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集【非有非无,修出明点】

非有非无 修出明点——2020年3月14日《白话佛法》开示第十五集

我们经常听佛法故事里讲到证得阿罗汉,实际上“证得”就是一种悟性、一种开悟。你如果修到无漏,不要让功德有漏,你就成功了。另外一个无漏,就是你要漏尽,把自己的烦恼漏光,把自己的痛苦漏光、漏尽,把自己的欲望漏光。修啊修,修到最后会修出一个明点出来,就像一个光亮的球一样,有一个智慧的光亮球,这在佛法界讲叫“明点”。这个明点就是在心中的明亮点,“什么事情我都能解决,什么事情我都有办法”,这个明亮点就是你的智慧之光点。时间长了,你的眼睛会看“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个事情我可以做,那个事情我不能做”,然后心中就有一个光点,这个光点就是明亮点。这个明亮点就会让你看见心中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光,你就会明心见性,就会对人间的一切都产生一种无所谓。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所谓的,你光明的点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当积累到一定的智慧、一定的般若的时候,那就是你头上的坛城。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菩萨头上总是有一圈一圈的光,那是他们的光亮点,那是他们的坛城,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般若的结晶。你有般若智慧的光明点,你可以“神行道”,就是你的精神可以行走到四圣道。什么都不跟人争,什么都不跟人抢,你的精神可以解决人间的一切烦恼,虽然你人还在人间,但是你的精神已经解脱了,已经进入到四圣道了,就是阿罗汉,就是菩萨、佛了。

我们在人间有时候很想上天,只能在梦境中上天。你梦见自己在天上,可能是你的法身;别人梦见你,可能也是你的法身。能看见你人间的身体,那是一个报身——受报的身。看见你的化身变成法身,慢慢地用自己的智慧上升到菩萨的四圣道境界,那你就是明心见性。

非有非无,你说你到底在人间是人还是菩萨?别人说不知道。你所做的一切,别人都把你称为菩萨。因为你总是在帮助别人,不斤斤计较,能够忍耐,能够为别人付出,你是一个菩萨。那你是菩萨,为什么还有身体?你是个人,为什么境界像菩萨一样高?那你到底是菩萨还是人呢?非有非无,非心非佛,这就是境界的提升。有些好人,你已经不把他看成一个人了,他整天地在做好事,在帮助别人,他已经不像一个普通的人,他是圣人,就是这种概念。他的精神让你得到了愉悦,得到了幸福,那不是用语言能表达的,那是一种感觉。就像观世音菩萨,她帮助我们、爱护我们,不是我们用语言能够理解的,也不是我们的一种完完全全的感觉,那是我们从心里感恩。因为我们求小小的一件事情,菩萨都有求必应,所以我们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解释、理解菩萨对我们的这份无微不至、慈悲的关爱呢?

人生活在世界上,修行就要懂得什么叫智慧。你不懂智慧,就慢慢地离开了智慧;你不懂得什么叫慈悲,就慢慢地变得凶狠;你不懂得什么叫帮助别人,就慢慢地不能帮助到自己。我们要懂得,活在世界上要“妙用而化之”——妙用佛法来化成我们的智慧。佛法就是我们人间最好的智慧,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所有的烦恼。我曾经讲过,我让一个东北汉子念经,他开始也不会念经,但是他喜欢师父的看图腾节目。他说:“师父,您看得真准。”我跟他说:“这串佛珠我送给你,你套在手上。”他套在手上,说:“能有什么作用?”我说:“能够保佑你开智慧。”他经常在家里打老婆,过一段时间之后来了,跟我说:“师父,有一次我又发脾气,我刚举起手来想打我老婆,结果看见手上那串佛珠,我就收了。”我说:“这不就是智慧?你戴了这串佛珠有智慧了。你知道,人长嘴巴不是单单吃饭的,而是要和别人来解释、说明、沟通的,不是靠手来打人的。”他学智慧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妙用佛法而化之。

真正的学佛是起心动念都要是菩萨,要修清净心。起心动念是什么?你的心动了一点点不好的念,“哎哟,不能动,这会害我的”“哎哟,这样我会倒霉的”,动一个念头就这样。师父跟大家讲,一个要成功的男士,如果要有一个大合约,不能动那种邪淫的念头,动了之后这个单就签不下去了。所以很多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我不能邪淫,一邪淫,师父讲过会倒霉的;一倒霉,生意就垮了,单位里这么多人我怎么养?”他克制了,因为哪个利益重,把他压住了,实际上就是守戒了。

我刚才跟大家讲,戒律就是堵住自己福德的漏洞。今天有福气来了,你堵住自己的漏洞,“我守戒”,菩萨很开心,你自己也很开心,所以要修菩萨的意念。起心动念都是佛在你身上,时间长了,你的身上就会有道场。所以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在自己思维上、行为上要有菩萨的道场。学佛要有道场,道场就是菩萨经常来的地方。你的心中经常有道场,就相当于有一个飞机场,你有这个飞机场,飞机就可以降落到飞机场来;你今天心中有佛菩萨的道场,佛菩萨就会经常到你的心中,那你的心中就有菩萨,又有佛。一个人心中有菩萨,有佛,他怎么能不顺利?他怎么能不幸福?

