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佛友,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念头是最重要的。佛经上经常讲, 一念善是佛,一念恶是魔,所以我们念头要常思善。在红尘当 中,退一步那就是智慧,什么事情都要逼着人家去做,或者不 能够理解别人,去推进着去做,有的时候你会断缘,缘分会没 有,所以学佛人应该转身离去,来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做什么 事情,有缘分,就好好地去随缘;没缘分,那么就不必强人所 难。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个缘分,这个缘既有善缘也有恶缘, 有时候一念正一念邪它都有分的。今天一个念头是正的,你可 能这件事情就做对了;如果这个念头是邪的,那么你可能这件 事情就做错了。正和邪之间就是佛和魔之间。所以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 要懂得怎么样来淡化自己对人间的一切执著。一件事情放不下, 人生很多事情放不下,你要想办法把它解脱放下,最重要的就 是要理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古时候很多 人悲从心来,和别人的感情离去了,依依不舍,最后把这种感 情作一首诗,画在一个扇子当中。这个诗句就是告诉我们,我 们人跟人之间最好保持在像初次见面那样,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讲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有的时候太好了, 就会感情牵扯、牵绊,所以初见伊人,不再往心里去,何来分 别计较?一个人如果你跟他初次见面,你不会对他有过分的要 求的,你总是说“很好”。 看到别人就犹如初次见面一样,你可以保持一种尊重,可以保 持一种沉默,可以保持一种理解,也可以保持一种圆融。所以 初次见面的那种感觉就是,“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佛 友”,你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一定会随缘放下。当你随缘放下 的时候,你人本身就是万般自在。所以很多人说,你活得很自 在。为什么他活得不自在?实际上自在就是你自己在调节你的 心,你把很多的老朋友,把很多外面人间的那些,单位里,或 者一些人,身上有毛病的,你把他感受到“我跟他初次见面”, 你一定不会对他有过分的要求,这是佛法的智慧。有的时候一想起以前,又恨了,一想起以前,又开心了,所以 这个人的智慧就在悲伤和智慧当中游荡。怎么样没有烦恼?怎 么样没有辛苦的分别?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你看我们人很可怜, 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有分别心。因为这个人过去曾经伤害过你, 因为这个人曾经帮助过你,你看到他,分别心开始,在你心中 就会产生喜怒哀乐。师父跟大家讲,没有爱和恨的是非,那就 是放下。你对这个人也没有爱,也没有太多的恨,那么你不就 是放下了?就像马路上匆匆而过的人,你会对他有爱有恨吗? 只是擦肩而过,所以你没有,那么在心中就不会有顺逆境。你看见这个人很讨厌,你就会有逆境出来;你这个人看见他很喜欢,你心中的顺境就出来了。所以像太阳一样的,很多人喜欢太阳,有的人喜欢月亮,每个 人的概念不同。太阳升起的时候,对他来讲,他茁壮成长;当 太阳下山的时候,他又有悲伤。还有些人,太阳、月亮他都喜 欢,所以太阳来了,他也爱,月亮来了,他也喜欢,没有分别, 没有执著,那么就没有走偏。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执著, 会造成我们的任性——想干什么,非常地任性。任性就不会有 取舍的苦恼,所以自然在心中就不会有取舍的苦恼。大家想想, 取舍的苦恼是什么?取舍的苦恼就在一念之间。你今天一个念 头,“我一定要”,你进入了痛苦的程序当中;如果你今天说 “我无所谓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进入了幸福的程序 当中。所以苦恼来自于分别心。对别人要有平等心、一视同仁 心。学佛人不管顺缘、逆缘,我们要学会胜似闲庭信步,宠辱不惊, 去留随意。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人人都想玩得开心,都想认识 更多的人,以为我们的生活永远会这样,我们的感情永远会这 样——这就违背了佛法界讲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没 有一样东西是永久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每个人心 中都要有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一刻,这样你才能悟出,你才能走 遍世界。了解自己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别人都会尊重你,因为你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行为,该有什么思 维,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 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的满口大话,吃的满 口饭,做的行为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还以为“我是一枝独 秀”,实际上这些只不过就是为了找到释放自己内心的一个观 念,“我是这样的吗,我虽然跟人家不一样,但是我一定有道 理的”,实际上这种已经是在偏见和执著当中选择自己的思维。一个人的思维正和不正,它当然是不一样的。正思维,让别人 尊重;偏思维,让别人会举报你。你看我们共修会里,如果你 今天上来讲得如理如法,大家都很喜欢听;但有些人增加了很 多的个人观点,有些话讲偏了,慢慢地,别人就会告诉我们, 说某某某在谈体会的时候有严重的偏见。