,你对什么事情首先有个悟性。比方说,今天这件事情来了,我先对它有个理解,有个开悟的过程,这叫悟性。什么叫证悟呢?比方说,今天单位里的老总找你谈话说,“你这个事情要正确对待,现在有人怀疑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你马上就想到,“可能有人在嫉妒我,准备弄我了,他来找我麻烦了。”这个就是悟,但是悟得对不对不知道。那么证悟是什么呢?一听到这种事情,首先想到:“我是不是有做错的地方?我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不够圆满?我可能得罪了某些人,我赶快要改正了。”这就叫有则戒之,无则加勉。“证”就是反观自己,“证”就是要来对照自己。汽车在往前开的时候,你把方向盘固定一直往前开,你一定开到边上去,你只有不断地调整方向盘,虽然你开的是条直路,但是你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你才能正。遇事不怒,心有城府,有忍辱之心,有看穿看破的境界。这件事情来了,我根本不当回事,我自己好好的,有毛病就改,没毛病我随缘,这个就是你的境界。如果一个人经常发脾气,他一定没有境界。当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动不动就跳,动不动就闹,这个人一定没有境界;当你碰到事情,你能够定下来,很有智慧地想一想,想出很多方法,那你就有境界了。明心见性,就是你的心对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我不能再贪了,因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我去贪就会受苦。”这就是明心。因为你的心明白了,你定得下来,所以你会看到你的本性。“很多人都在争这个位子,我不争了,我无所谓,我做得不好,我没有资格。”就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善良,多给别人,多慈悲!
20160911 美国
解脱就是不要让自己烦恼,不要痛苦,永远要想得通,你才能解脱。我们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这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一些暂时利益的时候,心里有时候会觉得很快乐;家里暂时没有烦恼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幸福。我这次在加拿大弘法的时候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一个商人经过二十年奋斗成为亿万富翁,住上豪宅,拥有了一切,他自以为永远可以快乐下去,但是在55岁的时候,因为眼角膜破裂,眼睛瞎了,他看不到自己的豪宅,看不到亲人和孩子,他看不到阳光,进入一个黑暗世界。他在59岁的时候因为忧郁症自杀身亡。这难道对他不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吗?我们有时候得到人间的一些物质,不知道很快会失去。很多人的毛病就是,以为得到了就永远不会失去,失去的时候万般痛苦。台-長经常讲,要想自己不承受失去的痛苦,就不要多多索取,因为只要你能够得到就一定有失去的一天,所以不想让自己承受失去的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清心寡欲,少得少贪。
wenda20130111 01:24:39
怎样才算做到了“自度”
女听众:看了白话fo 法之后我想到一个问题,師父说的“自度才能度人”,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把自己度了?
師父答:慈悲心为评判标准,还有贪、嗔、痴戒不戒也是评判的标准,还有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信、愿、行;如果你这个人经常觉得:“哎呀我有信心,我绝不懈怠,我一定要跟着菩薩。”这个人就是比较正的; “我不能贪心,我不能恨人家,我不能发傻”,那这个人贪嗔痴的心能控制好;然后这个人看见谁都很慈悲,这个人本身已经自己度好了(哦,明白,師父)
❤️shuohua20120406 22:00
只顾度人却无瑕自度的问题❤
一、有关自度的问题
(一)自度的重要性
1.精彩问da摘录
如何平衡自度和度他(2013 年 2 月 10 日《玄艺问da》)
女听众:Tai长我想问一下,如何平衡自度和度他呢?