今天跟大家再讲一个佛陀当年的故事。

当时,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有一天,佛陀告诉比丘:“我们这个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当你驾驭它来拉乘,你只要举起鞭子,它看见了鞭子的影子马上就能善观行事,或快或慢,或左或右,都是随着驾车者的心(因为你鞭子一举起来,根本用不着抽它,它就往前走了)。这是世间的第一种良马。”

佛陀又说:“比丘们,又有世间良马不能惊察到往返的鞭影(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良马,它看不到你鞭子举起来的影子),但是如果你的鞭子稍微碰到它的毛发和尾巴,它就能够立刻惊察(就是突然之间震惊,觉察到驾驭者的想法),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二种马。”

佛陀又说:“比丘们,如果这匹良马不能注意到鞭影,也不能因触碰它的毛、尾而随顺驾驭者的想法,要以鞭打它的皮肉才能觉察到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三种良马。”

“比丘们,”佛陀继续讲,“若不能像前面三种良马一样能够觉察驾驭者的心念,而一定要以铁锥刺身,毁伤它的皮肉、骨髓才能察觉驾驭者的心念,而且这个驾驶马车的人要一路牵着马车行路,这种马才能顺着驾驭者的心念,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四种马。”

在正法时代,有四种善男子存在于世间。第一种贤善男子是听说有人因为疾病、困苦,甚至死亡,他听到某些人生老病死的苦之后,心中马上生起怖畏心(就是恐怖畏惧的心),而依照正法思惟精进地用功,如同良马顾影即能调伏(看到鞭子的影子它就能往前走),这是世间的第一种贤善男子。佛陀拿这个做比方,指出能够调伏自己,能够看见别人不好而想到自己要马上改正缺点的人,属于贤善男子。

第二种贤善男子,在这个世界上,他无法因为听闻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至死亡,而心生怖畏(也就是说,他听到别人说“这个人死了,那个人生病了,很痛苦”,他不当回事),没有精进修行,他一定要亲眼看见别人遭受生老病死的苦,才能感觉到害怕,才能精进用功,这种人如同佛陀讲的“良马触其毛尾,方能调伏,方能驾驭,随顺驾驭人的心”。这就是第二种贤善男子,在正法中得善自调伏。有一些人是听着别人讲,马上改变。师父有时候跟你们孩子讲“你看看谁谁谁不好了,倒霉了,你们自己要抓紧”,他没感觉的;等到他亲眼看见“真的,这个同学生病了”,他才当心。这是第二种。

佛陀继续讲,如果贤善男子不能因为听闻或亲眼看见有人因生老病死而生怖畏心能精进修行的,而是一定要亲眼看到在城中、在部落里自己亲近的人、自己的朋友痛苦了或者死了,他才会产生这种怖畏心,才能以正法思惟精进修行,就如同第三种良马,一定要鞭子打到肉身上方能调伏,方能精进,这种属于第三种贤善男子。

第四种贤善男子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对他人所承受的生、老、病、死苦不能闻也不看见。就像很多人说“谁谁谁死了”,(他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死”;很多人说“这个人很苦”,(他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苦”。只有当他亲自感受到自己身体上的老、苦、痛,要死的时候他才想起“我要生起厌离心,我要离开,我害怕,不想死”,这个时候他才精进用功。就像很多人生了癌症,他才天天好好念经一样,这种人就如同第四种良马,必须承受侵肌彻骨之苦才能调伏。也就是说,他只有自己痛了才改。他太太生病了,他都不会改;他的孩子生病了,他也没感觉到痛;只有他自己痛了,他才会想到“我要吃素,我要念经”。这是第四种贤善男子。实际上就是要自我感受到,他才能善自调伏。这就是《阿含经》中佛陀讲的故事。

师父希望大家要调伏自己的内心,修心修到境界提升,慢慢地解脱痛苦,慢慢地理解别人。知道别人的痛苦,你才不会去说别人;知道别人的忧伤,你才不会去触碰别人的忧伤。不要等到别人伤你了,你自己痛了,自己忧伤了,你才想到“我要精进,我下次不能再讲他了”。就像很多人吵架,嘴巴骂了别人的祖宗,人家揍他,痛了,他才知道以后骂人不能骂别人的长辈,道理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被别人揍了,你才改变呢?这就是没有智慧。所以没有智慧的人就会产生痛苦,产生悲哀。希望我们每个学佛的人要拥有智慧,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慈悲众生,一定会换来幸福的人生。

今天《白话佛法》就给大家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一自然段:
我们经常听佛法故事里讲到证得阿罗汉,实际上“证得”就是一种悟性、一种开悟。你如果修到无漏,不要让功德有漏,你就成功了。另外一个无漏,就是你要漏尽,把自己的烦恼漏光,把自己的痛苦漏光、漏尽,把自己的欲望漏光。修啊修,修到最后会修出一个明点出来,就像一个光亮的球一样,有一个智慧的光亮球,这在佛法界讲叫“明点”。这个明点就是在心中的明亮点,“什么事情我都能解决,什么事情我都有办法”,这个明亮点就是你的智慧之光点。时间长了,你的眼睛会看“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个事情我可以做,那个事情我不能做”,然后心中就有一个光点,这个光点就是明亮点。这个明亮点就会让你看见心中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光,你就会明心见性,就会对人间的一切都产生一种无所谓。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所谓的,你光明的点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当积累到一定的智慧、一定的般若的时候,那就是你头上的坛城。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菩薩头上总是有一圈一圈的光,那是他们的光亮点,那是他们的坛城,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般若的结晶。你有般若智慧的光明点,你可以“神行道”,就是你的精神可以行走到四圣道。什么都不跟人争,什么都不跟人抢,你的精神可以解决人间的一切烦恼,虽然你人还在人间,但是你的精神已经解脱了,已经进入到四圣道了,就是阿罗汉,就是菩薩、佛了。