这就是我们说的什么 叫正。 一个人正,首先要了解自己,你才能正。你这个人不能了解自 己,你怎么来了解别人呢?师父就是告诉你们,修心就是为了 回归自己的内心。你了解自己,不就是因为要内心了解自己吗? 你要放下很多的欲望和念头,回归到无念,无念就是自然而然 的东西。这些东西,它是没有带着一种强求执著,不是只顾自 己不顾别人。一个人能够让别人接受的语言、接受的行为、接 受的思维,他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别人都能够接受。就像一个 小孩子,“叔叔,我嘴巴干了,我要吃这个”,人家“哦,孩 子,我帮你买”,人家不会怀疑这个孩子贪嘴的,因为他出来的是很自然的声音。很多人他有多少杂念,就有多少痛苦,他 越是想得多,“我怎么样让别人又没有感受到我在动小脑筋, 我又要把这些事情做得让别人看不出来”,然而当自己讲出来 之后,别人看出来了,他就会痛苦。被别人发现目的之后,很 多人就会痛苦,因为他们本来想骗别人。所以我们说学佛学到 最后,还是要学会自然。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讲“大道自然”,天道也好,人道也好,阿 修罗道也好,其实都是本性善良,这就是善道。师父经常跟大 家讲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还有人道。人道也算善道,但是 这个善道是最接近畜生道的,一个人做事情稍不留神,做出来 的就是畜生的事情,所以要特别特别地当心,因为太靠近畜生 道了。我们人不能常常带有瞋恨之心,因为畜生很容易恨别人。 大家看见狗,你踢它一脚,它一定要冲你叫一叫,咬一咬,追 你一把。动物有个本性,它非常地恨,而且它非常地执著和喜 欢跟别人斗。我们学佛人要学会不去和别人争斗,要学会善良, 有的时候你的心会让你兴风作浪,你不想去跟这个人争,但是 他气得你就想跟他去斗去争。实际上,好勇斗狠,这个就有点 像阿修罗道。在人间,不要去执著。谋,就是一个思维,所以人家说谋就是 去思维去想象。到底怎么去做,应该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好,怎 么样让自己不要受到任何的事和人物的迷惑和颠倒,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以为人间“这件事情我是对的,我是错的”,这样你就进入了一个是非的圈子里,在是非当中出不来。如果你今天跳出是非的圈子,懂得恻隐之心、慈悲无限的道理,觉得人伤我痛,对方就是对你坚强,那也是一种懦弱,对方对你慈忍,反而倒是一种坚强的象征。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各位佛友,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fo法。
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念头是最重要的。佛经上经常讲, 一念善是佛,一念恶是魔,所以我们念头要常思善。在红尘当 中,退一步那就是智慧,什么事情都要逼着人家去做,或者不 能够理解别人,去推进着去做,有的时候你会断缘,缘分会没 有,所以学佛人应该转身离去,来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做什么 事情,有缘分,就好好地去随缘;没缘分,那么就不必强人所 难。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个缘分,这个缘既有善缘也有恶缘, 有时候一念正一念邪它都有分的。今天一个念头是正的,你可 能这件事情就做对了;如果这个念头是邪的,那么你可能这件 事情就做错了。
正和邪之间就是佛和魔之间。所以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 要懂得怎么样来淡化自己对人间的一切执著。一件事情放不下, 人生很多事情放不下,你要想办法把它解脱放下,最重要的就 是要理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古时候很多 人悲从心来,和别人的感情离去了,依依不舍,最后把这种感 情作一首诗,画在一个扇子当中。这个诗句就是告诉我们,我 们人跟人之间最好保持在像初次见面那样,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讲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有的时候太好了, 就会感情牵扯、牵绊,所以初见伊人,不再往心里去,何来分 别计较?一个人如果你跟他初次见面,你不会对他有过分的要 求的,你总是说“很好”。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延伸:
白话fo法9-4善缘恶缘都要善解
要想度别人,首先要度自己。菩薩可以摄受一切众生,就是可以把所有众生的毛病全部包容起来,所以菩薩才能成为菩薩。你们能不能够包容人家的缺点?老公有乱丢袜子的毛病,房间里很臭,你天天要骂,天天要讲,这些小的事情你都不能包容他,你就帮老公把袜子放到洗衣篓里好了。自己的太太烧菜很咸,跟她讲过好几次了,还是很咸,你就不要再讲话了,多放点水,多吃点饭。包容别人,减少矛盾,不要争吵,对不对?你们做男人的都知道,女人在生孩子之前很闹腾的,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如果你说:“你怎么这么烦人啊?你以为生个孩子就不得了啦?”你这个样子就不是男人,要包容太太啊。要觉得她很痛苦,她很不容易,她冒着生命危险在帮我传宗接代。你用这种心态,你还会跟太太争吵吗?一个人的境界是要靠自己去调节的。
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都要懂得不迷惑。善缘来的时候,不迷惑;恶缘来的时候,也不能迷惑。人家喜欢你了,对你好了,你就迷惑了,以为自己不得了啦,对不对?被人家说几句好话,又不得了啦。恶缘来的时候,发脾气,吵啊、闹啊,你又迷惑了。所以,善恶上身,均不迷惑。
