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的时候你看到了眼前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外表的烦恼让你想到了“我想要去改变它,我想要去让它变化”,实际上真正的变化还没有,这就是我们人的心态的转变,有的时候就是一时冲动,后悔莫及。有的人知道自己今天的冲动会导致坐牢、打官司,但是他还是这么冲动地去做了,这就是说明这个人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
师父在这里要告诉你们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和尚挑 着水桶,好不容易打了满满的一桶水,刚刚走了没多少步,一 颗石头,一滑,整个滑倒,自己摔了一跤,还被吓了一大跳。 从大老远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上来的水全部洒光了,一时,他 非常地愤怒,用脚踢这些石头,而且心里、嘴巴里还在骂“都 是你们不好”。这时候,脚一踢,不但人滑倒了,连水桶都摔 破了。事后,他就去问自己的禅师,他的师父就跟他说:“孩 子,你先坐下,我给你讲个故事好吗?你听师父跟你讲一个故 事来平息一下你的情绪,冷静一下,否则你做什么事情都做不 好的。”小和尚就说:“师父,您告诉我吧。”
禅师就开始说:“曾经有一只骆驼在沙漠当中行走着,正好在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的正午,它被晒得又渴又饥,就是又嘴巴干 又饥饿,它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才好。正在这时,没想 到,一块碎玻璃片把它的脚掌给弄破了一点点,比较痛,但是 还没出血。这个时候,这个骆驼又饿又疲惫,累得不得了的骆 驼火冒三丈,它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把它 原来的伤口撕裂开来了,伤口加深,鲜红的血从骆驼的脚底流 了出来,染红了沙子。这还没完,生气的骆驼只能一拐一拐地 往前走着,走出的血印子引来了在天空飞行的秃鹰。骆驼被吓 得往沙漠边缘狂奔,想躲开它。由于疲惫再加上流血过多,无 力的骆驼仓皇当中没想到又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中。食人 蚁就是吃人的蚂蚁,很大的。那些食人蚁一闻到鲜血,就黑压 压地向骆驼扑过来,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淋地倒在 了地上,被几万只的食人蚁啃光了。”禅师讲到这里,对小和 尚说:“孩子,你知道骆驼在临死前,它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 什么吗?”这时候小和尚终于明白过来,说:“师父,骆驼最 后悔的是不应该跟一块小小的玻璃碎片生气。”
我们学佛人从这个故事当中要懂得,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一 定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冷静一下再对待这件事情,就像师父经 常跟你们讲的,自己心中有结的时候要先放一下,先不要去碰 它,否则会造成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一 样的,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很多人暴跳,失去了理智和冷静,这样会影响你的心胸。学佛人只有心胸坦荡,善待生命, 善待他人,才能善待自己。成就人生的大事需要有超常的承受 力,一个能够成功的人,他是有超过常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的。 同样,我们学佛人每一天的念经、吃素、学佛、救度众生,不 就是靠着我们的忍耐力吗?当我们有一天进入了西方极乐世 界,当我们进入了心灵净土,别人羡慕啊!当你真正地享受到 天界的那种快乐的时候,就是靠我们现在一步一步这么踏踏实 实地忍耐走过的,所以走向成功,要学会克服困难。
喜怒哀乐只是我们人之常情,很正常的,为什么有的人碰到事 情就会怒发冲冠,有的时候就是暴风骤雨,而有的人不管碰到 什么事情总能和颜悦色、春风化雨呢?这就是内心的平衡点掌 握得好与不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 自己的情绪,多想一想“这个事情一定会过去的”,生气的时 候多问问自己你有没有时间再去气这些事情,你有没有多少的 生命再去浪费在那些生气的事情上。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是 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 有,你每一天都是在找理由。台长讲,心中无是非,你自然心 中无是自然无非。
当一个人拥有了一点财富,并不是你拥有的,那是借给你的, 是你暂时帮别人在人间保管这个财富,因为当你离开的时候, 这些财富又归别人了。所以不要去贪图人间的多少,我们不要自以为拥有财富,实际上,我们人很容易被财富所拥有,因为 当你被这些财富所左右的时候,你就像那些借房贷的人一样, 每一天被困在房贷之中,你不打工不还钱,那你的利息加上你 的本金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我们做人,不管我们是否有名有利,不管我们是拥有财富还是 很穷,永远不要因为一件小小的争执而远离你的佛友和你的亲 朋好友,因为这些小小的怨恨在你心中会使你忘记别人曾经对 你有过的恩情。不学佛,你就是个人;学了佛,你就是个圣人; 能够开悟,你就是个菩萨;如果能够正等正觉,而且彻悟了, 那你就是个佛。学佛的人永远不要去犯人类最大的错误,就是 不敢承担圣人的心和拥有菩萨的慈悲心。我们学佛人要学会, 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你的日子反而会好过,不会过 多地去后悔。多听听别人的,你就会改变自己,你就会减少生 活当中的痛苦。你要学会容忍,你才能改变别人,因为很多人 执著于改变别人,每一天都想去纠正别人,从而给自己造成明 天更多的后悔。
