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于观 成就于止】第63集广播讲座

观世音菩萨

好,再给大家要讲得稍微深一点了。在佛教的禅学当中,心灵法门基本上讲的是禅学、禅道,那么禅学当中,有一句话叫“石中有火,不打不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看两块石头,虽然一块冰冷的石头,你只要把它分成两块,相互去对打,也能擦出火花出来。石头都能擦出火花,这个火焰有时会成为燃烧人世间的能源。也就是说,今天我们,不要说你是花岗岩的脑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佛性。这个男人再坏,你只要用心,他照样会像火一样地来化解你冰冷的心。禅学当中说,不要把别人看死了——“这个人没用的,这个人肯定不行的,这个人怎么……”你功夫不到,所以很多人忍耐功夫不到就离婚了,这就不好了,一切都finish(结束)了。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去不断地启发他。就是这个人是块石头,你不停地去启发他、去碰撞他,他照样可以擦出火出来,来燃烧。这个燃烧不是说不好,这个燃烧就是让你心中有这个热量、能量。所以佛法界讲,就是路旁一块石头,你也要交友为师,交朋友,要把他当成老师,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一个石头都能擦出火花,何况一个人呢?这个人你只要好好地跟他学,他一定有很多你学不到的优点。所以任何人去小看别人,就是没有好好学佛,因为佛法教我们不要贡高我慢。这个阿姨,就会做饭,你知道她脑子里很多东西很高尚,有的时候你自己解决不了,她倒能解决。

所以大乘佛法的修习,我们现在是救度众生,是学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边有六度,大家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好,我现在讲了四个,对不对?这个称为“四度”。把它剖开来给你们讲,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个四度,其实你把这个四个好好地做,你就能让你心中的禅定和般若把它修出来。所以很多人说“我来修般若”——不可能的,“我来修禅定”——你定不下来的。你要是没有前面这个四度,你后面这个两度是度不出来的。

想想看,一个人想有智慧的话,你不布施,你会有智慧吗?一个人想禅定的话,你不持戒,你能有禅定吗?你不忍辱的话,你不精进的话,会有禅定,会有般若吗?所以你要想超出欲界、求度解脱,先把四度修好,然后再能得到禅定和般若,那么才叫六度波罗蜜,所以才能求度解脱,超出欲界,断尽烦恼。它全部都有递进关系的。很多人说:“医生,我太瘦了,我能不能胖一点?”医生说:“吃了睡,睡了吃。”就是这句话,里边都有道理,因为睡了之后你不吃,你胖不了;因为你吃了之后你不睡,也胖不了。这个有递进关系的。

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为究竟。如果一个人,自己已经解脱了生死轮回的束缚,就是没有感受到害怕、恐惧,“哎哟,我会死”……谁不死?这世间谁不死啊?你要把它超脱六道生死轮回,你要不受它的束缚为究竟。什么意思啊?“我要修出我完全能够脱离生死”,所以真正修得好的人叫脱离生死。生为何物,死为何物?实际上生死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任何人生出来总归要死的,死了之后六道轮回又会再生出来,生死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就像很多女人一样,“没生过孩子”,生过第一个之后,“哎呀,害怕,非常痛苦,真的再也不生了”,过一年之后又生了,所以人就是这样轮回。

所以菩萨教我们要去掉生死轮回的束缚,要都摄精神,找寻都摄六根的方法,就是你要把自己六根好好地观照、看住自己。你的六根不要出毛病,耳朵不要去贪好听的声音、靡靡之音,眼睛不要去看那些美色,对不对?师父跟你们讲,实际上,你们的电脑就是考验你们的,你们谁如果看电脑看到里面去这种美色,你这个人就是经不起考验的一个人。你有本事看到好的、喜欢的,你不要去看,那你这个人就是都摄六根了。耳根、眼根、舌根,好好地不要乱讲话,你就都摄你的舌根了。嚼舌头就是这么来的,控制不住的,看到事情就讲了。

所以观照,看看自己,观照什么?除了观照你六根之外,你就慢慢地学会观照真理了。真理是什么?就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道理叫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叫我们不要去跟人家争、不要去闹、不要有欲望,一切随缘,有这点可以了,很幸福了,不要再去贪了。运用正智之道——正确的智慧之道……所以智慧不是完全的,所以智慧跟般若不是一个概念,有的智慧那叫聪明——小聪明,没有用的。新闻里有的人小聪明,没有用的,装傻,被人家拦下来喝酒了什么什么,马上就装糊涂了,“哎呀,我身体不好,我怎么怎么”,这种小聪明没有意思。要修正智之道——正确的智慧之道。

修习于止。修习,就是学习,“于止”,止是什么呢?就是止观。就是要修学,什么东西都要克制,想停就停下来。有一个佛友跟我说他的尿中毒就这么来的,看连续剧,他就连上卫生间都不舍得。录像,你可以暂停的,他连暂停他都不想暂停,他控制不住自己,不想停一下去用个卫生间,他就一直憋憋憋,憋到最后尿中毒。你看看人能控制自己什么,你们告诉我?电视想停都停不下来。师父教你们,经常自己看看,看了很开心的时候,心里想“我要锻炼自己的止观”,就停止观一切。止观,然后心中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不看了”,一切又回到现实当中来。“终成于观”是什么意思?最后(因为)你的观才会成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你慢慢地懂得这个世界“终成”,最后你不要去看,终成于观。

