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話佛法》,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身体放下了,但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没有放下,罣碍很多,因为心灵它没有离开,那种人世间的红尘,和没有离开五欲六尘,所以要变得心中无染,要变得寂静,那么就要光明心,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你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这样的话,你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的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了这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会融入这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

在这里师父跟大家稍微做个解释,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我们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好事了上面,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慢慢地,你就会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慢慢放下了。

举个简单例子,我对你好过了,我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人家都会感恩你的,你没有必要,把你曾经对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中,那你就会等着别人的回报,如果等不到回报,你的心就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去专注它,很多时候要放松,我们每天做什么事情,都要融入觉性的光明,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本觉就是觉悟的光明心,比方说有觉悟的人,我们给别人做点好事,那是应该的,我们帮助别人说明我们还有能力,这就是觉心,不是说我帮了你,我要等到你的回报,所以你整天地等着回报,你就不能离苦得乐,所以要经常观照自己的念,就是观念,所以经常我们人间讲,你这个人观念好不好,观念对不对,这就是你关注自己的念头,然后产生的一个正念,就是你为人处世的一个正确的观念。

修行人和一般凡夫不同之处,就是我们心念不一样,你看我们心念,学佛人总是想着为别人,总是想着怎么样来救度众生,怎么样做好事不留名,怎么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整天,做了点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人家做的,叫明觉明察,所以正念现前,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努力地,就会观照自己。

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你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的东西,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的,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对啊,观,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嘛,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我看到这个人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你都要修正,都要正确,凡夫是不管自己的心,和管不住自己的心的,外面,一看,这个人应该帮助的,但是心里一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那么好了,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他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

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的这种红尘当中的,这种观念而随波逐澜,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和浮,实际上都是在你的内心,所以佛菩萨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有几个关键的重点,菩萨让我们要记住,你要怎么样修正自己的心,第一要常问自己,你有否贪心,你做错了多少,你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你今天恨过了多少不该恨的人,你的心散乱吗,你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你今天的心是不是精进了,你今天有多少次,因为你杂念影响着你的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的不正的观念。

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一个修行人,一有念头就要观照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念头随时出来的,心中出现了贪瞋痴,散乱狭小的心念,然后不安稳了,不解脱了,你的分辨意识也开始糊涂,分辨不出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良心平时还可以,但是问题你一有分辨意识的自私,狭隘,散乱,或者贪瞋痴,你马上就分辨不出,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明明你应该做好事,众善奉行,你说,我现在修自己,我自己还没修好,我怎么帮助别人,你马上就消除了自己的善念,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恶念,慢慢时间长了,你就恶念随身,所以我们要把不干净的念头去除,转成净念,就是干净的念头,我们要制止任何不善的心识,心里的意识。

你看我们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在那里要饭,或者要一点点coin(硬币),要一点点分币,钢镚儿,你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哎呀,真可怜,你不就是做一件善事了吗,但是有的人,他的意念控制不住,他不善的心里的意识产生了,就说这个人肯定是好好工作不工作,肯定要么喝酒要么吸毒,所以才造成他今天这个样子,我给他干吗,我给他,他说不定要来这点钱,他又去做坏事了,你的心识产生了变化,所以你的善良的行为随之而灭,所以师父叫你们,平时的一止一观就是修行,你一个行为,你一个观念,你看到一件事情,你就是在修行,你往好的地方想,你就是善人,你往不好的地方想,你就是恶人,所以要净化心灵,就是净化自己内心的灵魂,心灵就是内心的灵魂,自己的思维,心识。

我们人有时候在一念意识一瞬间,脑子里千变万化,刚刚想去做一件好事,不要,不要,不要,哎呀,多一件事情不如少一件事情,哎呀,万一人家诬蔑我怎么办,你这种意念,在瞬间可以产生千千万万的杂念,杂念横飞,千变万化,你就失去了,正常的对事物的态度,观念,所以叫失去常态,所以你去看一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平时是不吵的,为什么到时候发脾气,他就会骂人,就会吵架,因为他失去了常态,什么叫常态,正常的心态,所以很多人没有正常的心态,他就拥有了杂念横飞,那么你的起心动念,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起起灭灭,起起灭灭,一会儿一个好的念头,一会儿又灭掉了,一会儿一个杂念,一会儿又灭掉了,就不停地在生灭当中,所以佛法为什么说我们人的意念,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恶就是魔,它就是不停地在生灭当中。