看到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人,不着爱。師父讲的都是你们的毛病,在弘法当中,在接触人当中,有时候觉得某个人特别可亲,好像我看见过他。当然你看见过他的,你的前世跟他是同修,会没有缘分的吗?你看见这个男人喜欢得不得了,他看见这个女人喜欢得不得了,都是前世的缘分啊。你要用菩薩的境界不着爱,不要去爱,没有什么好爱的。自身的爱是小爱,菩薩的慈悲的爱,那才是大爱、佛爱。哎呀,对他好了,拿本大的佛经书给他,假装谈体会,两个人聊得开心了,每一次共修看不见这个人就觉得难受,你已经着爱了。所以,你们现在在学佛当中,会碰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人的,境界高一点,要想到:我是菩薩,过去的爱,只能让它过去。把握住今天,好好地爱众生,那才是大爱。盯着一个人爱,那不是小爱吗?爱每一个人不就是大爱吗?好了,就这么简单。
对待似曾相识的人,要帮助他们,要教导他们,让他们走向成佛之道。跟他们说,我们以后一起到天上去,我们以后一起在天上永远不分离。因为你到了天上之后,你用不着别人管了,你不会再有这种狭隘的爱情出来了。你已经是菩薩了,那个时候的爱是很干净的,是很开心的。(节选)
Wenda20171117 01:07:31
人生都是缘,要随顺因缘;何谓善随缘
Tai 长语:人生都是缘,缘尽就散了,缘来了,你就有了。因缘产生果报。自己在骂人的时候,种了因;自己在害人的时候,种了因。你不要想的,到时候果一定会来的,果来的时候,你就很痛苦,这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造因呢?果来的时候不买账,还要继续造因,那么你等待的是下一个痛苦,人就是这样。所以随缘那是觉悟,随缘那是开悟。能够随顺因缘,但是这个随顺因缘,很多人以为:“我随缘了,自己做错了,我随缘了,没办法了。”这个不叫随缘。你已经种下了因,有果了,这个不是随缘。真的随缘是善随缘。善随缘是什么?正能量的随缘,不好的事情来了,想一想,“哎呀,我可能没这个福气跟人家接触”。
白话fo法10-25.善恶俱不思 才见本性真
我们做人善恶俱不思,方证菩提身。師父跟大家讲过,善恶都不要去想,很多人说:“師父,恶不去想,善也不能去想吗?”不要去想,意思就是做好事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不要去想,我今天去帮助别人,要想吗?今天像你们这些孩子来了,帮人家把板凳放好,看见别人打招呼,还要去想吗?“哎呀,我是学佛人,我必须合掌,我看见佛友必须要尊敬他。”你要想吗?善恶俱不思,自然出来了。恶的想都不去想,这种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作为一个人,能不能去想啊?不去想。好的东西要想吗?也不要想,自然在心中有了,就出来了,叫善恶俱不思,方证菩提身,那你才是菩薩。
悟者识本性,迷者永轮回。开悟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迷惑的人永远在轮回当中。跟老公吵过一次架,知道老公为什么会发脾气,懂得他发脾气的原因之后,你就是悟者,你就知道以后要当心这方面,那你以后就不会再跟老公吵架了,这不就是不要轮回了吗?很多女人,吵架过后就忘记了,过几天又吵了,哎呀,我真傻,我又做这件事情了,我又跟他讲好话了,很多男人捧不起的,你说他几句好话,他马上又要骂人了。好了,你记住不吵架,你就不会轮回了。很多女人就是这样的:“老公啊,你真好。”好了,你的骨头一轻,他就又来劲了。你马上后悔:“我真是神经病,我怎么又这样了?”这种吵架也是轮回啊。明心方见性,见性即如来。心里明白的人可以见到菩薩啊,见到本性的人就是见到如来、见到佛,大佛啊。
心本非心无明暗。我的心本非心,我的心不是心,没有光明,没有黑暗。犹如我这个心照见五蕴皆空,我的心就是空的;照见善良、慈悲,我的心就是大慈大悲;你的心去照那些恶的东西,你的心就呈现恶念恶缘。所以,心有时候如浮云遮大日,这么大的太阳,有时候云可以把它遮住,你在下面照样晒不到太阳。性自如如不相见,什么意思呢?你的本性好像是天天在,但是你没有机会见到它。这么善良的心你们到哪里去了?现在社会上的人几个人有良心啊?就是没有善良的心啊。如如就是见不到了,所以现在善良的人越来越少。光明遍照汝不知,实际上,太阳的光明天天照耀着你们,你们却不知道,本自无心不用解,我们人本来就是没有心的,不是说你没有这颗心,而是你没有意念善和恶的心。(节选)
白话fo法1-16、“善恶”与“因果”
人的天性本能有两种,一种是食,即天生就会吃。一种是色,即男女之色。都是本性在人间后所造成的——食色性也。碰到食色之后如何定?因为只有定,才能稳住食色。“欲中离欲,火中生莲”。在欲望当中离开欲,就像佛灯里的火中生莲一样,很难做到,这就是许多人做不到修持五戒的原因。欲中离欲,在家修行要花好几倍的功力才行。和尚在寺庙里修行,比较清静,不接触外尘,不会遐想,而我们在家修行必须接触外尘,接触就会想,在家修行不容易呀,什么都要克制。師父常常告诫你们,要想定下来,必须持戒。持戒要配上一贴药,就是“慈忍”。一个人要想戒,戒掉自己身上的习气,一定要慈忍,即慈悲的忍耐。比如:非常恨一个人,如果能在心里想,其实这人也蛮可怜的,这慈悲心一生起,就不会恨了,这就是慈忍。
“意见”像颗钉子,越敲越深。我对你有意见说出来了,我无所谓,我不是存心的,可是别人就会种在心里。不要对人有意见,人常说“有意见讲出来就好”,那是骗人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这种“意见”一定会造成其他人“恨”的根基。
如果一个修行人把善恶分的太清楚,实际上这个人在犯一个大错误,即大瞋心。如果这个人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实际上这个人是有恨心。学佛的人不能把善与恶分辨的太清楚。因为人间的一切全都是假象,全是由因果所生。今世被人家欺负,是前世你欺负人家。如果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这么坏呀,要去为人家出头报冤,你这个恨心已经在心中种下了不好的果,会增加你的瞋心,应该明白这都是前世所造的因。前世所造的因,今世只有修心才能改变。把善恶分得太清楚,瞋心重,最容易上阿修罗道。阿修罗道男的瞋心重。女的痴念重,情痴。因为,前世男人对她好过,她就一直会迷恋。但如果真的投生到阿修罗道也是有福报的,阿修罗道也是灵体世界。佛教有许多护法神都是阿修罗道的,如果得罪了他也会发脾气,但大护法神是有善心的,所以人间善恶也是因缘果报的持续。
Wenda20200202 01:08:48
《 守住口业是小事,守住念头才是大本事》
女听众:師父说守住口业成佛一半,是不是守住念头,一念不生处即是本来面目?能做到一念不生就能看到本性,就能脱离六道?