修习观,成就于止。修的时候,你要看看六根里边干净不干净,到了最后你连看自己的观都没有了,就直接停止了,叫“成就于止”。 卢军宏台长(卢台长 Master Lu,Jun Hong Lu,盧台長,盧軍宏)是观世音菩萨心灵法门(心靈法門)创始人、澳洲东方传媒弘扬佛法慈善机构董事长,盧軍宏太平绅士,作为联合国认可的佛教领袖,多年在国际社会以佛教理念推动宗教和谐与世界和平,于2017年5月、2018年、2019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卫塞节庆典”上做主题发言;2015年9月应联合国大会主席邀请出席“2015年联合国大会和平文化高峰论坛”,现在是全世界一千万华人的心灵导师、意大利锡耶纳大学荣誉客座教授、世界著名佛教大学荣誉客座教授、马来西亚拿督。 作为一个澳洲政府合法注册成立多年的慈善机构,澳洲东方传媒弘扬佛法慈善机构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多个城市以及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地均有政府合法注册的慈善机构和佛教团体,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多次为世界各大慈善机构与世界各地的地震、水灾、火灾等赈灾捐献善款物资超过一百万澳元。 盧台長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全年无休致力于在澳洲及全世界弘扬佛教精髓,推动慈善事业与文化和平交流发展,促进人类心灵和谐,至今已经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近1000万信众。从2010年至今在全球举办了数百场世界巡回演讲,在澳洲、北美、欧洲、亚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3-5万规模的大型弘法演讲,均引起巨大轰动。 多年来卢军宏台长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和佛法,实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宏深誓愿,慈悲为怀,广度有缘,免费为人指点迷津。十几年来通过电台节目《玄艺问答》、《白话佛法》等劝人修心向善,引导现代人化解生活压力,学佛修心克己复礼,是1000多万人的心灵导师,并已受邀前往全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举办了约200场《玄艺综述》现场解答会,在每场解答会的看图腾环节卢台长会在成千上万的观众见证下以智慧为幸运佛友找出各种问题的症结,并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大家解决家庭、事业、健康、情感等当下面临的问题。卢台长通过看图腾的善巧办法让大众在现场实例中亲证因果的真实不虚,学会运用佛法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改变命运,离苦得乐。受益人群不计其数。

第一自然段:

好,再给大家要讲得稍微深一点了。在佛教的禅学当中,心灵法门基本上讲的是禅学、禅道,那么禅学当中,有一句话叫“石中有火,不打不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看两块石头,虽然一块冰冷的石头,你只要把它分成两块,相互去对打,也能擦出火花出来。石头都能擦出火花,这个火焰有时会成为燃烧人世间的能源。也就是说,今天我们,不要说你是花岗岩的脑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佛性。这个男人再坏,你只要用心,他照样会像火一样地来化解你冰冷的心。禅学当中说,不要把别人看死了——“这个人没用的,这个人肯定不行的,这个人怎么……”你功夫不到,所以很多人忍耐功夫不到就离婚了,这就不好了,一切都finish(结束)了。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去不断地启发他。就是这个人是块石头,你不停地去启发他、去碰撞他,他照样可以擦出火出来,来燃烧。这个燃烧不是说不好,这个燃烧就是让你心中有这个热量、能量。所以佛法界讲,就是路旁一块石头,你也要交友为师,交朋友,要把他当成老师,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一个石头都能擦出火花,何况一个人呢?这个人你只要好好地跟他学,他一定有很多你学不到的优点。所以任何人去小看别人,就是没有好好学佛,因为佛法教我们不要贡高我慢。这个阿姨,就会做饭,你知道她脑子里很多东西很高尚,有的时候你自己解决不了,她倒能知道。


第二自然段:
所以大乘佛法的修习,我们现在是救度众生,是学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边有六度,大家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好,我现在讲了四个,对不对?这个称为“四度”。把它剖开来给你们讲,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个四度,其实你把这个四个好好地做,你就能让你心中的禅定和般若把它修出来。所以很多人说“我来修般若”——不可能的,“我来修禅定”——你定不下来的。你要是没有前面这个四度,你后面这个两度是度不出来的。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延伸:

2019-09-06 卢台长法国 巴黎《世界佛友见面会》- 心中常存慈悲心 心明见性菩提境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你如果能够发挥他的优点,帮助他去除缺点,那他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每个人平时不要在人生中懊悔,有时候觉得很庆幸——这都是你的选择。你平时的所作所为就会幻化成你将来手中的石头和黄金,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因果报应。曾带给你的快乐是你的选择,后悔的事情发生了,也是你种下的因,不要去怪别人。(节选)

Wenda20170702B 02:58 如何理解“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听众问:“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我们去看别人的缺点,然后心中很在意的话,实际上就会吸收别人的业障,甚至在无形当中学到别人的这些缺点;那么看到别人的优点和佛性的地方,就会学到别人佛性的地方。是这样吗?师父。
師父答:是这样,你把人家坏的东西看到你的眼睛里,看到你的心里,你不就是有坏的东西在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在马路上看见人家随地大小便,你说:“好,我为了抓到你的证据,我把你的大便拿到家里来放着,过两天我去报警。”那你说你家里有没有脏的粪便啊?就这个道理,你把人家看进去了就看进去,但是每个人不一样,“若见世人过”,只是这个人没修好。实际上这是最初级阶段的,你到了高级阶段,你看见人家不好你要讲出来,你不讲出来你就是小乘——管自己,休管他人瓦上霜(嗯)那你说菩萨、大菩萨下来救人,我不管你了,“不见世人过”,像师父今天,我不见你们的“过”的话,我还能带领你们好好修心啊?你们一个个怎么改身上的毛病?(明白,师父。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对方的业障看到心里面,还是要指出来)这是学佛的初级阶段,学到后来像护法神、像大菩萨了,你就必须要讲人家的缺点了。

wenda20130621 24:17
如何去除我慢心

女听众:人经常会产生不平等心,有时候也会产生我慢心。学佛人也会,比如有的人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新同修就会有点看不起的感觉,这种应该怎样去除呢?