起心动念无止无境的,你说,一个人说,我什么都没想,如果你跟一个朋友交朋友,他在发呆,你说,哎,你在想什么,只要对方跟你说,我没想什么,他就在撒谎,因为人的念头在无数的生灭当中,变幻非凡,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人的意念生灭变幻非凡,所以我们要以心制动,就是说你的意念,杂念,从你的内心生出,那么也是要用你的心,来制止它,这个念头,举个简单例子,你刚刚想吵架,在家里,但是你一想,不能吵,现在不能吵,现在吵架,我不像个学佛人了,过去可以吵,因为我没学佛,我的境界不高,现在学佛了,不能吵架了,我要尊重别人,你一个恶念,吵架,是不是你心生出来的,那么你不能吵架的心,是不是也是内心生出来的,用你的内心的正能量,来压制着你内心的所生出的,那些负能量,那你是不是以心来制你的动,所以任何事情要心静,它会制染,心静制染就是心要静下来,心要干净,你的染著就会少,你去看很多人,不贪的人,他的心很安静,很干净,他哪来染著,人家说外面好得不得了,我没关系,他说,哎呀,这个东西好,哎呀,大家都去买,没关系,我够了,我就这样了,这种人叫无染,所以入污泥而不染就是这个道理,入污泥而不染,很多人不停地在人间贪,瞋,痴,。

中国传统文化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人他虽然没学佛,但是他知道,我今天有了,该我的一定是我的,不该我的,我去强求得来的,最后也会失去,所以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所以要学会适时地放弃,很多东西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不贪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的时候当我们殚精竭虑时,你有时候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东西,动足脑筋,我一定要得到它,我一定喜欢,我就喜欢这幢房子,这个汽车,或者人间的任何一个物质或者人,你没得到东西你想得到,你放弃了,不要了,倒反而会得到了,你拼命地想去得到它,你最后失去了,这就是,这个世界该你的就是你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那是一种智慧。

1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fo法》。

2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身体放下了,但是心灵还没有放下,罣碍很多,因为心灵没有离开人世间的红尘和五欲六尘。要变得心中无染、变得寂静,就要有光明心。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生活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融入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了。


第二自然段延伸:
Wenda20181116 50:06
关于“心里放下”和“行为放下”
女听众:師父在《白话fo法》里讲:什么叫放下?放下有好几点,一个是心里放下,一个是行为上放下。这个心能否放下,有赖于许多种因素,才能让你的心放下。请師父明确开示一下,“许多种因素”有什么呢?
台长答:心里要放下,就说明你要真正地放下,因为你表面上放下没用的。人家叫你:“不要拿这个东西!”你很想拿,你手不动了,放下来了,但你心里还想拿,这就叫心没有放下;因为你知道人家是为你好,这个烫得不得了,一拿就会把你的手烫坏,所以你放下了,那叫心里放下(明白)

Wenda20171117 01:21:01
心无罣碍不是冷漠,学佛不能走偏
女听众:我们要学习心无罣碍,但是有的时候,同修觉得他是心无罣碍了,但是他家里人觉得他很冷漠。怎么样能做到既心无罣碍,同时又不让人觉得自己那么冷漠呢?
台长答:冷漠是走偏差,心无罣碍还是慈悲啊。心无罣碍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为了更好地慈悲众生。你不罣碍自己的小事情,你不罣碍人间的事情,你放下了,你走出门来救度更多的众生,还是慈悲。心无罣碍,就叫你学冷漠啊?(可能就是走偏了)偏了,不单单是偏了,没有智慧。没有很深地理解佛法,把佛法的智慧完全弄到执著上去了(明白)


Zongshu20190207 06:57
要有光明心,为别人着想;在小乘佛法的基础上学大乘佛法
台长语:人,每一天要想到未来,每一天都要看到光明。不管做什么事情,人都要学会要有光明心,要懂得慈悲,要懂得能够为别人想,任何事情都要为别人想。但是在修心当中,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都要好好学。小乘要管好自己,不要去造业,不要去伤害别人,懂得守戒;大乘是在小乘的基础上,你如果能够修得好,你才能去救度众生,你自己都修不好,你怎么去救度众生呢?