師父答:对,更厉害。守住嘴巴是小事,守住念头,你本事大了(嗯,这个非常难)很难的(我感觉是不是就像在刀刃上面架自行车一样,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就沿着这一条很细的线,时刻要保持在这个当中?)而且你分量还不能太重,还不能太轻(是)分量太重的话,刀会伤到你的皮肤里。你看过去有一种人不是拿把刀放在身上?怎么敲也不会破掉的(对)就是这个道理。你到了一定的重量之后他就会破;没到这个重量,你再怎么敲,他皮肤不会破的。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一个念头,任何念头都要控制好(明白。“念念无念”跟“净念相继”,是否前面这个“念念无念”是指外部的这些外心造成的念头,而“净念相继”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本性的念头呢?)全部都是讲五蕴的。
wenda20170407 58:03
🌷《 关于净念相继的开示》
男听众:師父说,净念相继就是干净的念头不停地涌出来,好念头一个接一个。请问師父,如果我们要除去心中的恶念,让净念相继的话,是不是当恶念出现的时候马上忏悔,马上转到正念,转到好的念头上,每天这样不停地转化?
Tai 长答:对。净念相继很难做到,比方说,你刚刚帮人家洗了碗,马上又帮人家擦桌子,马上又帮人家收桌子,马上又怎么样,就是净念干净的念头、做好事的念头不停的。就像他们新加坡开完法会,突然之间觉得“哎呀,好像没事干了”,“哎呀,人像虚空了”,他们共修会干了两三个月,天天大家在一起就像在天上一样,非常开心,有弘法的力量。突然之间开完了,断掉了,就不行了,接下来又要想办法找到自己干净的弘法的历程。
所以人要不停地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怎么样让自己不要断掉干净的念头,叫净念相继,就是不停地一个好事、一个好事……做到后来你就是个好人,因为你好事做得多,好人好事啊。你天天做佛、讲佛的事情、学佛……到最后你肯定上天做佛了。如果你做一百件佛的事情,突然之间做一件烂事,做一件阿修罗道的事情瞋恨,那你就不是完全的佛了,你是有漏佛了,要做个无漏佛啊(有漏也成不了佛,是吧?)有漏成得了佛的,小佛,天界里面小佛很多。人投人的话基本上投一个好人家,那动物投人的话,就投了一个很苦的人家。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看到别人就犹如初次见面一样,你可以保持一种尊重,可以保 持一种沉默,可以保持一种理解,也可以保持一种圆融。所以 初次见面的那种感觉就是,“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佛 友”,你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一定会随缘放下。当你随缘放下 的时候,你人本身就是万般自在。所以很多人说,你活得很自 在。为什么他活得不自在?实际上自在就是你自己在调节你的 心,你把很多的老朋友,把很多外面人间的那些,单位里,或 者一些人,身上有毛病的,你把他感受到“我跟他初次见面”, 你一定不会对他有过分的要求,这是佛法的智慧。
有的时候一想起以前,又恨了,一想起以前,又开心了,所以 这个人的智慧就在悲伤和智慧当中游荡。怎么样没有烦恼?怎 么样没有辛苦的分别?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你看我们人很可怜, 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有分别心。因为这个人过去曾经伤害过你, 因为这个人曾经帮助过你,你看到他,分别心开始,在你心中 就会产生喜怒哀乐。師父跟大家讲,没有爱和恨的是非,那就 是放下。你对这个人也没有爱,也没有太多的恨,那么你不就 是放下了?就像马路上匆匆而过的人,你会对他有爱有恨吗? 只是擦肩而过,所以你没有,那么在心中就不会有顺逆境。你看见这个人很讨厌,你就会有逆境出来;你这个人看见他很喜欢,你心中的顺境就出来了。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延伸:
1——摘自2019年洛杉矶五周年素食开示
希望大家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能够慈悲。就算对你不好的人,也是见一次少一次;哪怕是对你再好、你非常爱的人,也是见一次、接触一次,少一次。知道了这个原理,我们不必傲慢,不必瞋恨,不必愚痴,因为这都是善恶因缘果报,如影随形。所以想通、想明白,不管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糟糕或者多富有,这都没关系,最主要要随缘,能够来消除自己前世带来的因果,不在今世制造更多的恶果,这样你就可以随顺因缘,能够放下自己。
广播讲座1-1、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其实信佛是宇宙间的一个大真理。信佛到完全开悟,就是大觉圆满,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菩薩。学佛法之前,要理解宇宙。理解宇宙空间的运作之后,得到的就是智慧,所以有听众问学佛法是为了什么呢?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求平安、身体好。实际上,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只有有了智慧,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菩薩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比如身体不好了,家里钱不够用啊,孩子的教育培养等,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学佛法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断烦恼、破无明。和尚和尼姑修的是出世法,答教的这个法门就是让大家把在人间的生活过得更好。要记住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智慧。
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因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会很痛苦。越是没有智慧的人,越是没有般若。有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要能够解释宇宙万物的现象。科学家是后得智,这种智慧是生出来后才有的。对宇宙空间的理解,要看万有现象。什么叫万有现象?所有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只需要去理解而已。比如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这个定律已经是存在的了。我们现在学佛,实际上,佛早就是存在的,只不过学佛是要把我们的生活和佛法融合在一起,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节选)
wenda20151129B 47:48
tai长对“平等心”的开示
男听众:《白话fo法》讲,菩薩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心。那我们平时接触同修之中,因为缘分关系,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是否有违菩薩的平等心?