下面师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般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从中可以听出很多的人生哲理。从前在一座茂密的深山当中, 在一棵大树上,有一只叫拘耆的老乌鸦,它生了几只可爱的小 乌鸦,它非常喜爱它的小乌鸦。老乌鸦拘耆常在深山丛林中玩 乐,日子久了,它居然和树林上的一只猕猴做起朋友来了,它们的友情非常地深厚。游居在附近树林当中的毒蛇窥探着老乌鸦生的那几只可爱的小乌鸦,常向那棵树上凝想着,如果哪一天,等老乌鸦和猕猴不在的时候,它就有机会去把那些小乌鸦吞食掉。
有一天,老乌鸦出去寻觅食物,猕猴也上山采摘果实,毒蛇察 觉良好的机会到来,立刻爬进了乌鸦的窝里,把几只小乌鸦快 速地吞食,然后就游走了。老乌鸦辛辛苦苦地觅食回来,一进 巢,只看见几根小羽毛和一些血迹,于是老乌鸦突然意识到它 的小乌鸦被毒蛇给吞吃掉了,它心痛异常,哭得非常地难受。 老乌鸦想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但又不是蛇的对手,因此它更 加地悲痛。这时候猕猴采果回来了,见状大惊,就问老乌鸦为 何这么伤心,老乌鸦就告以小乌鸦被毒蛇吞吃的这些事情。猕 猴听了非常地气愤,怒骂道:“恶毒的毒蛇,丧尽天良,专门 以杀生为业,游闲偷懒,不务正业,看到比它弱的就张牙舞爪, 吞食弱者。”猕猴非常有正义感,它同情安慰了老乌鸦以后, 毅然地对老乌鸦说道:“毒蛇太可恨了,我当为你报仇。”说 罢跳跃而去。
猕猴走了不多远,就在树上看见毒蛇在地上游闲地蠕动着,它 心中想道:“可恶的毒蛇,你竟残忍地吞食了我朋友的孩子, 我今天非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否则决不罢休。”于是,猕猴以 敏捷的身体跳到了毒蛇面前,扰乱了它的前进。毒蛇见状大怒,奋身来缠缚猕猴,敏捷的猕猴一个箭步跳跃过去,并再一跃上 前,用力把蛇头抓住,拖到一块粗质的石头上,奋力地去磨擦, 毒蛇终于头破血流,一命呜呼。猕猴把死蛇掷到山坑当中,然 后欣然离去,老乌鸦见大仇已报,心中大感安慰。
当时佛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说道:“正义的猕猴,它是菩萨的 化身,为去除毒蛇,不让它残害其他的弱小生命而牺牲自己, 宁可造杀业堕落,为了保护众生的生命。”我们活在世界上, 修心的人可以说学小乘戒律,是绝对不杀,但是大乘佛法的精 神是什么?不是执法不化,是宁可自己堕地狱,但愿众生得离 苦,所以伟大的菩萨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救度众生的精神。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无数条 毒蛇天天在伤害我们的心,伤害我们的肺和我们的胃,伤害我 们的智商,伤害我们的能量,我们要用心中的正能量,像猕猴 一样,把自己心中的恶魔一个一个地给清除掉。我们要清除自 己心中的魔障,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心,更要把伤害自己内 心的魔赶走,要把它打掉。帮助别人、救度别人不怕自己担业, 那就是菩萨的大乘佛法的精髓。希望大家能够先好好地自修, 把自己修好了,但是一定要学会救度众生,这样你才能学会离 苦得乐。
第一自然
很多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的时候你看到了眼前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外表的烦恼让你想到了“我想要去改变它,我想要去让它变化”,实际上真正的变化还没有,这就是我们人的心态的转变,有的时候就是一时冲动,后悔莫及。有的人知道自己今天的冲动会导致坐牢、打官司,但是他还是这么冲动地去做了,这就是说明这个人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
第一自然段延伸:
Shuohua20171020 25:07
人的心态左右事情发展的走向
男听众:师父,遇到同样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和往不好的地方想,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人的心态左右结果走向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師父答:实际上你心变了,整个事情就会转变了。如果你的心,比方说良心,善良了,你的整个命运就变得好了,只是快和慢的问题。你今天心坏了,也是一个快和慢的问题,如果你转变恶念了,也不一定马上给你恶报,可能一个月,可能三天。所以意念对一个人来讲,就是你的心,念头是情报,情报进入了你的心,就是指挥部,指挥部动了,那么你整个事件就开始动了(明白了。人家说“良好的心态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有道理吗,师父?)当然有道理,你自己有愿力啊。你有信心,有信心嘛有愿力,有愿力嘛有行动,“信愿行”,你才能成功啊(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shuohua20130517 00:56
用佛理改变心态,转烦恼为菩提,才是开悟
女听众:祝师父法体安康,弘法顺利!今天有几个问题要请教您。如果一个人学佛了,他用佛法的道理去转变心态,遇到烦恼的时候转烦恼为菩提;而有另外一种人,遇到事情他本身一点都不觉得有烦恼,他觉得根本无所谓。那么这两种哪一个更有智慧呢?我们可不可以说后面一种人是因为有这样的根基,所以境界更高一点?