白话fo法6-26、觉性圆满 常见佛性
師父跟大家讲,觉性圆满,就是觉悟的本性圆满了,你就是见证了佛性。行为与佛菩薩要完全符合,并已经把佛性完全地发挥,呈现了一个圆满的现象。你们是徒弟啊,師父现在讲佛法讲得这么高深,師父讲的这些东西,你们要明白,不明白坐在这里干什么?行为与佛菩薩非常符合,也就是说,我们在人间讲话要讲菩薩的语言,脑子里要思维菩薩,行动上要跟菩薩做得一样,这样你就证实了佛菩薩的存在。今天他们把師父称为“菩薩”,師父的行为、语言、举止必须像菩薩,所以就叫见证了,所有的人看见了、证明了師父是菩薩化身,那么,实际上,你就等于证悟了菩薩。听得懂吗?就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佛菩薩,因为你们的行为举止能够证明你是菩薩,而且要和菩薩符合,符合之后呢,还要把佛性完全发挥。什么叫佛性完全发挥啊?就是救人,佛性的真正发挥就是不断地去救人,就是忘却自己,就知道救度众生。呈现一个圆满的现象是什么?佛菩薩在人间救人是圆满的,让你们看得到的,所以,你单单明白佛菩薩的理论,并不代表是圆满,因为事理不二,什么意思呢?做的事情和你理论上得到的东西它不一定是一起的,所以,要明白,所做的与理论必须二合一。你所做的行为符合佛理,那么你就是合一了,就是一致了,而不是相对的。嘴巴里讲一套,实际上做出来的又是另外一套,跟菩薩不一样,那就是相对的,那就不符合佛理。
佛法在人间有,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佛法。因为我们在人间,所以我们能够闻到佛法,但是我们离开了人间,你就没有人间佛法了。天上有佛,但学的方法在人间有。举个简单例子,你在中学的时候,你还能学中学生要考大学的功课,等到你已经到了大学里面了,你已经是大学生,你怎么样再来学习考入大学生的功课啊?听得懂吗?如果我们已经到了天上成为菩薩了,那么你已经是菩薩了,进来的都是菩薩了,道理都一样。
真正的正觉才是觉行圆满,就是觉悟和你的行为都圆满。学佛人要把物质的肉身化成佛性的光明。(节选)

wenda20151025A 35:46
心地善良、实在的人拥有光明心

第三自然段:
在这里,师父跟大家稍作解释。“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了好事”中,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会慢慢放下。举个简单例子,你对别人好过了,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别人会感恩你。把曾经对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中,就会等着别人回报;如果等不到回报,你的心就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去专注它,很多时候要放松,每天做什么事情,都要融入觉性的光明,认为“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本觉就是觉悟的光明心,比方说,有觉悟的人为别人做点好事,“那是应该的,帮助别人说明我们还有能力”,这就是觉性,而不是说帮了别人,就要等到别人的回报;整天等着回报,就不能离苦得乐。所以要经常观照自己的念,就是“观念”。人间经常讲,“观念好不好、观念对不对”,这就是关注自己的念头,然后产生的正念就是你为人处世的正确的观念。


第四段自然段:
修行人和一般凡夫的不同之处在于心念不一样。学佛人总是为别人,总是想着怎样救度众生,怎样做好事不留名,怎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做了一点好事整天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别人做的”,叫明觉明察。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会努力地观照自己。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关注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而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看到这个 人很可怜,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都要修正,都要正确。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延伸: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49集
无为而为是般若
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佛教中说无为,并不是让我们去做无为,就是做了之后 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做了好事 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帮了别人 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很多,贡献很大,就是无为,但是你们现在哪个人做了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还有很多人,一看见领导来了拼命做,领导走了就不做,你说单位里的人看得起吗,虽然他也是被你看不起的一个,但是你同时也被他看不起,那你到底想跟他一样被人家看不起,还是你想做一个,被人家看得起的圣人,两面派啊,所以无为就是大有可为,你只要努力去做,不斤斤计较,实际上 无为就是不执著地而为,做了事情了不要去执著,你看 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么没回报我,而我说他好话,他怎么没说我好,你知道很多人,说人家好就是为了让人家说他好,她今天穿了新衣服,去参加一个聚会,她一看见人家也穿了一件,哎呀 你穿得真好看,那个人说 是吗,不讲了,她气了半天,实际上 她的目的就是说,哎呀 你今天怎么穿得这么好看,那个人说,你也是啊 你穿得很漂亮,她就等人家这句话的,她叫有为,我希望能够得到回报叫有为。(节选)


Wenda20180729B 04:13
何谓“本觉妙心”“本觉明妙”
男听众:师父,观世音菩薩的本觉妙心……您讲讲何谓“本觉妙心”?
師父答:什么叫本觉?一个人原为本,你有原,这个是本原。“觉”是什么?觉悟也是人本身当中的,就是你本来拥有的觉悟。那么本觉就是说人拥有的这种智慧。“妙”是什么?就是运用它,叫“妙”。“心”实际上就是一种方法(哦,妙心就是一种方法?)嗯,所以过去有的叫“本觉明妙”,实际上就像本觉妙心一样的。本觉妙明,过去私传真谛的时候说“不可说”,实际上就是靠你自己的觉悟来历经三大阿僧衹劫(明白。妙心可以认为是般若心吗?)当然了。“明妙”的话,就是你已经明白这些人间的天地宇宙之真理了,实际上你所明的是一种宇宙,明白了吗?(明白)