師父答:去除我慢心最主要是要有平等心。如果没有学佛的平等心,去除不了我慢心。平等心是什么?人人皆是佛,学佛人应该把所有的长者都视为自己的父母亲,把所有的小辈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这样就会有平等心出现。视自己高人一等就是因为没有菩萨的平等心和慈悲心,这个要提到一定高度来讲,一个人看不起人家,有我慢心,实际上会功德有漏。就是说一个有高傲心的人,就是因为学佛没有学好才会高傲。如果这个人贡高我慢,那这个人实际上就不是一个菩萨,真正是菩萨不应该骄傲,应该视众生平等,对谁都这么好(明白了,我发现很多修得特别好的人,是越修越谦虚的)对了,要学麦穗,长得越高,头垂得越低;要学大海,心胸无比的宽旷,永远处于最低处(谢谢师父)

Wenda20200529 44:24
善于启发他人的佛性有什么果报
男听众:善于启发他人的佛性,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師父答:善于启发人家的佛性,自己的佛性很快就起来了。快到什么程度?你在饭桌上给人家夹菜,人家很快就夹菜给你了;你叫人家多吃一点,人家就叫你多吃一点(哦,明白了)过去人家想多吃一点,人家就叫别人多吃一点。
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2018-07-17

“六度”就是六种人生修行的方法。佛家讲“六度”,就是:布施到彼岸,我一辈子布施到彼岸;或者持戒到彼岸,我一辈子持戒,都能成菩萨;第三,我忍辱到彼岸;第四,我精进到彼岸;第五,禅定到彼岸;第六,智慧到彼岸。那么,这个彼岸是什么呢?彼岸就是清净无染的世界。从学佛、大乘佛法来讲,彼岸就是觉醒,彼岸就是让你懂得内心的干净,寻找到一种永远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这是用现代话给你们做解释。因为一个人在心理上能够保持这个境界平衡,什么都想得通,这个人的思维就已经到达了彼岸。

佛教的六度波罗蜜,讲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般若是什么?就是智慧。学佛学到最后,就是要有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你的一生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想一想,如果你没有智慧,你能够忍辱吗?你会精进吗?你没有智慧,你会禅定吗?你会持戒吗?你没有智慧,你会布施给别人吗?佛陀在菩提树下宣讲佛法四十九年,讲的就是般若智慧。现在很多人做出来的傻事,缺少什么?不是说这件事情你做傻了,而是因为你没有智慧。你今天还在做傻事,因为你没有智慧,就是没有般若啊。


首先讲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见到一切的人生之苦,心中马上生起慈悲,布施自己所有的能量,就是要把自己所有能帮助别人的能力都要布施出去,使众生离苦得乐,迷者受益。大家都知道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布施。财布施就是以财布施来改变别人的苦难。很多人说,我家里什么都有,不愁吃不愁穿,那么你给这样的人财布施,实际上这个布施是虚幻的。当别人已经没有吃的了,这个人很穷、很苦的时候,你去给他一点点,就是救了他一条命,他会很感激的,这才叫财布施。另外,以财物印善书,劝导和感化众生的佛性,也是财布施。所以说印书很重要,因为印书让人看了之后,能够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第二种叫无畏布施。在三种布施里面,很多人不懂得什么叫无畏布施,今天跟大家稍微讲一讲。凡是对已经很痛苦的人,比如说这个人失恋了,不想活了,你不怕自己辛苦,舍去自己的时间,用温暖的心去安慰这个人,遇到别人困难的时候,你施予援手去帮助别人,过去叫大无畏精神,就是说你不管自己,只管救别人,让对方心中得到平安,而且如果你能够让他没有恐怖,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在无畏布施。还有一种无畏布施的方法,就是别人诽谤你或者诽谤正法,你能以无畏的精神伸张正义,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打败,而是要感化对方,这也是无畏布施。