第二自然段:
我们在人间有时候很想上天,只能在梦境中上天。你梦见自己在天上,可能是你的法身;别人梦见你,可能也是你的法身。能看见你人间的身体,那是一个报身——受报的身。看见你的化身变成法身,慢慢地用自己的智慧上升到菩薩的四圣道境界,那你就是明心见性。

第一和第二延伸:
shuohua20130104 15:29
见闻觉知开悟与直接开悟
女听众:在我们同修中,有的人真的有见闻,见到菩薩,或者见到一些异相,然后增加他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见不到,但他也一直精进地修。那么您说的这个悟性必须建立在见闻之上,他没有这个见闻,但他一直在修,您说坚持修心已经是开悟了,那这个是怎么回事?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吗?
師父答:哇,这个小丫头真的厉害,一个比一个厉害!好,Tai长最开心了!我告诉你,见闻觉知是人固有的,等你感觉到了、听见了、看见了,你反应这个感觉,那么这是一种悟性,而这种悟性是靠你感觉之后才开悟的;而你自己专注修心,不去感觉,不去修,不去在人间这种见闻觉知,你马上能开悟,那是用你的心,心里的心意来修行,也就是说你用不着在人间沾染六尘,你直接开悟,从心里来明心见性,你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修行念经当中,做善事、布施当中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用不着再去社会上碰壁才得到这个教训。就像有些人不碰壁,因为学佛当中,他听前人讲,会开悟得到菩薩的加持,他直接不碰这个壁就知道这些事情不能做的,而有些人是碰了壁之后,见闻觉知,见到了碰到了,他才知道这事情不能做,就是有点不一样了(明白。是不是可以说,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见不到什么异相,但他一直都坚持修,就觉得这是他要走的路,说明他善根比较深呢?)对了,本性开悟视为觉。为什么和尚尼姑要到山上去修行啊?就是躲避尘世间那些污染,到了山上清净,才能修好心。他虽然清净了,没有这种见闻觉知,但他为什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到四圣道呢?这就是他靠悟性完全离开了六道,所以能直接上超脱六道的地方。

❤️94集 【广布无常想】视频❤️

广播讲座 第一册-9、修法不如修心
我们要用佛的智慧来观看和照耀我们的心。依照佛陀的法义来修自己的灵魂,来探讨自身的佛识。每天都好好想一想,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不是由我的良心发出来做的?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智慧?如果这件事情换成菩薩来做,菩薩会不会做呢?菩薩又会怎样去做呢?我们要经常想一想,我们的心地是否善良。一个学佛的人,只有心地善良,才能够把心修好。(节选)

学菩薩的人前途一片光明
白话佛fo法 (十) 43.掌控好心中明亮点
修心要修到明点。明点是什么?就是要明白一点,自己修心修了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饭的,是不是菩薩,以为自己双手一合掌,你就是菩薩,请问是哪位菩薩啊?明点就是心中的明亮点,你心中要有明亮点,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是不是在做菩薩的事情,想一想菩薩会发脾气吗?菩薩会骂人吗?菩薩会说脏话吗?菩薩会做畜生事吗?菩薩会占人家的小便宜吗?如果你不像菩薩,你哪来的明亮点啊?时间长了以后,你慢慢地就看不见光亮,看不清楚光亮了。如果你心中像菩薩的话,你的眼睛会看见光的,什么光啊?光明前途,因为你觉得自己是菩薩了,你就会觉得我以后回天上,我会做菩薩的,因为我很善良,我从来不害别人,只有人家害我,没有关系,宁可人负我,我不负人,这样你心中的光亮就出来了,这就是佛法界讲的明心见性,光亮点就是明心。(节选)


wenda20170528A 18:35
智慧地对待得与失、有和无,是否属于明心见性
男听众:我们用感恩心、慈悲心和平常心智慧地去对待得失、有与无,这是否也属于明心见性?
師父答:是啊。这个人的境界已经无我了,已经没自己了,只有别人了,这个人的境界没有得和失的心了,你说不是一个菩薩吗?得到了也没有感觉,失去了也没感觉,觉得一切都是随缘的,你不是一个好人吗?人家在得的时候,你说“无所谓,我不要”,你说你是不是一个很干净的人?(对)人家拥有,你说无所谓,等到你失去的时候,你也能够放得下,这个已经是随缘了。得失从缘,这个人已经是菩薩境界了。人家在失去感情,失去身体,失去……我们学佛人在失去什么?我们在失去愤怒,失去嫉妒,我们在失去贪念,我们越来越干净了,就这个道理。

wenda20141221B 04:03  

如何判断境界是否到西方极乐世界或四圣道
女听众:如何断定一个人的境界是否符合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四圣道呢?
師父答:这个太容易了,只要大家都说你像菩薩,你就是菩薩了,你怎么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啊?到西方极乐,已经是菩薩才能上去的呀!我问你,大家都说你“哎哟!这个人好哦,像菩薩心肠一样”,你说这个人上得去吗?(上得去)好了,不骂人、不打人、不说坏话、不偷盗、不喝酒,天天帮助别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不挑拨离间,你说这种人是不是菩薩啊?(是)整天在马路上度人,整天救人,这种人是不是菩薩啊?吃素,不杀生,这种人不能上天啊?(嗯,可以)