Wenda20200816 57:19
关于阿僧祇劫
女听众:师父,您在讲佛陀故事的时候,还有《白话佛法》里都有提到要经历三个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还说过,重新修到菩薩果位,没有五百世修不成。请问师父,如果这一世修到成佛是不是已经经历了三个阿僧祇劫?
師父答:并不能完全说是这样,并不是完全经历了这些时间的(所以它不是单单一个时间上面的概念?)对,实际上这个劫有增劫,有减劫,有小劫,有中劫,有大劫,还有阿僧祗劫(那我们今世大家都能修心灵法门是菩薩慈悲给我们的大赦,可以这样理解吗?)对啊,其实你经历了阿僧祗劫,就是经历了无数极长的时节,就是长得把你过去累生累世的所有的业障都能消掉,只要你这辈子能够修好,它都可以把你过去很长很长时间里做错的事情都可以消掉(感恩师父,现在明白了)

白话佛法8-4利益众生 修菩薩行
我们做人、做事情,都要以佛法为上,就是对众生、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要去做;对自己没有利益,但是对人家有利益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做;既利益众生,也利益自己的事情要多做。你们救人是不是在救自己?你们度人不就是在度自己吗?所以,做人做事要以众生为主,而以自己为辅。(节选)

白话fo法9-17悟空才能真实不虚

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做,因为对你有利益,对人家没有利益,这个本身就不是对你真正有利益的事情。对众生、对自己都有利益的事情,那才能多做。劝人做善事,是不是对众生有利啊?劝人家做善事之后,是不是你自己也受益了?因为你度人了,别人一切好转了,你不是有功德了吗?有些人做事情对自己一定要有利益,然后对人家也有利益,他才做;对人家有利益,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他觉得划不来,他就不肯做。
师父每次给你们上课都是在帮助你们怎样去除烦恼,当然了,最好的方法是你们自己去除烦恼,比师父帮助你们去除烦恼要好得多。比如,一个好孩子,坐在下面上课时不讲话,总比师父说“你不要讲话”,要好得多了。现在你们身上有业障,有毛病,我说你不好,说他不好,你们说我累不累啊?你们自修,比师父叫你们修还要好啊,这就叫觉悟。你们没有觉悟啊,所以会有心事,再加上烦恼,让你越来越烦。如果你心中没有私事,把自己的事情放开,忘掉,把众生的事情放在心上,这个时候你才会快乐。你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很多的快乐。大家开心,大家乐,比一个人开心,一个人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真正快乐。(节选)

白话fo法10-15《自信靠着正念》
师父告诉大家,心中若有正念,人间就是慈悲的净土。一个愿意帮助别人,从来不为自己,天天去帮助别人的人,大家都喜欢他,大家都愿意看到他,他不停地帮助这个,帮助那个,谁都喜欢他,那你不就是生活在一片净土上吗?一点点小事都会让你生气,要知道不能生气啊。人家说我瘦,千金难买老来瘦;人家说我胖,胖是福气啊,有什么不好?哪个有福气的人不胖?我多有福气啊。你总是把它往正念上想,往好的地方想,你就开心了,净土就在你的心中,对不对?(节选)

wenda20160624 46:12
如何迅速转变观念,不被负面情绪所扰

觉性光明随缘无碍 佛性净土长住心间——卢军宏Tai长港澳台三地开示摘要(下)
2020-04-02

做人要懂得,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分别心,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成住坏空和生老病死,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佛陀告诉我们,视众生之心为己心,视长者为父母,视幼者为自己的孩子,视同龄者为兄弟姐妹,在平等心上来理解众生皆具佛性。众生都拥有学佛的根基,这个根基的基础是因为世界上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因果。
我们人因为执著才产生了分别心。因为缘分,才产生了因果。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人间一切的财富都带不走。这是去除分别心的一个哲理。因为我们两手空空来到人间,就像我们去别人家里,没有带去任何东西,走的时候也不能带走任何东西。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很多人傻傻的以为,能够在地球上得到更多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放下,既然知道人间苦空无常,就要好好的用心念经。
修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修不好心的人,心会烦,意会乱。没有修心的人和有修心的人是不一样,有修心的人相貌端庄,越学佛越像;没有修心的人上下乱窜、浑身抖动、没有定力。修心是在和自己身上的缺点作斗争,修心就是将自己心中不好的恨别人的心、嫉妒别人的心、对别人不好的心,全部修掉。修心是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只有众生辜负佛菩薩,菩薩不会放弃众生。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传到人间的佛法让我们受益,有求必应,佛陀、观世音菩薩没有一天放弃过我们,只有我们不好好修心,不好好磕头念经,有事求菩薩,没事就把菩薩忘了。(节选)