第三种就是法布施。大家都知道,去度化别人、发放善书等是法布施,其实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领悟佛法,向世界上所有的人去说法、去弘法,然后使众生共沾法益。你跟别人说了,让别人学佛了,他活得很开心了,破迷开悟了,那么你这个法布施才算成功。如果你今天去劝了他,而没有把他劝醒,那么就只是一个形式。举个简单例子,你跟那个人说:“这个事情我提醒你了,不要闯红灯。”他却非要走过去。“现在是黄灯,你千万不要再走了,否则会被车撞的。”他不听,继续往前走,那么你没有拉他,最后他被车子撞死了。这种算不算法布施呢?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你不但要跟他讲,并且要把他拉住,你才救了他的命。
第二个就是持戒。持戒就是严守戒律。持戒之人时间长了,会生出庄严相。你去看看师父的弟子,凡是脸上出庄严相,不苟言笑的,就是持戒之人。你们去看,一个女人不是看见谁都嘻嘻哈哈的,没有男人会去勾引她;疯疯癫癫的、讲话不三不四的女人,坏男人就会去勾引。这就叫持戒。凡是庄严的女人,人家一看就会怕的,因为她很庄严啊。那些挤眉弄眼、动作轻佻、语言轻佻的女人,笑声非常地淫荡,她怎么能够持戒?怎么能够让别人信服她、来听她弘法呢?这就叫道理。
持戒就是使自己的身口意要干净、要清净。少说话,保持干净的身、清净的心,保持干净的口业。女人说话少的,她的相貌很庄严。男人也是这样,整天呱呱呱讲个不停的男人,别人会看得起他吗?所以,不犯恶业,如果你不想做坏事,你当守五戒。如果你这个人不想做坏事,想好好地修心,你必须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陀当年给我们定的。
师父今天要提醒我们学佛人,除了这五戒之外,还要戒一个令人着迷的、目迷神乱的歌舞,还有抽烟,这是师父对你们的要求。因为你听了靡靡之音,看了这种非常性感的舞蹈之后,会产生不好的意念,你就会神迷意乱。还有就是抽烟。凡是对修心和境界有害的那些人间的欲望,全部都要制止,一点都不能有,否则你是很难修成的。
第三个就是忍辱。很多人以为,“我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我就忍耐”,实际上修心当中总会碰到阻碍、烦恼和业障,怎么样来忍耐?人家诽谤你、阻碍你,你不能有怨气,不能发怒,因为不怨、不怒,实际上第一个关键就是由忍辱开始,所以有一句话就是“由忍化恕”,先有忍耐,然后转化为宽恕别人,你宽恕了别人之后,你心自安。忍辱还不是最高境界,学会化解忍辱才能不生忍辱心。很多人非常恨自己的老公,恨自己的老婆,实际上就是你没有宽恕对方,一旦你原谅宽恕了对方,你就会自己感觉到安全了。忍耐不是这么容易的,有外忍和内忍。知道外忍是忍住什么吗?饥寒。一个人的肚子再饿,也不能够去偷别人的东西吃,肚子再饿,不该吃的也不能吃啊;自己的身体感觉到很冷了,你也要能够耐寒。总之要学会忍辱。
师父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穷人家,妈妈生了三个孩子,家里只有两件小棉袄,妈妈一件大棉袄,冬天很冷,三个孩子中最大的那个没有棉袄穿,在边上哭:“妈妈,我很冷。”妈妈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孩子盖上。这代表什么?代表忍耐。妈妈冷不冷啊?冷,但母亲能为孩子忍耐。中国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人有时不能不忍耐。有些事情,一旦不能忍耐,可能就砸锅了。
你们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外忍。很多女孩子忍耐一下,就能够保持窈窕的身材,很多电影演员为了样子好看,能够吃很少,多喝水,即便很饿了,也能够忍耐。但是,内忍就麻烦了。你们知道内忍是什么吗?七情六欲啊。夫妻情,父子情,和恋人的感情,跟同学的感情,跟公司里职员的感情……有欲望来的时候要克制,你们是人,人跟畜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忍不住就会做出畜生的事。要学会忍耐。学佛之人,如果你能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你必能修成佛。很多人跑出去很庄严的,不苟言笑,他不是疯癫的样子,人家就很看得起他。小孩子看见爸爸妈妈不讲话了,孩子就会害怕;整天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的父母,孩子就不怕。
第四个叫精进。一个精进的人要懂得学无止境。你们跟师父学了好几年,但是没有尽头啊,要知道,道海高远,佛海无边。我们到海边去看大海,是不是很高,看不见天边?又远,远到不知道到哪里了。学佛学无止境,不要以为自己很懂,懂一点了,还以为自己懂了几百点、几千点。如果你是一个有精进心的人,你被高人指点说你身上有毛病,你要立刻修正,这个人就叫精进。很多法师讲法不是这么讲解“精进”的,而是说“精进”就是叫你要努力,永不懈怠。师父是反过来鼓励你们,当一个人在讲你身上的毛病的时候,你马上改变了,你就叫“精进”,听得懂吗?这个是经典。凡是要精进的人,只要对众生有意义的事情,全部都要去做,尽力去做,彼岸自达,彼岸就到了。很多人说,“这个事情我来做”,抢着做好事,这种人很快就看到自己的佛性了。懒惰的人怎么可以见到自己的佛性呢?(节选)

第三自然段: 想想看,一个人想有智慧的话,你不布施,你会有智慧吗?一个人想禅定的话,你不持戒,你能有禅定吗?你不忍辱的话,你不精进的话,会有禅定,会有般若吗?所以你要想超出欲界、求度解脱,先把四度修好,然后再能得到禅定和般若,那么才叫六度波罗蜜,所以才能求度解脱,超出欲界,断尽烦恼。它全部都有递进关系的。很多人说:“医生,我太瘦了,我能不能胖一点?”医生说:“吃了睡,睡了吃。”就是这句话,里边都有道理,因为睡了之后你不吃,你胖不了;因为你吃了之后你不睡,也胖不了。这个有递进关系的。

第四自然段:
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为究竟。如果一个人,自己已经解脱了生死轮回的束缚,就是没有感受到害怕、恐惧,“哎哟,我会死”……谁不死?这世间谁不死啊?你要把它超脱六道生死轮回,你要不受它的束缚为究竟。什么意思啊?“我要修出我完全能够脱离生死”,所以真正修得好的人叫脱离生死。生为何物,死为何物?实际上生死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任何人生出来总归要死的,死了之后六道轮回又会再生出来,生死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就像很多女人一样,“哎呀,没生过孩子”,生过第一个之后,“哎呀,害怕,非常痛苦,真的,没生过,真的再也不生了”,过一年之后又生了,所以人就是这样轮回。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延伸:
Shuohua20180223 13:11
六度是循序渐进的
男听众:修行六度,也就是修行的六种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是不是循序渐进的?例如,懂得了布施才去持戒,持戒了才会忍辱,忍辱了才会精进,精进了才会禅定,禅定了才会生般若智慧,是这样吗?
師父答:对啊,这个我在《白话佛法》里面都讲过了,我在给弟子开示、法师开示的时候都讲了。