師父答:首先要自度才能度他,这就是平衡。你自己修得不够好,去度他,不一定度得到。你有此意,并不是能够达到目的。大家都掉在海里,如果我要苦海里救人的话,我首先要有一个结实的船,那么就是度自己。自己怎么度呢?让自己明心见性,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法喜,得到菩薩的加持,这种人才能去救人。因为救人的话,单单靠人间的人是不行的,只有靠菩薩不断地加持,你拥有加持力,才能得到菩薩的慈悲(嗯,明白。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去帮助同修们,而且也发愿了,可是好像很多事情没有力量去做,自己背负了很多)这个就是你自己本身的能量不够,救不了别人(明白。这个时候我就要加强自修,暂时不去做那些事情了,对吧?)对对(我就怕我要是不去做的话,会违愿,觉得对不起菩薩,可是我实在是觉得没有能量了)没有关系的(好,谢谢Tai长)
第六自然段:
要严格地自我修行,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观照自己的修为,你才能脱离。你以为坐在那里打打坐、念念经、放放生就能成功?不能啊。要有悟性的,要觉悟。所以“佛”字在梵文中就是觉者。我们并不是靠禅坐,也不是靠放生、许愿、念经,那是全部合在一起的,再根据自己的精进、忍辱、禅定、般若、智慧……六波罗蜜全部集中在一起,才能成功的。就像一个人的五官一样,单单有眼睛能生活吗?鼻子闻不到味道,嘴巴不能讲话怎么办?单单会讲,眼睛看不见行吗?师父曾经听过一个相声,说五官打架,五个兄弟大家相互不买账。耳朵说:“我听不见,你们能干什么事情?”眼睛说:“我眼睛让你们看不见,你听得见也没用。”嘴巴说:“我不吃饭,你们就得饿死;我不说话,没人会理解你们。”吵得不得了,只有鼻子不讲话。四个兄弟就问鼻子:“你为什么不讲话?你讲几句给我们听听好吗?”鼻子就说了:“其实你们讲了这么多都没有用,我最重要,因为我鼻子一不通气,你们全部死掉。”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也是这样,靠着大家的努力,靠着你身上所有的佛性、因素、学佛的基础……等等一切,才能成就你的功德宝山。很多人念了半天,学了半天,功德没有成“宝山”。
第七自然段:
我们要有一种慈悲的心,而且这种慈悲修到一定程度,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三途苦”大家都知道,“上报四重恩”就是每天提醒我们要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今天慈悲了吗?上报四重恩了吗?佛的恩你们报了吗?父母、师长的恩你们报了吗?国土的恩你们报了吗?众生的恩情你们报了吗?你们生出来,医生给你们接生就是众生恩。很多人说:“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你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一个人能够成长的,靠的是众生对你的帮助,才能成长。你一个人就是做出成绩,也是大家一起的。所以为什么每位菩薩、每位佛的成功都靠着很多很多众生,还有护法神、龙天护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活一天,就要感恩别人一天,因为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和事物,还有很多帮助给我们。
❤️如何理解“菩薩不觉于世,只觉自己,因觉自心者,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
Wenda20171210B 20:52 ❤️
wenda20160603 10:59
有关四无量心和六波罗蜜
女听众:您说先有四无量心然后谈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应该是四无量心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吗?
師父答:对,精进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你有智慧了,你才会有波罗蜜生出,你要坚持才会有波罗蜜(您说我们学佛要修四无量心,您有一次开示说,在人间要常行四无量心,将来可以进入色界梵天。为什么四无量心最终才能进色界梵天呢?)因为你四无量心本身的要求还是很低的,你只不过是一个心,你又没做,修心修行,你行也要有的。四无量心,你发了这个心就可以到很高的天了,这已经很好了。
白话fo 法第十一册第11篇《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师父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六波罗蜜”。如果你想做如来菩薩,你想涅槃,你必须行六波罗蜜,你才能成佛道,才能成如来。如果我们都是菩薩,我们想修成佛,我们必须要做到六波罗蜜。那么,六波罗蜜是什么呢?六波罗蜜就是修成佛的六种行持,也就是六种行为准则。第一,布施波罗蜜。第二,持戒波罗蜜。第三,忍辱波罗蜜。第四,精进波罗蜜。第五,禅定波罗蜜。就是定得下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个人坐不住、站不住,站起来摇头晃脑、摇头摆尾,这种人能修成佛吗?他有禅定吗?第六,般若波罗蜜。“般若”什么?就是智慧。六波罗蜜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从菩薩进入佛的境界,你必须要更多地布施,然后要持戒,要忍辱,要精进,要禅定,要有般若智慧。
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波罗蜜就叫度到彼岸、到达彼岸,度就是达到了。就是说,你的布施已经到了忘我的、完全超脱自己的境界,已经到了彼岸,已经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就是让身处苦海的人能够恢复本来就有的觉知、觉能,所以能恢复本性的人就称为 “波罗蜜”,到达了彼岸,而且慈悲和功德,用波罗蜜以无私的对佛的愿力来做事情。只要你大悲普度众生,用波罗蜜,就是说用精进智慧到达彼岸的这种精神,无私的对佛的愿力:“菩薩,我一定度众生,我怎么怎么样。”大悲普度众生,无有疲厌,永远不会疲劳和厌倦地努力修心,你就拥有了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概括了菩薩修行的方法。