師父答:菩薩的平等心并不是讲这些,菩薩的平等心是大家在共同的一个起点上可以共同学佛,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当然不平等的,如果平等心的话,那天上为什么还有上等上品、上等中品、上等下品?(是的)为什么人生出来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穷啊?为什么有的人生出来就残废啊?那菩薩说不平等心啊?不是这样,是叫你看人平等,然后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都有这个权利来学佛,这是平等的,学佛是平等的,听得懂吗?(明白了,谢谢師父慈悲开示)
白话fo法9-8《本性是修出来的》
每个人的本性会分别,但是佛性就不会有这样的分别,这就是佛法界经常讲的不能有分别心。師父跟你们讲的这个佛法是很深的,你们好好学吧。分别心是怎么来的?就是从人的本性来的啊。看到这个人讨厌了,你想想看,孩子长大后,与父母发生矛盾,他看到自己的爸爸就会觉得讨厌,你怎么没有看到你的爸爸妈妈把你从小一口奶一口水喂大啊?为什么你长大了,反而不懂事情,你还会恨他们?因为你心中出现这种恶感,你把他们以前对你的好都忘记了,当某件事情发生后,所以我恨他们。所以分别心来自于我们人间的短暂的一种见解。看见人家好了,马上对人家好;看见人家不好了,马上对人家不好,这就叫分别心。
因为你的本性有分别了之后,你就会有烦恼的滋生啊。你看人家不满意了,你就烦了。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喜欢这个人,你会烦吗?你喜欢这个女孩子,你跟她说一个小时,你都不会烦的;而你跟一个老太太,觉得没有什么好谈的,讲上两三句话就烦了。烦恼滋生了,你会觉得很烦,觉得老太太很烦,怎么老盯着你讲话,烦了吧?现在知道了吧?烦恼的滋生来自于你的分别心。
所以,只要有烦恼开始,你就永远继续在六道中轮回不休。今天晚上看见这个人很喜欢,明天晚上又看见他,吃饭的时候待在一起很喜欢,那么,最好天天看见他,连家都不回。如果今天晚上你看见这个人吵过架了,第二天大家到食堂里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看见他,否则很尴尬,就是这样的,轮回啊,听得懂吗?过去你们在公司里,在家里也是这样的,同事、兄弟姐妹吵架了,最后看见对方就烦,这就是轮回。
第五和第六自然段:
所以像太阳一样的,很多人喜欢太阳,有的人喜欢月亮,每个 人的概念不同。太阳升起的时候,对他来讲,他茁壮成长;当 太阳下山的时候,他又有悲伤。还有些人,太阳、月亮他都喜 欢,所以太阳来了,他也爱,月亮来了,他也喜欢,没有分别, 没有执著,那么就没有走偏。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执著, 会造成我们的任性——想干什么,非常地任性。任性就不会有 取舍的苦恼,所以自然在心中就不会有取舍的苦恼。大家想想, 取舍的苦恼是什么?取舍的苦恼就在一念之间。你今天一个念 头,“我一定要”,你进入了痛苦的程序当中;如果你今天说 “我无所谓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进入了幸福的程序 当中。所以苦恼来自于分别心。对别人要有平等心、一视同仁 心。
学佛人不管顺缘、逆缘,我们要学会胜似闲庭信步,宠辱不惊, 去留随意。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人人都想玩得开心,都想认识 更多的人,以为我们的生活永远会这样,我们的感情永远会这 样——这就违背了佛法界讲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没 有一样东西是永久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每个人心 中都要有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一刻,这样你才能悟出,你才能走 遍世界。了解自己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别人都会尊重你,因为你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行为,该有什么思 维,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 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说的满口大话,吃的满 口饭,做的行为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还以为“我是一枝独 秀”,实际上这些只不过就是为了找到释放自己内心的一个观 念,“我是这样的吗,我虽然跟人家不一样,但是我一定有道 理的”,实际上这种已经是在偏见和执著当中选择自己的思维。
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延伸:
wenda20160715 01:21:00
面对人生的多种选择时如何取舍
男听众:師父开示过,人的一生在于选择,而选择往往也需要智慧。我们有时处于境界的考验之中,智慧不够,似乎几个选择都有可取性,那如何去取舍呢?请師父开示一下。
師父答:选择,有好几种选择,凭自己的良心选择也叫一种选择,凭自己的本性选择也叫一种选择,真正的选择就是用自己的佛性来选择。所以,觉得自己对不起良心的事情,哪怕对你有利益,不要去选择;如果这个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的,对你哪怕没利的,你也可以去选择。用佛性来选择的话,你将来一定会得到福报;如果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就算现在得到即得利益,你以后还会吃苦头的。
Wenda20190104 01:01:37
人间的事与弘法的事同时出现,如何取舍
女听众:同修和姐姐都在修,姐姐比较热衷于亲戚朋友之间的事情,基本对他们的事情有求必应。弘法的事情和亲戚朋友的事情同时出现,她会先考虑这些人的想法和感受,她说这是人成即佛成。同修则相反,除了弘法度众的事情,亲戚朋友这些事情都不参与,每天时间都用来念经消业,在学佛圈及朋友圈法布施。姐姐说同修这是修偏了,提醒他人成即佛成,让他把人做好。请師父开示,这个到底……