Wenda20180729A 48:59
有法身的人一定有莲花;法身、坛城和莲花都有关联
女听众:请问有法身的人是不是一定有莲花?
師父答:有法身的人肯定有莲花,没莲花就不可能有法身,除非你自己认为这是法身(法身、坛城和莲花有关联吗?)法身、坛城和莲花有关联的,都是佛光啊,身上已经有光环了。


wenda20160325 44:37
有关法身的问题
男听众:師父,您的法身是不是往世修行中每一世修成后就出现一个法身,累积而成的?
師父答:不是这个概念。“法身”是什么?法身你自己成了,到天上去了就会有了。有了之后你再下来,比方说你要再下来度人的话,这个法身就跟着你的。实际上就是等于你这个人有法力,这个法力怎么来的?这个法力是因为你已经得法了之后才会弘法,才会传法。是这个概念。就是说你今天拥有这个本事了,才会有这个本事带在身上;你没有这个本事,你今天带不在身上的。所以你既然已经说要到人间来干吗干吗,那你肯定跟这个法身一起带下来的,所以你在人间救人的时候,法身会帮助你的。

第三自然段:
非有非无,你说你到底在人间是人还是菩薩?别人说不知道。你所做的一切,别人都把你称为菩薩。因为你总是在帮助别人,不斤斤计较,能够忍耐,能够为别人付出,你是一个菩薩。那你是菩薩,为什么还有身体?你是个人,为什么境界像菩薩一样高?那你到底是菩薩还是人呢?非有非无,非心非佛,这就是境界的提升。有些好人,你已经不把他看成一个人了,他整天地在做好事,在帮助别人,他已经不像一个普通的人,他是圣人,就是这种概念。他的精神让你得到了愉悦,得到了幸福,那不是用语言能表达的,那是一种感觉。就像观世音菩薩,她帮助我们、爱护我们,不是我们用语言能够理解的,也不是我们的一种完完全全的感觉,那是我们从心里感恩。因为我们求小小的一件事情,菩薩都有求必应,所以我们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解释、理解菩薩对我们的这份无微不至、慈悲的关爱呢?
第四自然段:人生活在世界上,修行就要懂得什么叫智慧。你不懂智慧,就慢慢地离开了智慧;你不懂得什么叫慈悲,就慢慢地变得凶狠;你不懂得什么叫帮助别人,就慢慢地不能帮助到自己。我们要懂得,活在世界上要“妙用而化之”——妙用佛法来化成我们的智慧。佛法就是我们人间最好的智慧,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所有的烦恼。我曾经讲过,我让一个东北汉子念经,他开始也不会念经,但是他喜欢師父的看图 腾节目。他说:“師父,您看得真准。”我跟他说:“这串佛珠我送给你,你套在手上。”他套在手上,说:“能有什么作用?”我说:“能够保佑你开智慧。”他经常在家里打老婆,过一段时间之后来了,跟我说:“師父,有一次我又发脾气,我刚举起手来想打我老婆,结果看见手上那串佛珠,我就收了。”我说:“这不就是智慧?你戴了这串佛珠有智慧了。你知道,人长嘴巴不是单单吃饭的,而是要和别人来解释、说明、沟通的,不是靠手来打人的。”他学智慧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妙用佛法而化之。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延伸:
Wenda20180610A 00:49
人间菩薩是自己的悟性,不是人家说的
男听众:有一个同修梦到观世音菩薩跟他说:“你已经是人间菩薩了。”这个“人间菩薩”的概念是不是他现在就已经超脱六道了?
師父答:呵呵,这种人说话你要相信吗?观世音菩薩跟谁讲过“你是人间菩薩”?人间菩薩是一种悟性,是你自己的悟性,不是人家说的“你是菩薩”。我问你,谁跟佛陀说“你是佛了,人间佛”?谁说的?有人说吗?想一想就知道了。观世音菩薩在做妙善公主的时候,谁跑过来说“妙善公主,你是人间菩薩”?没人讲的,那是一种悟性啊,你的所作所为。人家跟你讲,谁跟你讲?你自己想的。