现在你们知道了菩薩是怎么修行的。你们今天如果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已经是菩薩了,现在我们想向佛的境界修行,知道怎么修吗?六波罗蜜,又称为“六度万行”。这个“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万行”是什么呢?就是什么都做得到,“万”并不是说只有一万,而是代表很多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你掌握了这六度,你什么都能做到了。
要记住,六度万行离不开慈悲心。如果正在修行的菩薩慈悲心不够,那就不会圆满,所以要想修成佛,不能离开慈悲心。佛当年是先讲了四无量心,然后他才说六波罗蜜。(节选)
❤️Shuohua20180629 24:52
“三福田”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关联❤️
Wenda20180511 20:01
关于“报父母恩”的开示
男听众:去年法会师父有说过“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上报四重恩”里有一句是“报父母恩”,佛经里都有说父母恩是难以回报的。请师父慈悲开示。
師父答:爸爸妈妈养你出来难吗?痛吗?(痛)父母恩要报吗?(要)对啊,报父母恩实际上也是一个孝子,所以过去为什么很多孝子能够到天上去做天神啊?父母亲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菩薩对我们有教导之恩,不管怎么说你都要感恩,所以佛曾经也说过一个经文——《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当时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把它翻译出来的,中国儒家根据真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改编成《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边讲了很多应该怎么样孝顺父母的。父母恩难报,其实这个“父母”作为我们佛子来讲,已经不是单单生我养我的父母了,教导我们的都称为父母。为什么我们说观世音菩薩像母亲一样?观世音菩薩养了你啊?为什么我们看佛陀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在教导我们离苦得乐,教我们做何等的善人,现在明白了吗?所以对父母亲的恩德要感恩巨大,因为父母亲为我们付出很多,为我们背业,因为我们人罪业深重,所以我们要忏悔,要供养三宝,要受持斋戒,要布施修佛,这个都是属于报父母恩的。你想想看,你好了,是不是让你父母亲能够得到更多的功德啊?所以过去佛经上也讲“右肩负父,左肩负母”,什么意思啊?右肩要担负起对父亲的责任,左肩要担负起对母亲的责任。很多人整天冤枉自己的父母亲,怨言很多。实际上已经不是说生你养你的父母了,连师父也是你们的父母亲,对不对?所以“上报四重恩”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对。师父有说过,骨头是爸爸给的,肉是妈妈给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爱惜好我们的身体)对啊。很多女人乱来,去邪淫,她就是让妈妈给她的肉在受凌辱;如果今天被人家伤了骨头了,你痛啊,痛的实际上是爸爸的骨头,他有感应的。人家说“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就这样的。所以父亲要严格,你看父亲都是很严格的(是啊,爸爸都很严肃的。师父,四大菩薩里我们都知道地藏王菩薩非常孝顺,我们应该以地藏王菩薩的孝心作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真的差得太远了)很多菩薩都很孝顺的,地藏王菩薩的孝顺是出名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孝顺,不但孝顺自己的肉身父母,更要孝顺我们天上的菩薩父母,明白吗?(明白)
❤️感人落泪的真实故事——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Wenda20191013 04:32
许大愿后梦到父母在忉利天宫有房子;孩子的愿力大能庇荫父母❤️
第八自然段:
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在讲行愿。一个人不“行”,行吗?一个人没有愿力,行吗?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我曾经给法師都上过课——学佛的基本都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懂得六道轮回,就是这个道理,从心理行为上慢慢地改进自己,渐渐地,见地(就是对事物的理解、对佛法的理解)自然就会越来越进步。我们一定要证悟才能证果。每个人心理行为改变……学佛之后很多人改变了,比方说打坐、念经、放生、许愿,只要心行改正一天,定力就会随之进步一天。只要有这个愿力“我要改变”,每天就在改变中了。
第九自然段:
怎么样能够定得下来?怎么样从心行上去追求、去修心?如果你表面上打打坐、念念经、放放生,去放生,一路上嘻嘻哈哈的,不懂得念经,今天可能一车的放生只是个形式,而没有改变你。很多人打坐,坐在那里半天,坐到脚都麻了,智慧还没开,天灵也打不开。所以要检查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比任何的一些理解,比方说今天做某一件事情想开悟,那是不一样的境界。
第八和第九自然段延伸:
wenda20160306A 05:31
Tai长开示愿力的重要性
男听众:心灵fa门修改命运三大法宝:许愿、念经、放生,其中愿力是不是可以最快最彻底地改变命运呢?请師父开示一下愿力的重要性。
師父答:愿力的重要性,因为有“愿”才会有力量,有力量才能改变,所以愿力最重要。一个人没有力量,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愿、有力。有力量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愿力是真的很厉害。愿力是初期的,能够把菩薩找来。因为当你的愿力大了,菩薩、天上、地下都会震动;你愿力小,菩薩、上面、地下没有太大的能量给你。所以有了愿力之后再去做,那你很快就会改变你的命运了。
Wenda20200426 07:08
如何理解“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
男听众:本周五分享的地藏王菩薩开示:“凡是法布施,流通天地游记之书,所求众生皆如所愿,你可知这个愿是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師父,如何理解“这个愿是根据众生境界不同,所得愿也不同”?