師父答:“人成即佛成”,就是说明这个人还有人的习气,让他把人先做好了,才能成为佛。那么有些人,人的习气都没有,人家直接成佛,不好啊?非要去做做人啊?那畜生也是在人道下面的一道,你是先做畜生多少辈子才投一个人好,还是你本来就是个人比较好?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師父慈悲开示)
启发佛性观照自我珍惜慧命超凡入圣—2015年4月11日新加坡
佛陀和弟子在一起,弟子问佛陀:“佛陀,世间为何这般苦?”佛陀曰:“只因不识自我。”人一生为什么会做错这么多的事情,被人伤害,或者伤害别人?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认识自己,随波逐流,不知本性,贪欲成性,才会生出诸多烦恼。能够了解自己,更能够了解别人的人,不会生烦恼。人间很多的事情就是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丈夫不了解妻子、妻子不了解丈夫,才会生出越来越多的烦恼。懂得尊重别人、了解别人,用圆融的智慧心包容别人,这就是佛的智慧,这就是人间的智慧。好好学吧。
很多人苦难重重,经常来问tai 长,生活的磨难如何解决?心为什么放不下了?为什么今天很开心、明天不开心?tai 长告诉你们,心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着你哭;它照到善,你心中就存有善;看到了恶,你的心中就存有恶。生活的成功者是让自己的心提升境界,把人间的一切要想通想明白,超越人生狭隘的利益观,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蒙蔽,不择手段地想要去得到,实际上会失去更多。面对烦恼的人生笑得出来的人是想得通的人,就像今天能来参加法会的人一样,你们今天还能笑得出来、还能想得通,就是有智慧的;很多人想不通、一生的烦恼,就是没有开悟。生活的无限美好在于你的心,痛苦不堪也在于你的心,学佛人要将欲望放得最低、心量放得最大,智慧越多,慈悲心就越大。
人生实际上是在宽容悲悯心中走出来的,宽恕了别人就长大了一点,悲悯别人、感恩别人,又长大了一点,伟大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人生,菩薩的心肠才能做出成全众生的善事。
20191021吉隆坡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别人就是不了解,做事、讲话就知道自己的感觉,所以他永远不能让别人拥有幸福,因为他都是自私的。就像夫妻吵架,因为父亲有父亲的道理,母亲有母亲的道理,所以两个有道理的人在一起,到底谁没道理?就是不理解别人啊。
有一个寓言小故事。有一只猪、一头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了同一个猪圈里。有一次,主人捉住抓住这只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这个猪的嚎叫,恼怒地指责说:“你也太夸张了吧?他常来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大叫的。”猪听了回答说:“是啊,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啊,他抓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他抓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绵羊和乳牛听了,都默不作声。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的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别人,这样,误会、矛盾就会少很多。这个世界的一切结果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原因和理由,任何人的生活都有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不要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主角,你会活得随缘无碍。我们学佛人要学会宽容,容不下别人是因为自己太狭隘,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人和事,那是你明心见性的体现。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
一个人的思维正和不正,它当然是不一样的。正思维,让别人 尊重;偏思维,让别人会举报你。你看我们共修会里,如果你 今天上来讲得如理如法,大家都很喜欢听;但有些人增加了很 多的个人观点,有些话讲偏了,慢慢地,别人就会告诉我们, 说某某某在谈体会的时候有严重的偏见。这就是我们说的什么 叫正。
一个人正,首先要了解自己,你才能正。你这个人不能了解自 己,你怎么来了解别人呢?師父就是告诉你们,修心就是为了 回归自己的内心。你了解自己,不就是因为要内心了解自己吗? 你要放下很多的欲望和念头,回归到无念,无念就是自然而然 的东西。这些东西,它是没有带着一种强求执著,不是只顾自 己不顾别人。一个人能够让别人接受的语言、接受的行为、接 受的思维,他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别人都能够接受。就像一个 小孩子,“叔叔,我嘴巴干了,我要吃这个”,人家“哦,孩 子,我帮你买”,人家不会怀疑这个孩子贪嘴的,因为他出来的是很自然的声音。很多人他有多少杂念,就有多少痛苦,他 越是想得多,“我怎么样让别人又没有感受到我在动小脑筋, 我又要把这些事情做得让别人看不出来”,然而当自己讲出来 之后,别人看出来了,他就会痛苦。被别人发现目的之后,很 多人就会痛苦,因为他们本来想骗别人。所以我们说学佛学到 最后,还是要学会自然。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延伸:
正思是什么?你的想法一定要正。人家告诉你一件事情,“不会的,他很好的,他跟我很好,他不会这样对我的”。人家说这个事情,“不可能的,我觉得他很好,他是不是因为病了?他没有对人家凶过,他没有骂过我啊。”永远把人家往好的地方想,叫正思维。
wenda20160617 20:36
如何纠正惯性思维,使之转化为正思维
男听众:如何纠正自己的惯性思维,使之转化为菩薩的正思维?