師父答:并不是这样的。理解了之后,再去做,那就是开悟。如果本身就没这个感觉,并不代表他开悟。举个简单例子:懂得法律的人不犯法,那这个人是开悟的,他是明理的。如果这个人不懂得这个法律,他现在没去做坏事,终有一天他碰到这些事情了他就做坏事了。
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師父在这里要告诉你们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和尚挑 着水桶,好不容易打了满满的一桶水,刚刚走了没多少步,一 颗石头,一滑,整个滑倒,自己摔了一跤,还被吓了一大跳。 从大老远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上来的水全部洒光了,一时,他 非常地愤怒,用脚踢这些石头,而且心里、嘴巴里还在骂“都 是你们不好”。这时候,脚一踢,不但人滑倒了,连水桶都摔 破了。事后,他就去问自己的禅師,他的師父就跟他说:“孩 子,你先坐下,我给你讲个故事好吗?你听師父跟你讲一个故 事来平息一下你的情绪,冷静一下,否则你做什么事情都做不 好的。”小和尚就说:“師父,您告诉我吧。”
禅師就开始说:“曾经有一只骆驼在沙漠当中行走着,正好在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的正午,它被晒得又渴又饥,就是又嘴巴干 又饥饿,它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才好。正在这时,没想 到,一块碎玻璃片把它的脚掌给弄破了一点点,比较痛,但是 还没出血。这个时候,这个骆驼又饿又疲惫,累得不得了的骆 驼火冒三丈,它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把它 原来的伤口撕裂开来了,伤口加深,鲜红的血从骆驼的脚底流 了出来,染红了沙子。这还没完,生气的骆驼只能一拐一拐地 往前走着,走出的血印子引来了在天空飞行的秃鹰。骆驼被吓 得往沙漠边缘狂奔,想躲开它。由于疲惫再加上流血过多,无 力的骆驼仓皇当中没想到又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中。食人 蚁就是吃人的蚂蚁,很大的。那些食人蚁一闻到鲜血,就黑压 压地向骆驼扑过来,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淋地倒在 了地上,被几万只的食人蚁啃光了。”禅師讲到这里,对小和 尚说:“孩子,你知道骆驼在临死前,它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 什么吗?”这时候小和尚终于明白过来,说:“師父,骆驼最 后悔的是不应该跟一块小小的玻璃碎片生气。”
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延伸:
小故事,—20181014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
印光大師小的时候,每年在他们家乡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大戏,然后酬谢神灵。由于印光大師人很小,年少的时候,他趁着戏还没有开演,就拿了一个小椅子,放到舞台的中央,等待看戏。他自己还没有坐稳,耳边传来粗暴的声音:“这椅子是谁放的?”“我。”话音刚落,就被来的人抽了两个耳光,而且“咣”的一声,椅子被扔了出去。孩子顿时头皮发麻,眼冒金星,回到家里忍着疼痛,没敢告诉父母,怕父母爱子心切,引起纠纷。从此,这个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长大成人之后赢得了众口称赞,成了一位很有名的法師。有一天,当年欺负他的人迎面走来,满脸堆笑:“来来来,请法師到我们家来坐。”老法師笑嘻嘻地答应了。印光大師一辈子没有跟别人说起过这个事情,直到后来,为了教育一个被人冤枉而生气的弟子,才重提旧事。大師跟他说:“孩子,你不小了,你应该学学做人的道理。‘忍’这个字你没听说过吗?当年我好像是个弱者,可是弱也无妨,我的忍辱换来了家庭的和平。希望你学我的‘弱’,不要将‘竞争’二字奉若神明。”
在佛法界,忍能养福,善能育德。忍辱是大船,可以渡过一切苦难;忍辱是良药,可以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忍耐的人会越来越高。降伏自心,以忍辱为宝。佛陀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也就是佛陀说,我们做人天导師,三界唯我独尊,都是因为多世修忍辱所致。所以大家听師父一句话:成大事的人必有大气,有大气的人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你就会用你的忍耐化解一切灾难,随机应变,这就是佛法界讲的随缘。
人的心态和行为控制了事态的90%師父讲故事❤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我们学佛人从这个故事当中要懂得,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一 定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冷静一下再对待这件事情,就像師父经 常跟你们讲的,自己心中有结的时候要先放一下,先不要去碰 它,否则会造成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一 样的,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很多人暴跳,失去了理智和冷静,这样会影响你的心胸。学佛人只有心胸坦荡,善待生命, 善待他人,才能善待自己。成就人生的大事需要有超常的承受 力,一个能够成功的人,他是有超过常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的。 同样,我们学佛人每一天的念经、吃素、学佛、救度众生,不 就是靠着我们的忍耐力吗?当我们有一天进入了西方极乐世 界,当我们进入了心灵净土,别人羡慕啊!当你真正地享受到 天界的那种快乐的时候,就是靠我们现在一步一步这么踏踏实 实地忍耐走过的,所以走向成功,要学会克服困难。