❤️wenda20170604B 36:25
菩薩果位的高低是怎么衡量决定的❤️

白话fo 法3-12、修菩薩界的智慧
必须以佛法的闻思修慧为基础,必须学佛的最高境界,要以最高的佛法来对照自己的修为。“闻思修慧”就是用自己的闻思来修自己的慧根,以佛法最基本的道理作为基础来修心。广积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已经到了菩薩界了,为什么还要广积利益众生的资粮呢?就是你已经是菩薩了,你可以不下去救度众生,但是到了高境界菩薩界,菩薩不是在他的意境中,不只管自己是菩薩,而是要下去救度众生,就像我们准备自己身上的东西一样。这个叫广积利益众生的资粮。師父从佛菩薩界下来救度众生,師父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我到人间来该如何如何修为,到人间来要能堪忍受,能为难事,悲心愍念众生。”師父到人间来吃了多少苦,让我从小就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到人间来必须准备好思想,准备好资粮。资粮就是资源,就是一种能量,犹如人间所用的粮食。广积利益众生的福德,就是要把菩薩的礼物带给众生。是什么礼物?就是福德,把福德带给众生。師父带下来的是让每一个人的身体好了、家庭和睦了、生重病的恢复健康了等等,这就是广积众生的福德。作为菩薩下来就必须带有佛菩薩的福德,来利益众生,把福德的能量带给众生,才能直入正规的证境而无障碍。(节选)

Wenda20180119 42:58
自己是什么境界,看别人就是什么境界
Tai长语:一个人正信正念非常重要。我曾经跟你们讲过,你心中是什么境界,你就看人家是什么境界。你今天是一个教授,你可能看人家都是很善良的、很有文化的,你就会很尊重别人;你今天是个流氓,你看所有的人都跟你差不多。

白话fo 法3-13、学—佛思佛见,行—慈悲之道

普度众生。一个能够普度众生的人已经具有了佛的智慧,就是不单单是救自己,还要救人家,这就是佛的智慧在他身上的体现,就是佛的精神在他身上体验出来了。普度众生还要有实践。学三地菩薩要懂得实践。你在人间学做菩薩,要不断地实践。要记住实践就是救度众生,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知识、真正好的东西都是靠实践得来的,所以要懂得实践。在人间修菩薩道,要想着怎么样多实践,多学菩薩救度众生。今天我去救人碰钉子了,没关系,我明天再想办法怎么样去救度。在度他的体验当中才能自度。只有当你在实践中什么东西都学得很透彻了,你才能深刻地领悟,完全解脱,才能成为菩薩,才能度他。这叫自度度他。
“欲根治无量众生的烦恼心病”,就是说菩薩必须要有一个信心:我一定要根治所有众生的烦恼心病。因为在众生的心病中,最难克服的就是烦恼心病。这个世界谁没有烦恼?都有烦恼,因为人道就是烦恼道。菩薩要救度众生,必须要有信心,要根治众生的烦恼心病。(节选)
白话fo 法3-13、学—佛思佛见,行—慈悲之道
有句话叫:心静自然凉。“思维佛法”,就是脑子里只有佛菩薩,依教修行,依着師父的教诲来修行,依着佛教的教诲来修行。用忍力、耐力、毅力,用这三个力集成专注的精神力量。你们要把菩薩的境界都要融会贯通。你想做菩薩,现在就有目标了,要用耐力、忍力、毅力集成专注的精神力量。一个人被人家骂的时候不还口,这就是有忍耐力。人家说你不好,你就要好;说你不行,你就要行,这就是毅力。“超出欲界众生的散地界限”,因为你有耐力、用忍力、有毅力;因为你思维佛法,依教奉行;因为你收摄身心,在安静的环境里有无量的慈悲心;因为你有悲智心,你能够治愈人间虚空般的烦恼,你的爱欲生死松绑了。离开了这些束缚之后,你就离开了欲界天,进入了四圣道境界。明白了吗?在人间就可以进入四圣道的境界。你们要学佛菩薩的境界。(节选)

白话fo 法1-24、佛性的妙用
佛性的妙用。佛性的妙用就是佛菩薩真正来救度众生的一些方法,一些理念,一些行为。師父现在的妙法是观世音菩薩传授的,是为了救度众生,现在師父就是用这个妙法在救人;利用广播,利用电脑网络传播应用妙法,使能听到、看到的人一接触就开始学了,就开始念经了,一念经就灵了。救人要有方法,更要有妙法。師父给你们讲一故事,有一个儿子非常不孝自己的母亲,母亲只要看见儿子就会害怕发抖。但这个儿子信佛,有一天去求菩薩保佑显灵,结果观世音菩薩真的显灵了,在他耳边说:其实观世音菩薩就在你家里,是反穿鞋子反穿衣的。他就急忙赶回家去看,到家门口,就大声呼喊,狠命敲门,妈妈一听到儿子这声音,吓得一紧张把衣服和鞋都穿反了,赶快去开门,门一开儿子吓呆了,知道了,也明白了是观世音菩薩在点化他,要他先把自己的母亲孝顺好再来拜菩薩,你现在连拜菩薩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呀。

第五自然段:
真正的学佛是起心动念都要是菩薩,要修清净心。起心动念是什么?你的心动了一点点不好的念,“哎哟,不能动,这会害我的”“哎哟,这样我会倒霉的”,动一个念头就这样。師父跟大家讲,一个要成功的男士,如果要有一个大合约,不能动那种邪淫的念头,动了之后这个单就签不下去了。所以很多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我不能邪淫,一邪淫,師父讲过会倒霉的;一倒霉,生意就垮了,单位里这么多人我怎么养?”他克制了,因为哪个利益重,把他压住了,实际上就是守戒了。
第六自然段
我刚才跟大家讲,戒律就是堵住自己福德的漏洞。今天有福气来了,你堵住自己的漏洞,“我守戒”,菩薩很开心,你自己也很开心,所以要修菩薩的意念。起心动念都是佛在你身上,时间长了,你的身上就会有道场。所以師父希望你们好好地在自己思维上、行为上要有菩薩的道场。学佛要有道场,道场就是菩薩经常来的地方。你的心中经常有道场,就相当于有一个飞机场,你有这个飞机场,飞机就可以降落到飞机场来;你今天心中有佛菩薩的道场,佛菩薩就会经常到你的心中,那你的心中就有菩薩,又有佛。一个人心中有菩薩,有佛,他怎么能不顺利?他怎么能不幸福?
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延伸:

❤️【视频開示第1集 起心动念即是业】视频)❤️


❤️Wenda20171103 32:41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在消耗能量❤️


❤️Wenda20200626 45:50
守戒对学佛人的影响非常大❤️

白话fo 法8-27、身心都不能有漏
当一个人真正地要学佛,要改变自己身上的毛病,他必须要堵塞他缺点的漏洞。也就是说,我今天是一个好人,我不能做一点坏事,我才称得上是一个好人;如果你今天在做好人,同时你又在做坏事,那你就不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知道,热气球往上飞的时候,为什么会掉下来?它只要有一个洞,就会往下掉。飞机也是这样,飞机上的窗户全部都是密封的,只要把门打开,或者只要有一个漏洞,这个飞机就一定会往下坠落。人也是这样,你今天既然学佛,你的思维、行为就不能有一点点的不好,如果你今天白天做好事,晚上说坏话,那你这个人就学不好佛,你就不是一个好佛子,你一定会有漏。有漏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感觉,漏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功德就会漏光。(节选)

白话fo 法8-27、身心都不能有漏
我们学佛人要正念现前。就是说,我今天既然是一个好人,我做一百件事情都是善事,因为我是好人,我是善人,我今天只要做了一件恶事,我就是有漏,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了,对不对?好人会偷东西吗?我送人家九十九件东西,最后偷人家一样东西,你说这个人属于好人吗?
学佛人在心中没有一件事情是邪的,所有出来的事情都是正的,那就不会有漏,邪思、邪念就是有漏。邪思是什么?看见人家好看了,就拼命地去想;不该你去想的,你拼命去想了,这也叫邪思;你能不能中六合彩啊?你去想了六合彩,你也是邪思;你今天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你拼命地去争去抢,这个也叫邪思。邪念是什么?不该你想得到的,你去得到了;不该你好的,轮不到你的,你去做了,想想看,这不就是邪念吗?所以,要堵住自己的邪思邪念,就是无漏,我们才不会漏,这样才能明心见性。一个人脑子里出来的全部都是正的,他心里一定很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知道了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你才能见到你的良心和本性,这就是明心见性。(节选)

Zongshu20171223 31:26
守戒律才能增长福德
Tai长语:学佛人有时候越学会越害怕,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境界高了,他怕得不敢做坏事了,嘴巴不敢乱讲了。所以你看律師会乱讲话吗?他懂得法律,我们不懂,所以很多人最后被人家告诽谤了。他不知道,“哎呀,讲讲话都会犯罪的?”对呀,讲话都会犯罪。所以要守戒律,学佛人怎么守戒律?守了戒律你才能增长福德。

白话fo 法6-5、成全佛性脱六道
从心中有佛开始修,言谈举止像佛,我们就能够成为佛。心中先要有佛、有菩薩,然后你做出来的行为,讲出来的话都像菩薩一样,那么你这个人就能成为菩薩。每当自己把握不住行为举止的时候就问问自己“我像不像菩薩?菩薩会像我这样吗?菩薩会像我这样骂人吗?菩薩会像我这样愚痴吗?菩薩会像我这样嫉妒人吗?菩薩会不会像我这么悲伤啊?菩薩都是想得开的,为什么我想不开?”因为你不是菩薩,但是要学菩薩。很多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升起了贪瞋痴,我不知道啊。我突然之间会很贪,我突然之间会很瞋怒,我突然之间会很愚痴,怎么会呢?”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你们回答我,怎么会的?師父告诉你们,这是修心的时间长短和你自己学佛之后的悟性问题。你修心修得时间越长,贪瞋痴就越不会有;你悟性悟得越快,你贪瞋痴也会没有。明白了吗?所以要掌握要点,“心中有佛”——这是要点。

要经常把佛菩薩放在心中,你自清净啊。師父要讲七言句了:“心中有佛自清净,五浊恶世笑看过,观音菩薩住心中,成全佛性脱六道。”这是師父给你们的七言诗。我们住的是菩薩的心、佛心。我们学心灵fa门必须要把观世音菩薩住在心中,我们才能成全佛道脱六道。五浊恶世就是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很恶、很不好、很肮脏的东西。我告诉你们,这个趋势你们都看得到的,这个妙法你们也看得到的,所以我希望你们好好学、好好悟。真正能够开悟的人是一个智者。(节选)

今天跟大家再讲一个佛陀当年的故事。

当时,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有一天,佛陀告诉比丘:“我们这个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当你驾驭它来拉乘,你只要举起鞭子,它看见了鞭子的影子马上就能善观行事,或快或慢,或左或右,都是随着驾车者的心(因为你鞭子一举起来,根本用不着抽它,它就往前走了)。这是世间的第一种良马。”