Wenda20171013 51:24
无缘大慈者容易成佛、成菩薩


Zongshu20180503 06:04
每天要内观自己是否像菩薩
Tai长语:每一个人都要用心好好地学佛。有时候,我们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习性,要想办法改,经常要看,叫内观。要“观”,观就是要看,“哎呀,我这个臭脾气又来了!”“你看,我这个要面子的脾气又来了,我怎么改不了的?我怎么会这样?”每一天要内观,早上要想一想:“我像不像菩薩?”中午要想一想:“我像不像菩薩?”晚上要想一想。每一天以菩薩的要求来对照自己,你就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像菩薩了,所以要内观。内观什么呢?自己要像菩薩。

第五自然段:
凡夫不管自己的心,并且管不住自己的心。外面一看,应该帮助这个人的,但是心里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所以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红尘中的观念而随波逐流,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浮,实际上都在你的内心。佛菩薩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几个关键重点,记住怎样修正自己的心:要常问自己有否贪心?做错了多少?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恨过多少不该恨的人?心散乱吗?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今天心是不是精进了?今天有多少次因为杂念影响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不正的观念?所以菩薩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

第六自然段:
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你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的东西,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的,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对啊,观,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嘛,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我看到这个人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你都要修正,都要正确,凡夫是不管自己的心,和管不住自己的心的,外面,一看,这个人应该帮助的,但是心里一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那么好了,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他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

第七自然段:
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的这种红尘当中的,这种观念而随波逐澜,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和浮,实际上都是在你的内心,所以佛菩薩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有几个关键的重点,菩薩让我们要记住,你要怎么样修正自己的心,第一要常问自己,你有否贪心,你做错了多少,你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你今天恨过了多少不该恨的人,你的心散乱吗,你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你今天的心是不是精进了,你今天有多少次,因为你杂念影响着你的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的不正的观念。


第五、六和七自然段延伸:

白话fo法5-29、有因缘才会有果报

如果不能管住自己,心中就很难得圆满。一定要依着它的因缘而生灭。什么意思啊?因为如果你不改变自己,你没有平等心,你去度众,那么你一定会随着它的因缘而生而灭。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个老伯伯很喜欢一个小女孩,实际上你没有动其它坏脑筋,但是就是喜欢度她,跟她一起学佛。到了最后,你就随着这个缘分走啊,走啊,走到你跟她没有这个缘分的时候,生也是生出来一段感情来,到最后灭掉了。好了,对不起,你就痛苦不堪。为什么?她离开了,你痛苦。小女孩嘛,她到时间一定要结婚,她要走了,你一个佛友没了。因为你当时这个心是随因缘而度的,一旦她离开你了,你就会顺着这个因缘而生灭啊。如果当时我度她的时候,就把她当成一个小朋友,无所谓的,跟她讲完之后,让她开心就好了,等到她爱走就走,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自己没有伤害啊。如果你随着这个因缘,以后会伤害到你的。人跟人是有感情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叫你们不要背后打电话,只讲工作,或者就是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才是菩薩。菩薩不会有分别心。今天跟你好,明天不跟他好吗?为什么共修小组有时候会有麻烦啊?修不好啊?毛病就是在于分别心。
度众者,心要不动。我今天要去度人家,我的心绝对不能动的。要管住心,就能管住你的情;管住你的情,就能管住你的缘。你们到哪里听得到这种佛法?这是人间的佛法,这是菩薩直接点化你们啊!让你们在人间就摆脱情缘,就是摆脱你们自己的烦恼啊。度人家,心不动,就能管住你的心,管住你的情,管住你的缘。不要动感情,你这个缘分就不会延续下去了;你一动感情,接下去这个缘就一直延续下去。(节选)

广播讲座2-25、菩薩用心 众生用行 管住心 看住行

实际上,真正学佛是用心念来学,这就是Tai长跟大家讲的,叫“心”。修心,修的就是这个心,要与佛号相应啊。如果你的心老起杂念,那么,你就没有虔诚心了。虔诚心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要把杂念灭掉,他才会有虔诚的心。相当于一个人,思想上杂念很多,想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你说他的心怎么能够清净呢?所以,真正懂得学佛的人,要懂得都摄六根,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意念、行为等,全部都要看管住,这样的话,他就不会有杂念了。我们很多人就是看不住自己的眼睛,也看不住自己的鼻子,闻到香味,想去吃肉了,你叫他不讲话,他的嘴巴就难过,经常喜欢讲话的人,你叫他坐在边上,你说,你能不能帮我停15分钟啊?他难受得不得了。所以,要能够看住自己的意念,看住自己的眼睛,看住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耳朵,不要去听那些不该听的东西,不要去说那些不该说的话,要都摄六根。这样的话,时间长了,你才会有善行出来。
想象一下,一个能够管住自己的人,他的行为举止一定是稳如泰山,一定是文质彬彬的,他不会像那些人夸夸其谈的。一个人对人家夸夸其谈,实际上就是水中芦草,头重脚轻,让人家感觉你不实在。学佛的人,他能够没有妄想,然后,他才会生出智慧,而且他得缘法、得名誉啊,为什么?他得到一种缘,这是什么缘呢?就是佛缘。(节选)