喜怒哀乐只是我们人之常情,很正常的,为什么有的人碰到事情就会怒发冲冠,有的时候就是暴风骤雨,而有的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总能和颜悦色、春风化雨呢?这就是内心的平衡点掌握得好与不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多想一想“这个事情一定会过去的”,生气的时候多问问自己你有没有时间再去气这些事情,你有没有多少的生命再去浪费在那些生气的事情上。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你每一天都是在找理由。薹长讲,心中无是非,你自然心中无是自然无非。
第四和第五段自然延伸:
Zongshu20191112 13:21
成功就是积极精进、努力改变師父语:人生……不懂啊!很多人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上以为很简单的,你去看看哪个事情简单?讲话、做人、做事、安排工作,自私,唉,不谈了!每个事情都是要靠自己的,对不对?你靠别人能靠得住吗?自己不积极主动,谁来理你?为什么有些努力的人就能成功?永远唯唯诺诺,永远拖来拖去的,这种人不能成功的。成功的概念是什么?成功的概念就是积极精进、努力改变。没有办法的。
白话fo法10-27
《自性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佛法讲,眼见亦非真,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想一想你们是不是这样?你们很多人眼睛看见很多东西,你们以为是真的?是假的,对不对?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带着假发,你看上去觉得他的头发长得很好,真的还是假的啊?很多人带着假牙,看上去这副牙齿长得真漂亮,对不对?这个人一化妆,看上去真漂亮,你眼睛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就像師父一走到哪里,很多人在師父面前很努力,平时師父不在的时候不努力,那師父眼睛看见的是真的吗?師父觉得他很努力啊,但是在師父背后他不努力,那么连師父看到的亦非真啊,所以一个人不要偏听偏信。
師父告诉大家,耳闻均是假,你听到别人说的一些事情,哎呀,可能更是假的,因为连你的眼睛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那么你耳朵听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很多人很愚痴,他们很可怜,他们一听到别人说人家坏话,他们马上就相信了,这个人好,好,那个人不好,不好,总是搞人家、弄人家,弄到这个人心中完全被别人控制,所以很多人碰到事情就会被别人控制。记住了,学佛人不说别人坏话,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今天还有人说是非,还在说这个好、那个不好,那你就要敬他而且远离他。師父要求弟子们,不管是谁说是非,你都笑一笑,不要得罪他,而且要远离他,这样的人一定有问题,不要参与是非当中,这个世界没有是非,只有因果。
要记住,真正的学佛人一分一秒都不会受外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佛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他一心一意不会受到人家的半点影响,不管别人说什么,你看见了什么,你听到什么,你都不要去相信它,因为你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佛人就是一心只读佛学书,这样你才能走在佛的道路上。实际上,对与不对不是我们所讲的,对与不对只是你心中对某件事的看法不同,这个事情你心中只差一点点,你以为是对的,或者你以为是不对的,那么就造成了你的心理不平衡,差一点点不干净。
wenda20170709A 12:59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看破、放下
師父语:学佛要学得自己感觉到开开心心。如果一个人经常跟人家讲是是非非,这个对了,那个错了,这个人已经被是非所缠绕。为什么我经常跟法師、跟弟子讲,我们心胸要宽阔,对人间的一切是是非非,不能被它所缠绕,要学会自然来自然去。“断烦恼”就是不要不该想的去想,不该做的去做,不该说的去说,因为烦恼是说出来的,做出来的,想出来的。真正有智慧的人,心胸非常宽阔,他的心很正,他知道“明心方见性,悟者识菩提”。有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定是跟你的上辈子有关系。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要看破、放下。
第六和第七自然段:
当一个人拥有了一点财富,并不是你拥有的,那是借给你的, 是你暂时帮别人在人间保管这个财富,因为当你离开的时候, 这些财富又归别人了。所以不要去贪图人间的多少,我们不要自以为拥有财富,实际上,我们人很容易被财富所拥有,因为 当你被这些财富所左右的时候,你就像那些借房贷的人一样, 每一天被困在房贷之中,你不打工不还钱,那你的利息加上你 的本金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我们做人,不管我们是否有名有利,不管我们是拥有财富还是 很穷,永远不要因为一件小小的争执而远离你的佛友和你的亲 朋好友,因为这些小小的怨恨在你心中会使你忘记别人曾经对 你有过的恩情。不学佛,你就是个人;学了佛,你就是个圣人; 能够开悟,你就是个菩薩;如果能够正等正觉,而且彻悟了, 那你就是个佛。学佛的人永远不要去犯人类最大的错误,就是 不敢承担圣人的心和拥有菩薩的慈悲心。我们学佛人要学会, 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你的日子反而会好过,不会过 多地去后悔。多听听别人的,你就会改变自己,你就会减少生 活当中的痛苦。你要学会容忍,你才能改变别人,因为很多人 执著于改变别人,每一天都想去纠正别人,从而给自己造成明 天更多的后悔。
第六和第七自然段延伸:
怨是生出气的根源——卢tai长给全世界弟子的开示(2015年4月5日)
修行一定不能产生怨气,很多人一边修行一边怨气,“菩薩,我给你买水果了,我做功德了,我烧香了,观世音菩薩你一定要帮我……”观世音菩薩是贪官吗?靠你自己修自己得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怨气是怎么来的?很多人怎么会有怨气,难道从小生出来就有吗?怨气是积存的,今天积一点,明天积一点。今天不开心没消掉,后天再来一点,最后一下子爆发出来了,所以不能积存,有了就发掉,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多就是发个牢骚。心中只要有一点点不开心,马上消掉,不要积存。但如果是学佛人,就要懂得化解。
怨气什么时候能够了啊?没办法了的,怨气越积越深。有的人说,大家把事情讲出来就没事了,我告诉你们,只要把事情讲出来他就记住你了,怨气越讲越深,学佛人就没关系,他明白道理,知道你是为他好,但是普通人、不学佛的人千万不能这么做。老公说:“老婆,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你有什么话讲出来,不要放在心中。”老婆一讲出来,他就不开心了,记仇了。我们学佛人就不应该记仇,要明白这是冤结。所以怨气不能藏在心中,不能打结,打结就是转不出来,恨他,怨啊,“为什么他对我这样?我就是想不通!”一个结就打上了。学佛人一定要想通,今天他对我不好,我也想得通,有什么关系呢?有一个女的,老公在外面有女人,她想来想去想不通,老公在家假装对她好,在外头名正言顺地有女人,最后得了抑郁症。另外一个女的也是碰到这种事情,她就想得通,“我这么大年纪了,老成这样,这么难看,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要造业你去造,以后你下地狱我上天,不离婚我照样过,无所谓的。”想得开、放得开,过得开心。后来老公随着年龄的增大,境界也在提高,觉得老婆很可怜,外面女人年纪轻变来变去,最后觉得还是老婆好,就回家了。
人不能着急,有的人碰到事情觉得不得了了,大吵着让对方滚出去。有个东北华侨,住在海边,一个豪宅那时值39万,后来有一个女留学生,看到老头子就想跟他好,两人在外面偷偷摸摸,但是没同居。老太太知道后,“你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要看到你了!”“我没有啊!”“你有的,肯定是的,她打电话给你我都听见了……你滚出去!”老头子没地方去,就跟那个女的同居了,家就这么拆了。后来要把房子卖掉,卖的时候涨到60多万,每人30多万。现在这个房子280万,现在悉尼两房一厅都要100万。人要忍耐才能成功。(节选)
2018年5月21日新加坡开示
学佛人的境界是最重要的,当你境界上升到一定的阶段,你会脱离很多物欲的追求。人生实际上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就是求,人初级的境界叫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追求中,我们都觉得追求物质是生活的动力,“我要买个房子,所以一求,我就天天要打工,拼命地挣钱,这是我的动力。”我们一辈子被房子、车子这种一切的假象所迷惑、所困扰,实际上这些东西最后都不是我们的。我们以为人只要有了充足的物质,就会得到人间美好的生活,所以很多人以为赚了钱,他一定是很幸福的,不少人倾注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和欲望。等到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人间,也不知道我们应该回到哪里,这时候我们的境界认为白来了人间。世界上很多人都活在这个境界当中,这叫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是缘分。一些人在物质丰富的时候突然发现:我虽然什么都有了,怎么还觉得不够开心和美好呢?虽然物质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但是物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全部的美好和幸福,尤其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我们内心常常充满着多愁善感、苦闷迷茫、忧愁伤痛,不知道怎么样来消除它们。所以这个时候人的第二境界开始了——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求索,寻求内心精神的宁静和寂静。这部分人逐渐会脱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物质的控制,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外在的物质。他们开始回到身体本质的层面,明白了:身体原来是修心的根基,生命是人生之本啊。他们开始珍惜自己,珍惜周围的亲人,他们开始懂得用智慧慢慢地让自己的精神来修复和还原自我的心灵健康。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进入到生命的本源体。世界上少数人活在这个境界当中,这叫第二境界。