師父答:你经常这么想,想到后来就形成习惯,叫惯性思维。你现在怎么样来转换?首先,要看你这个惯性思维是正还是偏,如果你觉得这个正的,你没有必要去改变它;如果你觉得这个思维是错了,那你就必须改变它。改变它之后就不要去想它,而且要把正思维老在脑子里想。什么叫正、什么叫偏?举个简单例子,你看别人很可怜,跪在马路上要饭,你过去偏思维,每次都这么想:“你看这种人有手有脚的,为什么活不好好干,要讨饭呢?”“这种人又不是自己赚不到钱,为什么不好好去打工呢?为什么要问我们给他钱?”你心里觉得对的。你到了一定的时候,境界高了,你有慈悲心了,觉得他们很可怜,那时候你就觉得,“经常这么想是不对的,我要把这个惯性思维改变过来。以后看见他们就要想:‘他们真可怜,现世报,你看他们有手、有脚都不想劳动。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改过来了。
wenda20150705A 28:10
关于“无念”的开示
女听众:“无念”不是说一点念头都没有,就是说对不好的东西不要有念头对不对?
師父答:不对。“无念”是到了这个境界之后才会有无念的,你现在没有这个境界,你还是“有念”。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一个老人家要摔倒了,一个人有念:哎呀,我要把他搀扶起来,我要学菩薩,我要慈悲。然后把他搀起来了,那这个人算不错了吧?算不算有念啊?有念,有的是善念,很好吧?那我告诉你什么叫“无念”好吗?想都别想,看见老人要摔下去了,马上把他扶起来,你说哪个更好啊?(那肯定是无念)无念的话,你的善良的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在你的内心深处了,所以你做好事根本想都不要想,你做出来都是好事,你一定是个好人。你想一想的话,说明你脑子里还有善和恶的区分,所以这个“无念”好不好啦?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師父)
zongshu20170624 31:27
要学佛法的无念,若有念,也要善念
Tai 长语:记住了,造业就是念头在造孽。因为念头才会造成你的身体和行为,还有口业。所以一定要学会学佛法的无念。如果你无念,你就不造业;如果你有念,那么一定要善念,你出来的念头要好,你就不会造孽。有些人出来的念头不好,所以就造业了。造业就是种因,所以我们说这个人为什么业力这么大,那就是在不停地造恶因。
Zongshu20180410 25:08
学佛要随缘,随缘就叫自然
Tai 长语:学佛——道法自然,佛道在心中,一切随缘就叫自然。佛法本身就是自然的,你学也好,不学也好,学是自修自得,不学是自己失误。所以,你要是不到社会上去,你要在家里,那你可以随缘。你一旦开始要救人了,为别人背了,你就必须好好地离开自我,去成全大我。做人很不容易的,不跟人家争,不跟人家斗。有时候电视台很多的节目当中,大家看到一些新闻,一碰就跳,一碰就争,一碰就斗。
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讲“大道自然”,天道也好,人道也好,阿修罗道也好,其实都是本性善良,这就是善道。師父经常跟大家讲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还有人道。人道也算善道,但是这个善道是最接近畜生道的,一个人做事情稍不留神,做出来的就是畜生的事情,所以要特别特别地当心,因为太靠近畜生道了。我们人不能常常带有瞋恨之心,因为畜生很容易恨别人。大家看见狗,你踢它一脚,它一定要冲你叫一叫,咬一咬,追你一把。动物有个本性,它非常地恨,而且它非常地执著和喜欢跟别人斗。我们学佛人要学会不去和别人争斗,要学会善良,有的时候你的心会让你兴风作浪,你不想去跟这个人争,但是他气得你就想跟他去斗去争。实际上,好勇斗狠,这个就有点像阿修罗道。
在人间,不要去执著。谋,就是一个思维,所以人家说谋就是去思维去想象。到底怎么去做,应该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好,怎么样让自己不要受到任何的事和人物的迷惑和颠倒,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以为人间“这件事情我是对的,我是错的”,这样你就进入了一个是非的圈子里,在是非当中出不来。如果你今天跳出是非的圈子,懂得恻隐之心、慈悲无限的道理,觉得人伤我痛,对方就是对你坚强,那也是一种懦弱,对方对你慈忍,反而倒是一种坚强的象征。
第九和第十自然段延伸:
wenda20130714A 30:19
关于三恶道的主因贪、瞋、痴
男听众:请问tai长这个说法对不对:贪是畜生道的主因,瞋是地狱道的主因。