白话fo法广播视频26集 【用佛智照见五蕴皆空】
为什么心经里边要照,就是观照你的心,把你的心好好地观照,你就不会心出毛病了,你的整个人生出毛病,是因为你的心出毛病,所以《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最后讲的就是,你要照看好你的心不要让它出差错,所以照见五蕴皆空,让你要照,观照自己,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了太多了会不会肠胃出毛病,恨了太多是不是肝肠寸断,你们天天管住你们自己,你就不会出差错,你天天管住你们,照看好你们自己脚下的路,照看好你们的心不要让它去贪,看佛法 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所以讲到底,心经到最后就是个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照到最后你能不能到彼岸,照精进,你说精进可以的,精进到最后你没有观照,你只有精进,你走错路了呢,你忍辱,忍到后来憋不住了呢,出毛病了呢,脑子出毛病了呢,照是什么意思,就是照看好,有没有出差错,有没有精进 有没有忍辱,我都可以照。(节选)

Wenda20180429A 14:08

梦见同修对自己说要内观;如何理解“内观”

女听众:同修做梦有位女师兄跟他说“不要什么都说出来,要内观”。现实生活中,做梦同修很单纯,有什么说什么。师父,能开示一下“内观”吗?

師父答:“内观”就是往里看,往自己的本性看,看看自己做任何事情是不是如理如法,然后照看自己的生命,照看自己的慧命,照看自己的本性——看看自己内心的本性。观,就是看;内,就是往里看,不要到外面去看(明白了。只看自己不看外边,只看到自己的毛病,不要看到别人的毛病,是吗,师父?)对啊。佛家讲内观是什么?内观就是观照自己(对)因为“内观”在印度的巴利语中是一种禅修,由释迦牟尼佛开始内观的,就是如实地观察,观察自己内心本性的真正面目,净化自己的心灵。内观还包括你要观自己的呼吸,观自己内心的无常、苦,这种如实了知的方法就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明白了。这个同修正好最近临上香的时候,菩萨好像提示让他修禅定)对啊,就是禅。内观就是禅,就是以智慧洞察一切内心表现的根源(明白了)

修止念到定念——摘录卢Tai长讲述于观音堂
2011-11-20

師父给你们讲的就是告诉你们,看人间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比如今天结婚了,过几天又离婚了,是不是假相啊?现在吃饱了,一会儿又饿了,是不是假相啊?年轻的时候漂亮吗?到了年纪大的时候,老了,是不是假相啊?哪个东西是真的?真正懂得看到真相的人,那才叫学到佛理了。今天这个困难过去了,明天又来另一个困难了,有什么稀奇的?周先生上一次查出来生肠癌的时候,不就是師父帮你看好了吗?念经不是过来了?这次来了你就怕了。你要好好修呀,你要相信观世音菩薩。你老婆都能看见观世音菩薩,你还这个样子,你真的是对不起观世音菩薩。你没有出息。一个跟着師父学佛这么多年的人,连这么一点信心都没有,真的没有出息啊。怕什么死呀?
所以要记住,一定要把自己在人间的思维停掉。也就是说不要去想这些人间的思维,因为这些思维都是暂时的、临时的。不开心的事情,过了就过了。人间的思维哪个可以当真呢?过了不就过了,你们说对不对啊?你们年轻的时候哪一个没有碰到过一点事情呀?什么事情没碰过?我认识一个华侨,去打高尔夫球,人家一个球打过来打到他的眼睛上,整个眼珠子都出来了,眼睛就这么瞎掉了。你说打高尔夫球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这就是该他倒霉。今天你周先生相信观世音菩薩,“我不会死的,我就好好念经。就算慢慢地死的话,也还有好几年可活”。如果你精神上垮了之后,你的免疫系统连续出现毛病了,那很快就死了。对观世音菩薩要彻底的有信心,什么样的病都能看得好的。我告诉你们,这次对大家都是一个警惕,希望大家以后如果有恶病的时候要坚定信心,千万不要学周先生。明白了吗?下面谈上课正题。
当你们修到定出来的时候,那才能叫修得好。修心要修到定。什么叫定?就是能够定得住。如果定不住,就是你的修为还不够。你人间的思维太多了,没有用佛法、佛理来思维自己,所以定力就不够。当你修到定出来的时候,就是等于从止念到定念,只有停止自己的念头,才能把自己的念头定住。比如这个汽车在开,你先叫它停止,它才能停下来。先叫它止,就是刹车踩下去之后止住了,它才能停(定)得下来。当我们人很烦恼的时候,很不开心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把念头停掉,“我不想了,这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问题了。我想通了”。先止念,然后你这个念头才会定下来,你就不会烦恼了、不会生气了、不会恐惧了。听得懂吗?
師父给大家讲的“止念”和“定念”是一种正确的修心。什么叫“止念”?因为当你没有人间的念头的时候,停止去想问题,你的心能定得下来,你才能越修越好。比如你碰到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了,你很难过,对不对?那你先不去想它,不去想它之后,慢慢就不想它了。你天天想这个事情,你念头止不下来,接下来你的心就定不下来了。就像周先生这几天在家里天天在想,“我要动手术了。我要动手术了。‘咔嚓’一刀,打麻药怎么样?哎呀,肠子怎么样?会割一半,还是割全部?如果把肠管拉出来我以后怎么过?如果开了之后会不会扩散……”你整天在想这些事情,你想想看,你这个念头这么多,你活得了吗?还没有动手术,吓都快吓死了。
所以要记住,止念是真正定得住的时候,你连念头都不能有。也就是说,当你这个人真正定得住自己的时候,你连这种一点点的念头都不能有。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们不去想很多事情,我们活一天,我们就很开心一天。对不对?那么这样的话,你就不去想很悲痛的事情了,不去想过去小时候人家欺负你的事情,不去想你小时候那些很痛苦的事情。实际上你把过去的事情全部停止,没有念头的话,你还会难过吗?小时候明明很不开心的事情,一想就不开心,你就不要去想它了。在生活当中,“过去的事情我很难过,我就不想它”,你不就过来了吗?当你什么都不去想的话,实际上就没有造这个因。不论是好的事情还是不好的事情,你都不去想它,随着时间就消失了,就没有了。对不对?(节选)