師父答:境界的愿不同,你想想看,每一个人许的愿一样吗?地藏王菩薩许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说他得到境界是一样吗?他是菩薩的境界了(对)你许了个愿“我要帮助他”,那么你帮一点点,你得到的境界最多是一个圣人的境界,还是人(明白了)
证悟佛性 实相实修——摘录卢Tai长讲述于观音堂
“证”。佛法界经常讲“证悟”,证悟是很重要的,“证”就是证得,因为我验证了,我得到了,然后悟性就出来了。对于学佛人来说,想证悟也是非常地难,只有实证妙行,才能证悟佛性。
很多人学佛的时候是学得非常坚定、非常开心,但是当他们真正碰到难题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样用佛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想一想,学佛要学到真正碰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够放下,你说难不难?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之后,不知道怎样去把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为什么你去某个公司应聘的时候,公司会要你提供工作经验证明呢?就是说工作经验很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所以,我们学佛除了修(修学)之外,还要证(验证)。怎么样去验证呢?你们学佛念经后,觉得念经很灵验:“哎呀,我一念经后就梦见菩薩了。”“我一念经,身体就好多了。”这就叫证悟。
证悟很难,但是证悟是有方法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自己观照自己。观照自己什么呢?就是观照自己心中的观世音菩薩。心中常住观世音菩薩,你就能够经常这样观照自己的内心。实际上就是亲证,你心中有佛,你就会亲自证得佛性,而不是听别人说的。要想亲证佛性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法精进。我们都知道“一门精进”,“一法精进”就是说,我今天学什么法门,我就精进什么法门,这就是一法精进。举个例子,很多家庭的妻子,什么菜都会烧,可是什么菜都烧不好。她会缝补衣服吗?会。她会做包子吗?也会一点点。缝衣、做饭,都会一点点,最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同样,要想证悟,就要一法精进。
師父跟你们讲,如果一法精进的话,有烦恼马上就会断除。人的烦恼是不断的,天天有烦恼,如果你有智慧,烦恼一出来,你马上就能用智慧把烦恼断掉。断烦恼是由浅入深的,一个烦恼来了,先是一点点地断,断到后来,越断越深,不管什么烦恼都能断掉,那么,你这个人就是拥有深层次断除烦恼的能量。很多人碰到麻烦事情了,就会说:“无所谓,没有关系的,我会想通的。”这是浅层次的断烦恼。深层次的断烦恼是什么?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你要在自己的深层意识当中想到:“只要是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这个事情会过去的。”那么,你就是在深层次上已经断掉了这个烦恼。高层次的断烦恼是,在深层意识上只知道有这件事,想过就放下了。
(节选)
第十自然段:
師父今天跟大家讲重点,就是“见地、修证、行愿”三大纲要。这个“纲”,行愿是最重要的,今天愿力来了,要去行。師父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有愿力吧?你们曾经跪在菩薩面前全部许过愿吧?“行”了吗?要行愿。你行到了,你的见地才会圆满。因为你去行了,你才会懂得真正的见地(就是见解),你的修证才会得到证果。古时候证果的人很多,能够证果的全部都是因为他们行愿。所以希望大家学佛人好好地去行,在行上下功夫,就离出离六道越来越近了。
❤️Wenda20200823 01:15:47
礼佛大忏悔文不单是忏悔,还要许愿、行愿❤️
Wenda20191215 57:56 许的愿要做到才能消业障
女听众:師父开示过许愿清修能够消掉往世三分之一的业障,许愿尊師重道也可以消掉三分之一的业障。那么如果同时许了这两个愿力,是不是等于消掉了往世三分之二的业障呢?