第三个境界就比较高了,那就是舍。有些人内心精神在修行当中,他上升到灵性的境界,终于悟到我们所碰到的人和人、事和事之间,其实是为了帮自己完成在这一世修行圆满的因。每一个与自己有缘分的人,都是自己的贵人啊,无论好与坏、对与错,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其实都是来自于自己心灵的分别和执著。这时候,他们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他们放下了执著,抛弃了痛苦,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他们的精神意识和身体意识逐渐地完成了整合,这个时候他们才会体会到人间什么是幸福和快乐。因为他们心灵开始成长、成熟,知道给予别人和奉献,比向别人索取和自私的心会拥有更多美好的幸福感觉。他们明白了感恩、回报别人,原来是做人的良好的善良的基础;他们明白了帮助别人之后的喜悦、奉献,原来惠泽众生、造福人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些人在世上能够达到人生的第三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但是这些人很少很少。
发菩提心,圆发三心——摘录卢tai长讲述于观音堂
2011-02-08
接下来给大家讲怎样发菩提心?很多人只知道我要发菩提心,那应该怎样发呢?
第一,学习关心一切众生,要学会关心每一个人,人溺我溺,就是看见人家掉进水里,要感觉像自己掉进水里一样;人饥己饥,就是人家饥渴了,饥饿了,就像自己饥饿了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能够通达,能够通情达理,能够帮助人家,帮助自己就是帮助人家,帮助人家就是帮助自己。
第二,包容一切众生,就是人家做错了,要能包容人家,不要去恨人家;以责人之心责己,就是在讲人家的时候,先用这种心来责怪自己,责人先要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叫换位思考。一个人要懂得宽恕人家,如果不懂得宽恕人家就是没有智慧,要懂得饶恕人家,宽容人家,人都会做错事情的,等到你宽容人家的时候,人家才会宽容你,这叫回报(报应)。
第三,学习克己,常思己过,学习忘我,学习克制自己,经常想想自己做错的事情,你就不会难过,学习忘我,就是学习忘掉自己,经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我很弱的,我主要是靠大家,没有大家我也不能做好;不念人非,不要去念人家过去做错的事情;勿意勿必,就是说不要强迫自己必须去做这件事情,不要用这个意念,不该你有的意念不要有;勿固勿我,就是不要固执,不要有我。
第四,做一个修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应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要给人家欢喜心,给人家信心你就是菩薩。语言布施给人家信心,法喜充满,这就是学菩薩,多讲好话,少讲坏话,能多讲一句好话,就可以少讲一句坏话。诚心待人,善法予人,热心助人,成人之美,经常诚心地去帮助人家,成人之美。
圆发三心,一个人学佛,要从心里发出三种心:1. 至诚的心。2. 深心。3. 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就是真实无伪,真真实实没有虚伪的心,讲话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的伪装。要用真诚无伪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深心要用一切无缘的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用深心去帮助别人。回向发愿心,这个心是一个学佛的心,是比较高尚的心。回向发愿心要记住两点:一个是万善同归,所做的一切善事,归到同一个归宿。師父的话就是归到功德,把所有的善良的事情全部归到功德。另一个是普愿有情,自己的心发愿要度所有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是有情义的众生。
在人间什么叫吉祥?凡是在人间应该得到的东西就是吉祥;本来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但是经过你的努力后得到了,就是不吉祥。在人间该你拥有的东西,该你得到的东西,叫吉祥,然而不该你得到的东西,你去求来之后,就是不吉祥了。比如,六合彩,你天天去求,天天花钱去买,几十年下来你花进去的钱不说,最后就算得到了,可能会被人家追杀,或被人家绑架,这就是不该得到的得到了,就是不吉祥,这是概念,这是理念,是菩薩的智慧。大家一定要记住做人不该你得到的东西,不要去追求。
什么叫真正的大吉祥?一切万事万物的受用称之为大吉祥。能受用就是能够为你所使用的东西,是你所拥有的就是大吉祥。就像明明不该你得到的钱,你去抢,去骗,去偷,接下来被警察抓,你们说吉祥不吉祥?