第八自然段
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人的意念生灭变幻非凡,我们要以心制动,就是说你的意念、杂念从内心生出,那么也是要用你的心来制止这个念头。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家里刚刚想吵架,但是你一想:“不能吵,现在不能吵,现在吵架,我不像个学佛人了。过去可以吵,因为我没学佛,境界不高;现在学佛了,不能吵架了,我要尊重别人。”你一个恶念“吵架”,是不是你的心生出来的?那么你“不能吵架”的心,是不是也是内心生出来的?用内心的正能量来压制内心所生出的那些负能量,是不是以心来制你的“动”?所以任何事情要心静,会治染。心静治染就是心要静下来,心要干净,你的染著就会少。不贪的人,他的心很安静、很干净,他哪来的染著?别人说外面好得不得了,“我没关系”;这个东西好,大家都去买,“没关系,我够了,我就这样了”,这样的人就是无染,所以入污泥而不染就是这个道理。


第九自然段:
很多人不停地在人间贪、瞋、痴。中国传统文化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人虽然没学佛,但是他知道“我今天有了,该我的一定是我的;不该我的,强求得来的,最后也会失去”。所以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要学会适时地放弃。很多东西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不贪是一种智慧。


第十自然段
有时候当我们殚精竭虑时,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东西。你动足脑筋:我一定要得到它,我一定喜欢……;我就喜欢这幢房子、这辆汽车,或者人间任何一个物质或者人……没得到的东西,你想得到;放弃了、不要了,反而会得到;拼命想去得到它,最后失去了。这就是这个世界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那是一种智慧。

第八、九第十自然段延伸:
shuohua20161216 16:06
降伏意念是修行方法的一种
女听众:師父,现在有很多同修动不动出来一些不好的意念。不管是哪种欲望的意念,降伏这种意念也是一种修行的功夫和提高境界的方法,是吧?降伏意念,師父教导我们要收回来,得把这个不好的意念删除……
師父答:降伏意念就是修行方法的一种(因为有很多人控制不住,控制不住这个意念一起,就要把它降伏住,然后是不是转念,把他的意念转成一个好的意念,这样不顺着它走,就能克服掉?)讲得很好,你总算讲对两句了。好好降伏意念吧。


Wenda20190721 47:25
人间一切不可得,苦空无常,要随缘,要珍惜;控制好心才能控制好行为
Tai长语:每个人都要学会经常地随缘,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要随缘。一切如理如法,一切都是要随顺因缘,都要明白这个世界上的真谛,人生一切都不可得,苦空无常。所以不管你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和修心的成果,你都要懂得好好地珍惜。一个人的心是最难的,如果你控制好自己的心,你就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有好的行为,一定是从你的意念当中出来的。所以很多人做出来的行为就是他的意念。