Wenda20200329 50:24
对六度波罗蜜的每一度不能有分别心
男听众:师父给弟子开示:先把四度修好,才能得到禅定和般若,才叫六度波罗蜜,才能求度解脱,超出欲界,断尽烦恼。六度是有递进关系的。请问师父,六度是我们修行的六个方法,每一个“度”修行所得到的果报和果位有区别吗?
師父答:不能有分别心的,哪位菩萨他只要到菩萨了,你不能有分别心。就等于一个大学里边,你说教授和教授有分别吗?他是物理方面的教授,他是心理学的教授,你不能拿心理学的教授跟物理学、跟数学、跟文科教授去比的,这个很难比的(哦。一个人尊师重道,他可以成佛吗?)你如果不做坏事,一辈子尊师重道,你照样成佛,你以后就成为尊师佛(明白了)


wenda20170609 01:35:45
如何理解“拥有了布施的心就拥有了忍辱的心”

wenda20150102 38:07
忍辱是境界的提升


Wenda20180504 15:02
忍辱和持戒也分次第


Shuohua20190215 06:15
关于持戒贪瞋痴、都摄六根

男听众:请问师父,持戒贪瞋痴,是不是更好地修持四无量心呢?

師父答:是啊。你要是持戒贪瞋痴,你完全能够……就是说至少下辈子投人可以保证,因为人才贪瞋痴,你下辈子还是贪。你这辈子修了,但是你不可能完全修掉的,所以你保证“人”没问题(都摄六根是不是也是更好地六度万行?)对啊,都摄六根很好的,六度万行啊,就是这样。你要是能够守住自己六根的话,你当然好啊(感恩师父)


wenda20160603 10:59
有关四无量心和六波罗蜜

wenda20160327A 03:27
如何理解“精进”后才能“禅定”

男听众:师父,“六度万行”中,“精进”后面是“禅定”,如何理解这个次第?是不是一个人只有精进了才能达到禅定呢?

師父答:那是啊,这个是成正比的。“六度万行”也是你在做,也是你在修,然后等你修到已经能够控制自己了,守戒了,那你的禅定就开始有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很想发脾气,你突然之间能够不发脾气,是不是你因为守戒了,然后“定”啊?戒之后能定,定之后才能生慧。

wenda20121028A 20:50
怎样都摄六根去习气

女听众:师父好!我有个特别马虎的坏习惯,不知道怎样改变,觉得很难做到。有一天开车时听师父的白话佛法说“都摄六根治习气”。在平常生活中,没念经的时候怎么样都摄六根去改变习气?

師父答:平时都摄六根,就是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讲的不要讲,不该闻的不要闻,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想的不要想,经常保持一个干净的脑子,不就是都摄六根了吗?(就是说脑子一定要保持很清醒的)永远不要去想不该想的问题,永远不要去听不该听的问题。因为很多事情想了之后,你就产生了幻想、妄想、痴想(就是这些念头导致我迷糊了,做事粗心)因为人是在色界当中,就是因为有颜色的东西,才会让你迷惑呀。看见有钱了开心了,你就迷惑了,拼命把自己往钱里钻,编织一张钱网,最后钻到钱眼里出不来了。很多人编织一张情网,最后自己钻到情网里也出不来了,都是你们自己编的(明白了)

wenda20151227A 43:59
“都摄六根”的没有感觉与“觉悟”的先有感觉有何不同


Wenda20180622 01:25:31
台长开示自行解脱的三步骤
男听众:师父,您给弟子讲了一个开示,有个同修记下来了,讲得特别好。您是说:“自行解脱是为上,自行解脱就能修成佛道。自行解脱的三步骤:先要忍辱,然后守戒,然后精进——三步曲。当你守戒、忍辱之后,你要拼命地努力去弘法,你会心智合一,心行合一,思维合一,你就能抛去人我,获取真谛,解脱就离你不远了。”师父,您再给大家开示一下吧。
師父答:忍辱最重要,忍辱不惹事情,不忍辱就惹事情了(对对)所以一般的人在外面都能忍辱的,除非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亲人要指出他的毛病所以不能忍辱,因为这个不是“辱”了,这是教育的问题,明白了吗?(明白。然后师父又讲了守戒)对啊,守戒的话,红灯你都要守,你在家里怎么能不守戒啊?你跟朋友能不守戒吗?你经常撒谎,谁相信你啊?(对对)你偷东西,谁相信你啊?你喝酒,人家说“酒肉朋友”,不跟你交了,对不对?(最后师父讲的是精进)精进就是靠着你守戒之后,你才知道什么叫重要,什么叫不重要,你才会精进(明白了)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苦集灭道之真谛 2019-04-22

学佛人要懂得修学出世间的果,你想灭掉人间任何的苦果、难果,你必须要出世间来灭它。也就是说,你在人间,你是永远想不通的,你必须修到境界脱离了人道,达到菩萨的境界,因为只有菩萨能够看到将来和未来,才能脱离人间的苦难。所以,你要灭度这个人间的苦难,你就要修学出世间的果。师父讲得深了一点,举个简单例子,大学生做中学生的功课,你就会觉得很简单,有什么好烦的。一个小学生的功课做不出来了:“妈妈,怎么办呢?”中学生跑过去一看,这很简单啊。那么,我们今天在人间的烦恼我们解决不了,如果靠菩萨的智慧,一看这功课就很容易解决,这样就等于可以灭度人间的苦难,然后你就能灭苦得乐。(节选)
白话佛法4-22、调整身心,创造空间,进入佛境