師父答:这话有道理,但不完全是这样的。畜生都是很贪的,因为贪到后来就会做畜生事了。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整天在外面搞女人是不是贪呢?贪了之后下去不就是投畜生吗?跟家里要钱,有了还要,关到监狱里是不是畜生都不如啊?(对)那些贪官呢,开始的时候像人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尊重他,等到一旦发现他贪了,他马上就得辞职,这是好的了,不好的抓到监狱里,在监狱里就像关到笼子里,那不就是畜生吗?(对)瞋就是恨,恨心很重的人就是没有慈悲心,会把自己身体恨坏,会把自己的境界恨坏,会把自己的灵魂恨坏,恨过头了还要报复人家,不管报复不报复,在心中已经充满了仇恨的种子,这样就是到地狱的因了。恨人家的时候,做错的事情比方说把人家杀了、害死人家,不是下地狱吗?不就是造成了一个地狱的种子吗?发芽肯定到地狱里了,恨了之后就会做出很恶的事情。其实贪还不会贪到地狱里去,还在三恶道里,地狱是三恶道里最下面的一个道,所以恨有时候比贪还要厉害,恨人是最不好的。贪大不了人家说小气,这个人没有修养,这个人自私自利,那就算了。恨的话,恨到心里会做出很多报复行为,在心中、在八识田中,把原始本性、纯洁的心全部抹黑,连畜生道都投不了,最后直接就下去了(那么痴是什么道的主因?)痴就是GUI道,比方说在地府里面有饿GUI道,愚痴的人实际上哪个道都可以去。愚痴会让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到地狱去;愚痴会让人贪得不得了,也会投畜生;愚痴会让人犯傻,被人家欺负,可能下辈子投人,又来欺负人家了。所以愚痴要看级别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愚痴,菩薩说的“贪瞋痴”,为什么把贪放在第一位,把恨放在第二位,把痴放在第三位呀?如果愚痴是泛泛的搞不清楚、无明、产生一种习气,这种人还是投人,但是脱离不了六道,还是好的了;愚痴得做了坏事,杀人了,对不起,到地狱去了;愚痴的人做错很多自己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在感情上伤了人家也伤了自己,下辈子投畜生的也有,下辈子再投人回报的也有。所以贪瞋痴三种里面,痴已经是比较轻一点的了。人傻一点不会吃亏的,但是最好不要傻,因为下辈子还得在六道里面轮回(多开悟)要开悟。
wenda20150710 01:07:05
“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的意思
女听众:人家一直说的“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是不是指出离了六道?
師父答:“跳出三界”,已经“不在五行”当中。“三界”已经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不就是已经超出六道了吗?(就是他已经不在“三界”?)“三界”是指天上的大的三界,已经跳出天的三界,进入第四圣道了(“三界”就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嗯(那么这个说法是好的了,不容易的)那当然不容易了,谁能做到啊?
白话佛法11-31.学佛的基础是学根本智
做善事做到后来要变成自然,修心一定要修在自然当中。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師父为什么叫你们不要去争,不要去吵?你们真的不知道,因为一切都在缘分当中。要记住,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缘分的,因为缘分有时候会聚集资粮,就是你有功德了。你一直在缘分当中好好地随缘,不闹不吵,你很快地就会有资粮,就是有功德,达到无我的境界。很多人就是不停地在种善根、种福田,他们不讲别人的对错,只是努力地做功德,做到最后他就成功了,所以会达到无我,修成了菩提道。有的人在缘分中种了恶缘,就会累积业障。修菩提道,就是修菩薩的道路的话,人修到后来要修到一切皆空。就是修到最后,觉得人间的一切都是空的了,这个时候,你就是接近了般若悟性,就是智慧的悟性。(节选)
白话fo法11-31.学佛的基础是学根本智
学佛要抓住根本。根本是什么?就是我要不迷惑、不颠倒,那就是要抓住一个法门。这个根就像造房子一样:只要地基打得好,造房子的高低就是另外一个概念;如果今天没有把这个地基打牢,你再怎么造,房子总有一天会倒塌下来。比方说,我今天修学心灵fa门,我就好好地放生、许愿、念经,我把这三个根本抓住了,其他的都可以慢慢修。如果你今天不放生,单单许愿、念经,你打不成一个好的基础;如果你今天单单放生,你又不念经、许愿,你这个人也成不了佛。这个就叫根基、根本。只要把根本抓住了,你马上就会有成就。很多人刚进来学习心灵fa门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他就做放生、许愿、念经这三样事情,他的功德就很大,学佛、拜佛、求佛马上灵验。
学佛的许愿根本就是要度化众生。那么众生在哪里呢?众生在人间啊,菩薩和佛已经在天上了。菩薩已经是一地菩薩、二地菩薩,要成为八地菩薩以上,菩薩就能成佛。他想成佛的话,他就要度众生。众生在哪里?在人间啊,天道也有众生。所以菩薩要想成佛,就必须要到人道或者天道度人。因为众生在世间,所以度众生,菩薩就要来世间,离开世间哪有众生啊?所以修出世法,必须要先修入世法。師父讲到现在,不知道你们是否听懂了?表面上说我要修成菩薩,这是出世法,但是你没有入世法的根,你是出不了这个世间的,听得懂吗?你不救别人,你自己成不了佛,所以你必须要在入世法当中好好地来救人,你才能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