師父答:你要做到啊,你两个愿力都要成功的,不成功有什么用?(就是做到的话是可以消掉三分之二?)是可以的(如果接着许愿一世修成、度人、放生10万等大愿力,这些愿力加起来可以消多少的业障?)你要做到。你做不到有什么用?你愿力到位了就是菩薩了。你说“我要做多少多少好事”,你只是个想做好事的人。等到你好事全做了,你就是个好人了(对对对)。
Wenda20161016A 10:32 愿力要去做才有效果
男听众:師父,我们心灵fa门的三大法宝——念经、许愿、放生,我们要有愿力,这个愿力可以消除我们一部分业力。如果我们有大愿的话,消除我们的业障到百分之多少呢?
師父答:这个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比例的。愿力大的人当然可以消掉自己很多的业力,但是愿力在实行当中要看你具体的运作情况,比方说你这个愿力很大,你没有去做,只是个愿力有什么用?愿力要去做的,做了才会要效果的(如果他去做了,给他消除的业障会消除很多吗?)再怎么消也是50%吧,最多了。
最后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古印度的舍卫国中,有一位父亲非常辛苦,独立抚养着一对兄弟。没想到这对兄弟感情非常不好,从小打打闹闹,谁也不让谁,一直冤结很深。父亲告诫哥哥要慈爱自己的弟弟,哥哥就会顶嘴说:“你看你多偏心,专疼爱小儿子,不喜欢我。”父亲只好转而教育弟弟:“孩子,你要尊重长兄。”没想到这个弟弟瞋心大起,跟他爸爸说:“你不明是非,是哥哥霸道,有错在先。”就这样,哥哥怪弟弟不懂事情,弟弟怨哥哥不讲道理,两个人都让父亲伤透了脑筋,也伤透了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两个兄弟一天天在长大,天天抢玩具、争对错,长大之后争田产、分家业。年迈的父亲自己动不了,知道也劝不了、管不了,只能在边上默默地流泪,祈求奇迹能够出现,能有一个善知识来教化这两个顽固不化的孩子。 这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劝道:“你们兄弟两人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干脆到国王那里,请国王给你们评评理吧。”于是两个兄弟满脸怨恨,为了不让对方先声夺人(也就是恶人先告状),尽管烈日当头,使尽全力,连走带跑地跑到皇宫去。兄弟俩沿途为了谁对谁错,一边往皇宫走,一边相互对骂,争吵不休。 就在两个人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的当下,正好佛陀迎面而来。他们不认识佛陀,看到面貌庄严、徐步安详的沙门,顿时肃然起敬,两个人停止了争吵。他们被佛陀脸上身上散发出的威德所摄受,于是不约而同地跑到前面去问讯和礼拜,还问佛陀的称号。(庄严的法师受人膜拜和尊敬。) 佛陀微笑着看着因缘甚深的两人(因为佛陀一看见两个兄弟,就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因果),他以柔软悦耳的声音、善巧的比喻,当场就为他们说了瞋心的过患(两个人这么恨,以后会产生什么不好)。佛陀就直接教育他们:“如果你们两人放纵心中的贪婪、瞋心和瞋恚,你们两人犹如有毒蛇和恶兽在自己的心中被恶毒的汁液所腐蚀。你们不但内心的功德将会消失,而且还会被毒蛇的毒液所侵害。”佛陀继而又为他们开演了种种的妙法。(你看佛陀多伟大,看见两个小青年,停下来在路上就给他们开示。所以我们要学佛陀的伟大。)兄弟俩人一直听佛陀讲,讲得两个人愣住了,智慧开启,烦恼消除,当下证得阿罗汉果位。 很多人听师父讲故事的时候经常想:古时候的人怎么这么容易证得阿罗汉果位、须陀洹果位?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得到果位的?古时候的人还是比较简单,脑子不像现代人这么复杂、这么奸,所以一旦想通了,很容易得到果位。而看看现代人,就是跟他说佛法,他都不相信;你就是跟他说正法,他也不相信。你说什么,他都不相信,他能得到什么果位? 