我们一定要超生了死,我们要懂得修行,要懂得什么叫出离心。祖先在我们过去世的当中有太多的执着、妄想,所以他们没有得到超生。就是说你的爸爸、你的妈妈都是你们很爱的,他们现在死了为什么没有到天上去?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着、太多的恨、太多的嫉妒、太多的舍不得,所以他们上不去。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人走的时候是氢气球,下面没有任何东西纠缠,就会一直往天上走了。如果气球下面带着太多的东西,比如烦恼、恨、嫉妒、孽障等,你说这个气球能升上天吗?只有与世无争,放开自己,才能超生了死。


我们要经常忏悔罪过。经常的忏悔,经常检讨自己做得很不好,自己的罪业深重,我要忏悔。我们要懂得忏悔罪业,我们必须把一切可能造成自己轮回的业障要消除掉。如果觉得自己下辈子还会轮回,要找找看造成轮回的根在哪里?如果你的瞋恨心太重,“好,我现在开始再也不恨了”。为什么你下辈子上不了天呢?因为我有太多的业障。业障是什么?是我过去骂过人、打过人、杀过鸡鸭、曾经害过人家等等,这一切都是你的业障。你要把它消除掉,那么你就可以轻轻松松上去了,对不对?这就是把自己的氢气球放飞到天上去,一定要放飞上去。


我们要升起智慧,才能超生了死。智慧是怎么升起的呢?就是人要明白道理,要想得通。想得通就是戒定慧。要用戒定慧来让自己超生了死。我们要边实现,边修行。什么叫边实现,边修行?就是你今天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许了愿你要去做的,做就叫实现。修行就是你讲的话,你念的经。光讲不做不叫修行,要去行动。光做不讲,也不叫修行。所以要一边做一边修,才能脱离世间的痛苦。世间的痛苦很多,比如:家庭、孩子、爸爸、妈妈……哪一个能摆脱得了?每一个对你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等到你要走的时候,痛苦会紧紧缠着你,所以再痛苦都必须要摆脱。(节选)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6月16日《戒贪清净是真修》

佛法讲,学佛是要让众生脱离生死轮回,到达彼岸,不是暂时地得到一些利益,所以师父说一定要修出离心。只有你离开这个世间,你才能不求人间利益,你才能放下自己的私欲心。
其实修出离心,就是了脱生死的基础,是你真正修心的起点。修出离心说明你已经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不可得,你要脱离一切苦厄。
所以真正的大智慧,是要修清净解脱,不是修人天福报。大家要好好想一想,你到底现在修心的目的是什么。举个例子,同样是求自己身体健康,如果你是要让自己未来能够安乐生活,你修的是入世法;如果你是为了身体好之后能救度众生,你修的就是菩提乘,发的是菩提愿,去利益众生,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
脱离轮回境界高,
人天福报轮回靠。
清净解脱出六道,
抵达彼岸才算好。

第五自然段: 所以菩薩教我们要去掉生死轮回的束缚,要都摄精神,找寻都摄六根的方法,就是你要把自己六根好好地观照、看住自己。你的六根不要出毛病,耳朵不要去贪好听的声音、靡靡之音,眼睛不要去看那些美色,对不对?師父跟你们讲,实际上,你们的电脑就是考验你们的,你们谁如果看电脑看到里面去这种美色,你这个人就是經不起考验的一个人。你有本事看到好的、喜欢的,你不要去看,那你这个人就是都摄六根了。耳根、眼根、舌根,好好地不要乱讲話,你就都摄你的舌根了。嚼舌头就是这么来的,控制不住的,看到事情就讲了。

第六自然段:

所以观照,看看自己,观照什么?除了观照你六根之外,你就慢慢地学会观照真理了。真理是什么?就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道理叫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叫我们不要去跟人家争、不要去闹、不要有欲望,一切随缘,有这点可以了,很幸福了,不要再去贪了。运用正智之道——正确的智慧之道……所以智慧不是完全的,所以智慧跟般若不是一个概念,有的智慧那叫聪明——小聪明,没有用的。新闻里有的人小聪明,没有用的,装傻,被人家拦下来喝酒了什么什么,马上就装糊涂了,“哎呀,我身体不好,我怎么怎么”,这种小聪明没有意思。要修正智之道——正确的智慧之道。