20140622 香港
佛菩薩告诉我们,生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事物有成住坏空,娑婆世界有形的万物不变的真理。要懂得人间不断地在变化,很多人想不通就是因为他看不到明天还会变化,他才会自杀、才会想不通、才会忧郁。我们不能执著于人生,要懂得所有的念头就是一切变化的根据,很多人意念一起,马上就会变化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不能有念。佛菩薩教导我们“有念则生缘起,缘起则生因果”。放弃自身的欲望,舍得,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希望学佛人不要天天看着今天我所得到的东西,要想到它很快会失去。曾经有一位精神病医院的人和正常人说过一句话:“我们精神病跟你们正常人实际上差不多,就是在于我们对某一个事情想不通、想不开,一直钻在里面,我们走入了死胡同,所以我们才会有病床啊。”希望你们学佛人要看到将来、要看到过去。过去不可得,未来还没有到,也是不可得的,好好把握住今天,放弃今天所有的名利,想到我们的未来,要成佛的人在人间就要做菩薩、做佛,这样以后才能超脱六道,共攀四圣,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掌声)


白话fo法11-4【不贪求 心满足】
人就是要懂得不贪便宜,叫不贪不求。该你的,是你的缘分,不该你的,很多就是恶缘。今天这个人跟你好,是善缘;这个人今天不愿意跟你好,你硬要去跟他好,可能就是恶缘。所以,看见人间所有的物质,橱窗里的东西,很想买,你们要培养自己不想买任何物品的习惯,不要去想,经常想着自己够了。到商店里去干什么?你们难道没有衣服吗?难道没有床吗?难道家里没有吃的吗?那还跑到商店去转干吗呢?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学佛人要经常想着自己什么东西都有了,不想买任何东西。一个小孩子说:“我什么都够了。”这就是心满意足,这种孩子就过得很愉快,不满足你才过得很痛苦啊。看见什么都满足了、都够了,这种人才不会去贪,不贪的人不就是知足吗?知足的人不就是常乐吗?

你们去看那些法師,他们就是用師父经常讲的这些戒律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从来不逛商场,他们不去买东西,他们觉得什么都够了。師父看到一个法師到師父这里来,拿出帮同修带来的几封信,他把自己背的包袱全部抖出来,師父看了都掉眼泪,里面有一包小纸巾、一个小手电棒、几封信,还有一个小的塑料口袋,里面放了一点点零钱,还有一小盒万金油,哪里痛了就抹一抹,这就是他们一生的家当。跟他们相比,我们贪了太多!師父看了心里就很痛,这就是苦修。

你们要知足啊,如果不知足,你会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过,知足了,你就会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幸福啊。当一个人感到幸福的时候,他才会感恩这个世界,感恩社会,感恩自己到这个人间来,感恩大家都在成全自己,才会给自己修心修行带来法喜。(节选)

Wenda20200119 03:21
要学会放下缘分,有时放下反而能得到
女听众:感恩观世音菩薩,感恩師父。弟子在这里向師父忏悔,弟子最近修得不好,请观世音菩薩慈悲原谅,请師父原谅。
師父答:有的时候人生就是这样的(師父,能不能开示我两句?)要把缘分放下,不要认为这个缘分来了,哎呀,我一定要得到。有的时候要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反而得的到,不放下一点都得不到(明白了,感恩師父)没什么问题的,自己好好努力就好了。

shuohua20130104 20:28
关于放下;如何真正学佛修心

Wenda20170820A 34:42
什么是随缘消业法;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wenda20150830B 38:19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男听众:佛法教导我们看破放下,这里的意思是不要有罣碍,对人间一切不要罣碍了,可以放下一切出家。那么我们在家居士还要赚钱、生活、养家,如何看破放下呢?
師父答:要记住,正常的工作,正常的思维,正常的吃的点到为止、不会挨饿,就可以了,什么叫放下?你过分的,就叫放不下;什么都要,就叫放不下。明白了吗?(明白,感恩師父!)


Wenda20190802 11:19
如何靠智慧加持自己,从而脱离六道
Tai长语: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靠自己的坚持。人要有智慧地活着,一个人没有智慧,整天你争我斗,像动物;整天卿卿我我,又像什么呢?自己懂了就明白了。有的时候不能沉迷在一种情感当中,而是要超脱凡尘,要领会到怎么样去脱离六道,就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加持。一个人的智慧怎么加持自己呢?因为每个人本性当中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有他自己慈悲的慧命,所以“智慧加持”就是你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断地发掘你的智慧,来启迪你内心深处的般若、佛性。“佛性”每个人都有,但是你不去把它擦干净,不去把它启迪出来,你永远就会把佛性埋没,出不了六道。所以每个人都要洗干净自己的内心。

Wenda20200515 01:33
心灵净土已超出六道

Wenda20180624B 42:25
关于心灵净土的上品、中品、下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