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讲。
「2021年師父每日佛言佛语」
2021.04.27
《白话fo法》
过去的事情,我们虽然总想忘记它,但是却很难忘记。因为太多未来的假设和过去的回忆,会让你残存在八识田中的记忆杂念纷飞,剪不断,理还乱;越想理清,越变得复杂。
所以很多人嘴上讲“我放下了”,但是心中不停地在想这件事,这就是为什么要修“清净”和“无我心”。
只有清净了,才会什么都不想。只有无我了,没有私心杂念在脑海里,你才能心无罣碍。
一个整天妄语撒谎的人他不会被人尊敬,而且整天活在假我当中。
因为整天说的都是假话,所以他真的一面永远见不得人。
一个讲真话的人,他才活得有尊严。
所以五戒当中的妄语,必须要戒。
为什么人要多听少讲?并不是因为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你就可以不听别人的意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心中的摩尼珠和智慧,每一个人都有他心中的闪光点。
所以常听别人劝,你就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自己学不到的东西。
善恶都是因果,知因懂果后,就不会整天不开心和难受。因为天天难受,内心会变得不干净和经常痛苦。心中要明白,痛苦会过去,快乐也会过去。只有知一切无常,才会不增不减,如如不动。
都摄身心找本性,
守好忍辱负重心。
虚幻享乐须去尽,
苦修实修心自净。
師父曾经讲过,菩薩跟人的区别就是如如不动。人的想象力,就是一颗妄动的心,让自己进入死胡同。明明这件事情还没到这个程度,你已经想到很远很远,会让自己越想越害怕。
为什么有忧郁症的人容易得恐惧症,就是因为忧郁太多事了,担心太多事了,然后无尽地想象,没有节制地假设,让自己越想越害怕,就产生了恐惧症。
師父曾讲过,色身给予常住,性命(本性、慧命)给予菩薩,摄受身心。
我们人在世界上,为了一些名闻利养,已经把自己的身心搞得疲惫不堪。
很多人连自己能活多长都不知道,天天放逸享受。其实当你在享受、消耗福报时,你生命的停止键就已经启动。
悟者自悟,
愚者迷误。
忧者烦恼,
觉者醒脑。
悟者抓紧疫情期间保护着时光,熬过漫长的苦难;
而很多的迷者,在这疫情期间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学佛人把疫情的时光认为是闭关的好时光,醍醐灌顶,珍惜当下;
而迷者却总是感觉时间难过,烦恼不堪,以致痛苦不断。
普贤菩薩曾有偈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人如果能活八十岁,活在世上也只有三万多天,想想我们已经活了多少天了。只有珍惜,才能勇往直前。好好学佛,佛法不离世间。好好修心,心灵不离悟性。
人在情感上总喜欢享受感情游戏,并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但是没有智慧的人他永远不懂,短暂的享受会带给他永久的痛苦。这就是快乐变成痛苦的无常果报。
所以佛法讲,只有不贪恋人间的“色受想行识”,你才不会堕落到“五蕴之苦”之中。
人如果有缺点,要勇于把自己不好的错误告诉别人,那才叫真改。如果有缺点,遮遮掩掩,找理由,那就不是真想改变,也不是真忏悔。要记住,“丢的是人脸,修的是佛心”。
人间糊涂是常事,
学佛念经需有志。
难得糊涂人间故,
放下看破才真悟。
第八,第九️,第十和第一自然段:
下面師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般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从中可以听出很多的人生哲理。从前在一座茂密的深山当中, 在一棵大树上,有一只叫拘耆的老乌鸦,它生了几只可爱的小 乌鸦,它非常喜爱它的小乌鸦。老乌鸦拘耆常在深山丛林中玩 乐,日子久了,它居然和树林上的一只猕猴做起朋友来了,它们的友情非常地深厚。游居在附近树林当中的毒蛇窥探着老乌鸦生的那几只可爱的小乌鸦,常向那棵树上凝想着,如果哪一天,等老乌鸦和猕猴不在的时候,它就有机会去把那些小乌鸦吞食掉。
l