这两个兄弟回到家之后,虔诚地向父亲忏悔,并且说出自己得道的因缘(得道就是完全彻悟了、明白了)。年老的父亲听了之后,欢喜得掉眼泪,心中的担子终于卸下。过了不久,老父亲命终舍报,过世了。爸爸过世之后,因为听了两个孩子这么好,他感恩佛陀。一感恩,这种法喜的感恩的善念就往天上走。(所以走的时候感恩心很重要,会生到天上。而不是像你们现在,别人引你们遇到佛法,还要左一个不满意,右一个不满意。要感恩。)他因善念生到天上,为了感恩佛陀的恩泽,他来到佛前顶礼供养,佛陀在天上为其说法,他当下即证得须陀洹果。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都是有因果的,不懂因果并不代表就没有因果。人跟人的吵闹、忌妒、烦恼都是有因有果的,众生所结善缘、恶缘的深浅都是上辈子的。所以要把它融入佛之大海中,海纳百川、拥有宽阔的胸怀,就能善解人意,就能理解别人,放下自己内心的瞋恨。所以在人间,不论亲家还是冤家,我们都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互相接引。有时候一个佛友提醒你一句话,会使你豁然开朗。很多学佛人自己做错了,在忧郁中,别人善意地提醒你一句话,可能就是菩薩让他来提醒你的,你就会转恶念为善念,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这是我们生命中,学佛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修行路上要多结善缘,才能一世修成。广结善缘,那是一种智慧。只有众生对你的爱,才会造就你无限的慈悲的力量。
好,今天跟大家《白话fo法》就说到这儿,下次继续和大家讲。谢谢大家。
故事延伸部分:
白话fo法8-6、学会我忏真忏
我们的心量要越来越大,不能有怨和恨。有什么好怨的,能怨谁啊?你今天生在这个家庭,你就好好受,这就是你前世造的因,今世受的果报,怨什么?你已经娶了这个老婆,你已经嫁给这个男人了,这就是你的因果,有什么可以怨,有什么可以恨的?你们要学会不要怨、不要恨,要用佛法的力量来改变你的生活,来改变你的一切,那就是你的胜利;如果你改变不了,那就是因循,就是循着这个因果的因,在走这条路,你没有办法,就像被人家牵着走一样。
要学菩薩的大心量,无烦恼,不要怨天尤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经常怨天尤人,一会儿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一会儿说“我真倒霉啊”、“我不开心啊”,这就是种下了六道轮回的果因。师父过几天还要跟你们讲得更深,把它展开讲下去。你们知道因循再走下去,会把你们带到什么地方吗?你们都不知道。怨恨到后来,会造成你进入六道轮回的因啊。不能怨人家,经常怨人家的人,慢慢地会轮回到因果里面,而且经常怨人家的人,会产生恨。师父下次告诉你们,麻烦到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果报和变化,怨恨会在你身上造成什么样的因果。这很深啊,你们要好好学。(节选)
❤️ wenda20160124B 23:38 懂因果的同时不能没有慈悲心❤️
2015.4.11新加坡
人要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到底是为什么目的到人间来?烦恼再多,我们因为不能改变烦恼,所以才会痛苦;如果你有烦恼了,你马上能保持内心的清净,能想到人间的一切都是虚无空幻的东西,身是菩提树,勿使惹尘埃,心才能去除烦恼。我们本来就是善良的人、干净的身体,为什么要惹人间的尘事?心中不要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和错的,“是”了你就有“非”,如果心中没有“是”,哪来的“非”?是非就是因为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才会在心中产生不对的东西。人间都是缘分,哪有是非?都是冤结而来,都是因缘果报而来。要懂得这些佛理,红尘中到处是尘埃,用佛性常观照自己,生活的烦恼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一浪接一浪永远不会停。学佛人冲破烦恼的波涛才能自性光明,希望大家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Wenda20201018 01:20:52