Wenda20200501 49:25
“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是境界


广播讲座1-23、收心念,意根变
学佛念经,都摄六根。一个人字字句句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在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妄想就会在他心里慢慢地消灭。即使你在默念的时候,你也要用心去听。我们经常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个人如果不用心来做事情,这个事情就做不好,一定要发心、要用心来做事情,才能够把事情做好。我们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懂得用心来做事情。当我们心里一念经,心里就能够感觉到念经的声音。因为你的心里想什么,你的耳朵是能够听到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心里在想事情的时候,你好像没有用声音说出来,但是为什么你的耳朵能够听到啊?你心里在想,“这个事情我不能够去做。”你的耳朵就听见了,这就叫心声。用耳朵听听你自己心里的声音,这叫心声。这个时候,你就很明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去做,该怎么去念经。所以,菩萨说,要都摄六根,就是说要锁住自己的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鼻子不要乱闻,舌头不要乱讲,身体要收敛,意念更要收住。 要净念相继,就是说干净的念头要不停地出现,这样你才会得三摩地。就是说,在你的心中有这么一块地方。在天上也有三摩地。我们要在听上面下功夫,很多人不懂得念经的时候要在听上下功夫。一个人能够听到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念什么,他的意根就会清净。耳朵听到好的东西,这个人意念的根就会转成好的东西。耳朵听到不好的东西,这个人意念的根就会转成不好的。所以我们不要到处去听人家乱讲。你今天听人家讲了,你的意根就不干净了。你听到人家的好话,你的意根就开心了。你听到人家骂你,你的意根就变得恶劣了,因为你也想要骂人,你也想跟他做对。我们念经的口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念经一定要用心念,就算我们这会儿在念经,可等到念经完了,嘴巴开始讲无聊、下流的话,想想看,你所念的经文有没有效果? 人有一个毛病,都喜欢听无聊的故事、无聊的笑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你念经的时候,菩萨能知道,难道你嘴巴出来的气场,讲其他不好的话时,菩萨就不知道吗?所以,我们要管住自己的舌根。耳根、舌根、意根,都要管好啊。大家念经时,心中要好好地念,嘴巴要好好地念,耳朵要好好地听。这样的话,你的眼睛就不会东张西望,你的鼻子就不会闻到不好的气味,你的身体也不敢放纵懈怠啊。这才叫都摄六根。用这种方法来念经,念出的经文没有污染、没有杂念、没有妄念,很干净,故名净念。所以我们在念经的时候,要净念不断,久而久之,就能都摄六根。要学会净念长存,妄念全无。做人也是这样,我们今天一天能够保持干净的意念,没有不好的想法,把妄念全部抛开,实际上你就得到了三摩地,你就得到了菩萨的智慧。 台长刚才跟大家谈了,念经时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应该都摄六根,管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像孔夫子当年所说的,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非礼勿听,非礼勿做,等等,只要是不好的东西,就不要去看、去听、去摸、去行。很多人学佛时,是买物放生,就是把东西买回来,再拿去放生。实际上,把东西买回来,再去放生,也是布施。任何事情,随缘买放,生得实益。你想把这个东西或者灵性放掉,实际上你在生活中是得到了现实利益。随缘买放是很好的。有些人不愿意买东西放生,而是喜欢饲养动物,比如,常年给猪马牛羊买草料,这种供养,也是善业,也是有一点功德的。有些人把快被人杀死的鱼买回家饲养起来,也是为了让其完结善终,但放生的功德,始终最具功德。我们做人学佛要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有善心、要有真心。没有真心,学佛是学不好的。台长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怎样用你的本性和良心来念经,怎样去掉六根的毛病好好念经。(节选)

广播讲座2-8、理解根性 都摄六根

我们学佛,一举一动都要留心啊。我们学佛念经,一定要很诚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用心来学佛,实际上,心就是妙法,用心来拜佛、求佛,实际上就是使用妙法,念佛最好、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摄六根啊。六根是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啊。就是说,你要把眼睛、耳朵、鼻子等六根封起来,不要用意念去想它,这样的话,你脑子里才会有净念,这个念是干净的念头,因为你脑子里空了,好的东西才会进去,因为你脑子里没有肮脏的东西了,你才会有干净的东西进去,所以,我们要都摄六根,就是管住自己的六根,另外,我们要心无妄念啊,不要让自己的心有妄念,不要留有妄想的意念在心里。所以,当一个人念经的时候,还想着,我想做什么,我想发财,我想有钱,实际上,这些妄念一来,你的正念就没了,当你去除掉这些妄念之后,你的脑子里方为净念啊。所以,我们学佛要懂得六根清净。我们要克制自己的妄想纷飞,我们要懂得都摄六根,实际上就是克制自己的六根,让它清净,让它干净。那么,念经怎样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和与佛三昧呢?这个就是学佛最主要的问题。台长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首先要做到都摄六根,就是让自己的六根清净,不要去烦恼,好好管住自己的耳朵、鼻子、眼睛,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想的不要去想,去除妄念,都摄六根,这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与佛三昧,你才能奔上西方极乐世界或四圣道。(节选)
白话佛法10-34.内修慈悲 常离法相
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心中要经常念念般若观照,每一天心中都要多想一想智慧啊,般若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跟我们说,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哪一样东西能够留得下来呢?菩萨很有智慧,那么我也学,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留得下来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吵,还要跟人家去打官司,还要去争呢?你有哪一样东西是留得下来的?临走前你可以带走吗?愚痴啊。
常离法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离开自己人间的思维。人间的有些思维是不正的,你不要去想,“我欠我老公的,他也欠我的,我们两个人为什么苦了这么多年?”这些都是人间的,因为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只是一个缘分,你跟老公哪一天把债还完了,你们哪一天就分手了。善的缘分还完了,就分手了,恶的缘分又来了,那就是离婚,一切就是这样的。常离法相就是要你们经常要闭关,闭关就是要想清楚、想明白,就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短暂地脱离人间的烦恼,什么都不想,经常想想如果我现在在天上,人间的一切不都没有了吗?
自由自在,纵横尽得,只要你能够常离法相,你一定自由自在,世界上的一切你都可以得到,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得,所以当你得到一切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节选)

Wenda20200726 53:46
观照自己的念头,属于第几意识

白话佛法12-3.观照自心 五蕴皆空
很多人就是不懂“照”,“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让你要懂得“照”,观照自己,检查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叫照,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顾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得太多了,肠胃是不是会出毛病?恨得太多,是不是会肝肠寸断?烦恼烦到最后,是不是会发神经病?像师父这样用大家能听懂的白话讲解佛经,就会有佛菩萨的能量出来,给大家很多加持。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能够管住自己的心,这个人的心就不会出差错。你们天天管住自己,照看好你们自己脚下的路,照看好你们的心,不要让它去贪,不要让它去恨、去愚痴,你们的人生之路、学佛之路就会充满光明。看佛经、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