有一天,老乌鸦出去寻觅食物,猕猴也上山采摘果实,毒蛇察 觉良好的机会到来,立刻爬进了乌鸦的窝里,把几只小乌鸦快 速地吞食,然后就游走了。老乌鸦辛辛苦苦地觅食回来,一进 巢,只看见几根小羽毛和一些血迹,于是老乌鸦突然意识到它 的小乌鸦被毒蛇给吞吃掉了,它心痛异常,哭得非常地难受。 老乌鸦想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但又不是蛇的对手,因此它更 加地悲痛。这时候猕猴采果回来了,见状大惊,就问老乌鸦为 何这么伤心,老乌鸦就告以小乌鸦被毒蛇吞吃的这些事情。猕 猴听了非常地气愤,怒骂道:“恶毒的毒蛇,丧尽天良,专门 以杀生为业,游闲偷懒,不务正业,看到比它弱的就张牙舞爪, 吞食弱者。”猕猴非常有正义感,它同情安慰了老乌鸦以后, 毅然地对老乌鸦说道:“毒蛇太可恨了,我当为你报仇。”说 罢跳跃而去。
猕猴走了不多远,就在树上看见毒蛇在地上游闲地蠕动着,它 心中想道:“可恶的毒蛇,你竟残忍地吞食了我朋友的孩子, 我今天非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否则决不罢休。”于是,猕猴以 敏捷的身体跳到了毒蛇面前,扰乱了它的前进。毒蛇见状大怒,奋身来缠缚猕猴,敏捷的猕猴一个箭步跳跃过去,并再一跃上 前,用力把蛇头抓住,拖到一块粗质的石头上,奋力地去磨擦, 毒蛇终于头破血流,一命呜呼。猕猴把死蛇掷到山坑当中,然 后欣然离去,老乌鸦见大仇已报,心中大感安慰。
当时佛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说道:“正义的猕猴,它是菩薩的 化身,为去除毒蛇,不让它残害其他的弱小生命而牺牲自己, 宁可造杀业堕落,为了保护众生的生命。”我们活在世界上, 修心的人可以说学小乘戒律,是绝对不杀,但是大乘佛法的精 神是什么?不是执法不化,是宁可自己堕地狱,但愿众生得离 苦,所以伟大的菩薩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救度众生的精神。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无数条 毒蛇天天在伤害我们的心,伤害我们的肺和我们的胃,伤害我 们的智商,伤害我们的能量,我们要用心中的正能量,像猕猴 一样,把自己心中的恶魔一个一个地给清除掉。我们要清除自 己心中的魔障,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心,更要把伤害自己内 心的魔赶走,要把它打掉。帮助别人、救度别人不怕自己担业, 那就是菩薩的大乘佛法的精髓。希望大家能够先好好地自修, 把自己修好了,但是一定要学会救度众生,这样你才能学会离 苦得乐。
第八 ,第九,第十和第十一自然段延伸:
一碗白米饭的故事❤️
wenda20160619B 22:36
“成就众生”就是舍己救人
男听众:師父,我们如何理解“成就众生”这四个字呢?
師父答:“成就众生”,就是舍己救人,你不舍己你怎么成就别人?我就问你一句话,妈妈要成就孩子,妈妈付出多少啊!一讲你就明白了(对对。谢谢師父开示)
wenda20170428 23:50
关于“学佛人救度众生是60%,自修自得是40%”的问题
男听众:師父,您当时在槟城大法会上开示:“学佛人应该救度众生是60%,自修自得是40%,这样的话,你就永远走在慈悲众生的道路上。”请问師父,是否在自己已经消掉一些业障,有能力度人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您开示的60%和40%的比例,来安排自己度人和自修的时间呢?
師父答:实际上師父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人家多一点,给自己少一点。
感恩义工师兄发心做的网站,随喜赞叹。
有一个问题想请问:想学习该网站白话佛法相对应的集数,不知道如何查找。已经选了某一集搜索,但是跳转以后不显示或者是别的集数。如果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归纳了好…感恩师兄,或者请告知怎么查找…
可以查找的,您可以问一下您所在群里的转播义工,我有录制如何查找的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