佛陀又说:“比丘们,又有世间良马不能惊察到往返的鞭影(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良马,它看不到你鞭子举起来的影子),但是如果你的鞭子稍微碰到它的毛发和尾巴,它就能够立刻惊察(就是突然之间震惊,觉察到驾驭者的想法),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二种马。”

佛陀又说:“比丘们,如果这匹良马不能注意到鞭影,也不能因触碰它的毛、尾而随顺驾驭者的想法,要以鞭打它的皮肉才能觉察到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三种良马。”

“比丘们,”佛陀继续讲,“若不能像前面三种良马一样能够觉察驾驭者的心念,而一定要以铁锥刺身,毁伤它的皮肉、骨髓才能察觉驾驭者的心念,而且这个驾驶马车的人要一路牵着马车行路,这种马才能顺着驾驭者的心念,或快或慢,或左或右,这是世间的第四种马。”

在正法时代,有四种善男子存在于世间。第一种贤善男子是听说有人因为疾病、困苦,甚至死亡,他听到某些人生老病死的苦之后,心中马上生起怖畏心(就是恐怖畏惧的心),而依照正法思惟精进地用功,如同良马顾影即能调伏(看到鞭子的影子它就能往前走),这是世间的第一种贤善男子。佛陀拿这个做比方,指出能够调伏自己,能够看见别人不好而想到自己要马上改正缺点的人,属于贤善男子。

第二种贤善男子,在这个世界上,他无法因为听闻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至死亡,而心生怖畏(也就是说,他听到别人说“这个人死了,那个人生病了,很痛苦”,他不当回事),没有精进修行,他一定要亲眼看见别人遭受生老病死的苦,才能感觉到害怕,才能精进用功,这种人如同佛陀讲的“良马触其毛尾,方能调伏,方能驾驭,随顺驾驭人的心”。这就是第二种贤善男子,在正法中得善自调伏。有一些人是听着别人讲,马上改变。師父有时候跟你们孩子讲“你看看谁谁谁不好了,倒霉了,你们自己要抓紧”,他没感觉的;等到他亲眼看见“真的,这个同学生病了”,他才当心。这是第二种。

佛陀继续讲,如果贤善男子不能因为听闻或亲眼看见有人因生老病死而生怖畏心能精进修行的,而是一定要亲眼看到在城中、在部落里自己亲近的人、自己的朋友痛苦了或者死了,他才会产生这种怖畏心,才能以正法思惟精进修行,就如同第三种良马,一定要鞭子打到肉身上方能调伏,方能精进,这种属于第三种贤善男子。

第四种贤善男子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对他人所承受的生、老、病、死苦不能闻也不看见。就像很多人说“谁谁谁死了”,(他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死”;很多人说“这个人很苦”,(他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苦”。只有当他亲自感受到自己身体上的老、苦、痛,要死的时候他才想起“我要生起厌离心,我要离开,我害怕,不想死”,这个时候他才精进用功。就像很多人生了癌症,他才天天好好念经一样,这种人就如同第四种良马,必须承受侵肌彻骨之苦才能调伏。也就是说,他只有自己痛了才改。他太太生病了,他都不会改;他的孩子生病了,他也没感觉到痛;只有他自己痛了,他才会想到“我要吃素,我要念经”。这是第四种贤善男子。实际上就是要自我感受到,他才能善自调伏。这就是《阿含经》中佛陀讲的故事。

師父希望大家要调伏自己的内心,修心修到境界提升,慢慢地解脱痛苦,慢慢地理解别人。知道别人的痛苦,你才不会去说别人;知道别人的忧伤,你才不会去触碰别人的忧伤。不要等到别人伤你了,你自己痛了,自己忧伤了,你才想到“我要精进,我下次不能再讲他了”。就像很多人吵架,嘴巴骂了别人的祖宗,人家揍他,痛了,他才知道以后骂人不能骂别人的长辈,道理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被别人揍了,你才改变呢?这就是没有智慧。所以没有智慧的人就会产生痛苦,产生悲哀。希望我们每个学佛的人要拥有智慧,要学习观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慈悲众生,一定会换来幸福的人生。