所以讲到底,《心经》到最后就是一个字——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师父问你们,照到最后你们能不能到达彼岸?这就是“照精进”。你说自己很精进,精进到最后如果你没有观照,你只有精进,万一你走错了路呢?你只有忍辱,忍到后来憋不住了呢?脑子出了毛病呢?“照”是什么意思?就是照看好你自己,看看自己走的路有没有出差错,有没有精进,有没有忍辱。“照见”就是说,你要彻底地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你照见五蕴都是空的,那你这个人就会离苦得乐。

第七自然段: 修习于止。修习,就是学习,“于止”,止是什么呢?就是止观。就是要修学,什么东西都要克制,想停就停下来。有一个佛友跟我说他的尿中毒就这么来的,看连续剧,他就连上卫生间都不舍得。录像,你可以暂停的,他连暂停他都不想暂停,他控制不住自己,不想停一下去用个卫生间,他就一直憋憋憋,憋到最后尿中毒。你看看人能控制自己什么,你们告诉我?电视想停都停不下来。师父教你们,经常自己看看,看了很开心的时候,心里想“我要锻炼自己的止观”,就停止观一切。止观,然后心中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不看了”,一切又回到现实当中来。“终成于观”是什么意思?最后(因为)你的观才会成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你慢慢地懂得这个世界“终成”,最后你不要去看,终成于观。 第八自然段: 修习观,成就于止。修的时候,你要看看六根里边干净不干净,到了最后你连看自己的观都没有了,就直接停止了,叫“成就于止”。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延伸:
白话佛法视频 第101集【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 】

在第一思维刚开始的时候,就能马上找到事物的本性,找到佛性,然后把自己的思维迁移到不动的清净境界。也就是什么?把自己的思维还是放在最干净的地方,控制自己心理的状态。这就是佛教界经常讲的“止观”,叫你不要再看下去了;叫你“止语”,不要再去讲了。这就是参禅,这就是六波罗蜜中的忍辱之心。佛家的思想观念讲的是,当意念一起的时候,就要有修养和精进忍辱心,又要有寂静的功德。明明知道欲念会让你上火、争吵,你要用自己寂静的冷静心,把自己内心的一种膨胀的怒火压下去,去纠正它,从而形成忍辱之心。佛法讲来讲去,讲到后来就是做人,你有这种内在的理解力,你还会跟别人吵架吗?还会跟人家闹吗?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僧大德就是靠着内涵、内修、禅定,在这个世界上破除了多少贡高我慢,破除了多少贪瞋痴慢疑。这就是内在的心要像金刚般若一样如如不动。

一个人要想成佛,就要锻炼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身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也就是说学道之人,要把自己心中的污垢去除,不要去染著,就是“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也就是说,只要把心里的污垢染著去除,行为就会变得非常干净。所以没学佛之前,人经常发怒;学佛之后,我们明理了,就不会发怒,因为人在不明理的时候才会发“无明火”。但凡发怒,都是一种违背佛法精髓的体现。所以真正的学佛人不会发脾气,真正的学佛人不会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就是要去除执著,这样的人一生才少后悔。

白话佛法12——28.止观才能定中得智
师父跟你们讲讲“止”和“观”。止,就是止妄念的止。观,其实有很多的功能,不单单是眼睛看得见的叫观,还有叫观想,用意念去看自己在想什么,要让你观想出本来具有的德性和本性的功德。如果你一个人经常去观自己本性的德能,你会增加功德。很多人经常问师父:“师父,除了念经,除了烧小房子、帮助别人,还有什么功德啊?”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这个就叫功德。你想:“他家里很苦,我是学佛人,我跟着观世音菩萨在学佛,我良心很善良,我一定要去帮助他。”就这一段话是出自你良心本性的思维,在思想后你已经不一样了,你已经有功德了。现在知道了吧?心里只要想到帮助别人、慈悲别人,你已经在解决自己的功德问题了。

记住三句话:一个人的善念越多,慈悲心越高,他的功德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慈悲心,经常觉得人家很可怜,这个人就是经常有功德。师父的很多功德就是这么来的,师父看见谁都觉得他很可怜。所以,你们要懂止和观,就是经常看自己,用心里的眼睛来观自己,不要让自己犯错,让自己心中常生慈悲,常聚功德。

定中得智慧。刚才师父讲了,止和观是相互关联的。“我今天不看了,有什么好看的?”好了,停止了。这就叫“止”和“观”。然后一念间就产生了功德,这样你就可以断除烦恼。这句话精彩得不得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功德。今天你只要在脑子里想一想:“我妈妈很可怜,我要帮助妈妈。”好了,功德来了。“这个人很可怜,我帮帮他吧。”功德来了。今天看到别人没吃的:“来,我给他一点食物吃吧。”功德来了。一个念头就可以让你有功德,想想看,一个人的念头是多么地重要啊。

所以,一念善,在天堂,一念恶,在地狱。你的一个念头就让你成就功德了,对不对?有时候看着这个人挺有钱的,“这人怎么这么有钱呢?”你心里的念头不开心了,马上给自己造成麻烦。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念头,要记住断除烦恼。一个念头产生功德,你的烦恼就没有了。你看见有钱的人,马上觉得“这个人也蛮可怜的,他为了这点钱不知道已经舍去了生命中的多少时间”,这样一想,你就不会去嫉妒人家了。所以,有善念定能去除烦恼。(节选)

佛菩萨成佛的点都不一样wenda20160603 12:10

师父讲故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信念的力量不可思议】新西兰佛友见面会精彩开示2019年11月09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