母亲待儿归,望儿出轮回;
莫要求因果,当生出离心;
莫要执因果,念经把业消;
提高身修为,慈悲悯众生。
卢tai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一十五)
问:弟子现在分享2019年新加坡法会期间所见殊胜景象。
2019年5月9日, 弟子在家中聆听新加坡法会佛友见面会直播时,魂体一轻被金刚护法菩薩带到南天门。南天门前后数百里站满无数护法天神,来自西方极乐世界的金龙及金色凤凰一直在观音堂上空盘旋鸣叫。天上天下一片法喜,诸佛子欢喜听闻佛法的音声笑语一直在天空中飘荡不散。
济公活佛笑嘻嘻的看着弟子,金扇一挥,一个巨大的葫芦出现在金扇上。弟子和绑着双包头的童子抱着葫芦。几道金光把葫芦送到观音堂上空,葫芦口朝下,金光从葫芦口不断涌出倾倒在师父及众佛子头上。
观世音菩薩把手中净瓶倾倒在会场上空,菩薩告诉弟子这是从心灵净土拿来的七宝池能量水。大势至菩薩把头顶上的宝瓶放在手中,用手轻推宝瓶,宝瓶飘到会场上空,从瓶内释放出无数巨大闪耀的金光,金光能量智慧落在会场各个角落。
2019年5月10日,在新加坡弟子开示当晚,弟子魂体被带到南天门上空,四大金刚手持法器在护持法会,威风凛凛。关帝菩薩、周仓菩薩、关平菩薩带领所属护法天神在用天眼观察及巡视会场四周。关平菩薩告诉弟子如诸佛子在法会期间遇到困难可祈求观世音菩薩及诸龙天护法帮助,诸龙天善神皆会聆听佛子音声给予护佑。
佛陀莲花座落在师父身后,一直在释放金光能量加持师父及法会现场诸位佛子。观世音菩薩把手中净瓶水倒在佛子身上。来自西方极乐世界的无数尊者抵达法会现场聆听师父妙法度众,整个法会过程真的是法喜充满。
福禄寿菩薩及欲界各天官手持天宫簿在法会现场记录。弟子看见一长列名字浮现在天宫簿上。名字旁边都有一个备注写着:根据XXX功德福禄及所许愿力让所求之事在XX时XX日如愿。
护法天神把一盘盘高如山的寿桃倾倒在法会现场上空给助缘法会的佛子们添加福禄功德。天女们轻挥衣裙,曼陀罗花顺着轻纱挥洒飘散在法会现场四周。
2019年5月11日,弟子乘坐法会巴士前往新加坡法会现场时,于昏沉入睡当中被带到南天门,眼见每一辆出发前往法会的巴士及车辆上方都有数条小金龙跟随护佑。掌管龙天护法的金刚菩薩一直在南天门上空用天眼巡视及护佑众佛子平安抵达法会。
关帝菩薩、关平菩薩、周仓菩薩及无数护法天神手持令旗驻守在南天门上空。四大金刚菩薩带领所属金刚护法驻守在法会主讲台及观音堂四周。无数金龙、金麒麟把法会主讲台围得水泄不通,金光四射。
师父开始上台讲法时,佛陀、地藏王菩薩、普贤菩薩手持法器在护持法会现场。千手观世音菩薩站在黄色山水画的圣山上,手持净瓶,无比慈悲的凝视现场的众佛子。
观世音菩薩告诉弟子,“心灵净土乃我大悲愿力,是为师给你们准备的一处心灵归宿,这是你们以后归家的所在。吾盼诸佛子归家,共享海天佛国盛会。人间的名利享乐只会让你们堕落轮回,难以出离啊。孩子们,吾如母忆子忆念你们,也忆念你师父。待它日佛子们寿终功德圆满之时,吾定下界带佛子们归家,绝不妄语。”
感恩师父,感恩观世音菩薩。
弟子 马来西亚 16-05-19
答:你们要好好学佛做人。你们求菩薩一件事情,当场不一定马上灵,但是在功德簿上已经给你们定好了哪年哪月哪日能解决。要等时间的,不是说今天求明天就灵,那是要很干净的人。一般要看这件事情的大小,和你的根基。如果你根基很好,又求了很长时间,许了很多愿了,护法菩薩就告诉你,这件事情哪年哪月能解决。很多人说“我这件事情求了一年了,解决了”“我求了三个月,解决了”,都是这样的,而不是求了马上解决的,要靠菩薩长期保佑。就如你跟领导说想要换个岗位,也不会明天就给你换的,等哪天时机成熟了,领导和你说:“小李,帮你换工作了。半年前你和我讲的,我现在给你解决啦!”都有一个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