故事延伸部分:
❤️Wenda20180408B 17:27
不懂因果的人,身在苦海不知苦❤️


❤️wenda20150424 44:00
让自己苦一点,更利于修心和消业障❤️

Wenda20180119 34:23
要调伏心性,真正理解佛法才能真正运用到生活中
Tai长语:学佛学法不是这么容易的,一个人要真正地理解佛法,才能真正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碰到境界马上就变了,你说这个人怎么改?改得了吗?所以人是一个非常难以调伏心性的灵体、肉体。末法时期五欲六尘,人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坏?还要掩盖,还要造谣,还要吹牛,还要说谎……真的!好好的人不要做,喜欢背后挑拨离间、讲坏话,喜欢去看人家争斗、搞别人,这些都不是人应该做的事情。你怎么不学学圣人?好人慢慢就成为一个圣人,不好的人就成为一个坏人、恶人。有的孩子整天“啊,没有啊”,眼睛眨巴眨巴的,所以真的很讨厌。
生命的真实性,就是人间过路客 – 摘录卢tai长讲述于观音堂
记住,生命的真实性就是过路客。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从天上往人间来算,就是短短的几十天啊。想想你们已经过了这么多时间了,想想你们不就是几十天过了,几十年过了吗?对不对?有的人呢,接近尾声了,太阳已经下山了,夕阳西下了,坐在師父面前就是不肯离开尘世啊。嘴巴里说:師父啊,我好好修啊,再给我一点时间吧。活一天要珍惜每一天,要修啊,时间很快啊。看看你们年轻人,今天坐在下面的几个稍微年轻的人,也在三十左右了。三十啊,翻一倍就是六十多,一半没了;那么五十多岁的,你们想想看,你们已经赚了,你们今天有多少五十多岁的;七八十岁的就不要讲了,已经赚够了,随时随地走,都觉得很开心。你们想想看,人家小悦悦,两岁啊,不就没了吗?有什么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命。想想看,你现在几岁了?你82岁的话,人家两岁走人,你80岁都赚回来了。如果你是小悦悦的话,80岁就赚回来了,不得了啦,还要贪、瞋、痴,还要我想不通啊,你没有脑子啊!所以,要明白,只有解脱一切痛苦、一切烦恼,你才能找到真理和生命。(节选)


白话fo 法6-9让环境来锻炼自己
要看破世界上一切世间万物,它都是短暂的因缘。什么叫短暂的因缘?假的,很短的,今天有,明天没了,你今天洪太太的哥哥,平时还能通通电话,这次没了,说走不就走了吗?同样,洪太太帮她另外一个弟弟念经,她弟弟也生重病,人家就活到现在,你不能不相信的,没了就没了。比方说,你今天小于要是不好好修,“師父管我这么严,我不修了”,你跑掉了,马上有人顶上来,你这机会就没了,对不对?你们徒弟一样,我上次跟你们说了,不是观世音菩薩不要你们,是你们不要观世音菩薩。生什么气啊?有什么气好生的?你走掉了,这地球不转了?
所以,要记住,不执著,有智慧加定力,就能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得到解脱。(节选)

白话fo 法10-28.平衡的人生 成熟的心智
实际上,这个世界很平衡,不要去怨天尤人,不要去怨天怨地,你今天这个命这个果是由你种的因造成的。这个世界上有因就有果,你今天种下西瓜种子,怎么会长出苦瓜来呢?你今天家里吵成这个样子,你怪你老公,你怎么不想一想他跟你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都是他错吗?这个世界怎么不公平?你栽下去多少种子,就会长出多少果,那是天理啊,你们今天付出多少,你们就会得到多少菩薩的加持,这怎么不是天理?你今天不肯度人,不肯做功德,哪来的菩薩、护法神保佑你?这叫天理,平衡一点吧。不得是因为你没有付出,不舍你不得,所以才叫舍得。
人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如的,也就是说,什么都是平衡的。想一想,天理上怎么对我们不平衡?不管你今天是多么的伟大、多么有钱,你逃得过生老病死吗?怎么不平衡呢?再有钱的人也会有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和死的痛苦,这就是平等啊,谁能逃得过?今天你有钱了,难道你不死了?今天你有名了,你不死了?这就叫平衡性,希望大家要懂啊。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要懂得学会控制,我们不是不能去改变它,有时候我们不能改变它,所以我们就感叹生命的无奈。很多人为什么想不通,因为他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他就会感觉到无奈。
人的一生先苦才有甜,我们学佛人先要想到死,心中才会又有生,这个死你们一定要想到。所以,学佛学到境界高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是死了能到哪里去,我今天所做的一切我都不让自己背业,不能让自己带业,如果不是这样我死了之后我不知道会到哪里去,我会下去,先想到死,你心中才会活得愉快,才会觉得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要活得有价值,我要度人,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你的每一天就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没有浪费自己的一切时光。(节选)

2014-09-22 卢tai长纽约《世界佛友见面会》
在吃苦的时候就是在转心业,吃苦越多心业会转得越快,毛病去得越快,就是在转业障。要把生活中一切的苦难化为一切乐,要以苦为乐,就知道茹苦修行。苦就是快乐的因,我们要提升境界,只有吃苦的人,才会寻找一个让自己解脱、未来不吃苦的方法;如果天天在享受,永远不会想到怎样解脱自己,怎样能够更好的修心。这就是为什么在庙里看到的都是吃苦的人在拜佛,因为吃苦之后他才想到要找出一个方法来让自己解脱。有多少人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有钱有名有利,从来不知道拜拜佛,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出事。学佛吃苦是一件好事情,是增上缘,就是增进你上进的一个缘分。

❤️Wenda20190804 39:53
永不退转是大愿,不精进就是违愿;愿力是一种心性,不要为愿而发❤️


❤️Wenda20150220 01:23:23 抓住自己成佛成菩薩的闪光点,妙法救度众生❤️

白话fo 法12-6已无所得 心无所得

師父告诉你们,佛法为什么要理解人间的究竟,就是要让你们知道,你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不能虚度年华,因为真正学佛的人是懂珍惜、会谦虚的人。(节选)

白话fo 法12-6已无所得 心无所得
过去不可得,已无所得;未来也得不到,心无所得;把现在的一切都不要:那就是进入了无我的境界,证得无我。你们以后度人的时候,劝导别人,遇到境界高的人,要说“无我”的境界,就是没有自己。(节选)

Related Posts